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2013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微机原理实验报指导书实验一数据传送实验1.实验名称实验一数据传送实验2.实验目的1、掌握微型计算机汇编软件调试汇编源程序的基本操作;2、熟悉传送指令、简单运算类指令来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3、掌握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3.实验仪器微型计算机一台4.实验原理或内容1.数据段从3500H单元开始建立0---15共16个数据区,程序中见此段存入数据00H,01H,02H---0AH---0FH,运行之,检查并记录结果。

2.将内存3500H开始的共10个单元内容传送到3600H单元开始的数据区中,运行之,记录结果。

5.实验步骤1.启动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2009.6。

显示如下:2.输入源程序在模板处将程序完成,其中模板中段名可以自己修改定义,没有涉及的段可省略不写。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后,保存程序(规定扩展名为.asm)3.汇编编译/汇编成目标文件,单击运行菜单下“编译成目标文件(obj)”,等待系统汇编,若有错误,修改再编译,直至无错误为止。

4.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单击运行菜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exe)”,等待系统对汇编生成的.obj文件进行连接,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若有错误,修改错误重复3和4操作,直至无错误为止。

5.在DEBUG调试环境下进行程序的调试1、反汇编。

u回车-u0000回车2、单步运行。

-T=0000回车-T回车3、连续运行。

G=起始偏移地址结束偏移地址4、内存单元内容显示。

-Dds:3500回车5、内存单元内容的修改。

-EDS:3500回车.键入修改后内容再空格完成后回车6、查看修改寄存器。

-R回车-R跟寄存器名,显示寄存器内容:后可跟修改内容 -R IP 可查看修改IP值7、退出debuf。

Q命令6.数据与结果将运行结果记录于此处7.讨论可写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8.回答问题注明: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内容、实验要求。

2、画出程序流程图,给出实验源程序。

3、给出结果写出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4、列出从进入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到完成一个实验内容的详细操作步骤。

实验二数制转换实验1.实验名称实验二数制转换实验2.实验目的1、掌握微型计算机汇编软件调试汇编源程序的基本操作;2、掌握数制转换方法;3、掌握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3.实验仪器微型计算机一台4.实验原理或内容在DATA1定义的字节单元中存入一个2位十进制数,编程将其转换位十六进制数,并将结果存入DATA2中,运行之,记录结果。

5.实验步骤1、启动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2009.6。

2、输入源程序在模板处将程序完成,其中模板中段名可以自己修改定义,没有涉及的段可省略不写。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后,保存程序(规定扩展名为.asm)3、汇编编译/汇编成目标文件,单击运行菜单下“编译成目标文件(obj)”,等待系统汇编,若有错误,修改再编译,直至无错误为止。

4、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单击运行菜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exe)”,等待系统对汇编生成的.obj文件进行连接,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若有错误,修改错误重复3和4操作,直至无错误为止。

5、在DEBUG调试环境下进行程序的调试a)反汇编。

u回车-u0000回车b)单步运行。

-T=0000回车-T回车c)连续运行。

G=起始偏移地址结束偏移地址d)内存单元内容显示。

-Dds:3500回车e)内存单元内容的修改。

-EDS:3500回车.键入修改后内容再空格完成后回车f)查看修改寄存器。

-R回车-R跟寄存器名,显示寄存器内容:后可跟修改内容 -R IP 可查看修改IP值g)退出debuf。

Q命令6.数据与结果将运行结果记录于此处7.讨论可写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8.回答问题注明: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内容、实验要求。

2、画出程序流程图,给出实验源程序。

3、给出结果写出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4、列出从进入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到完成一个实验内容的详细操作步骤。

实验三算术逻辑运算及移位操作1.实验名称实验三算术逻辑运算及移位操作2.实验目的1、掌握算数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的功能;2、了解标志寄存器各标志位的意义和指令执行对他的影响;3、掌握微型计算机汇编软件调试汇编源程序的基本操作;4、掌握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3.实验仪器微型计算机一台4.实验原理或内容实验源程序段及表格见下图,单步执行各段程序,将标志位结果记录与表格中。

将标志位初值清零。

标志位OF SF ZF AF PF CF000000程序段1MOV AX,1018HMOV SI,230AHADD AX,SIADD AL,30HMOV BX,3FFHADD AX,BXMOV [BX],1000HADD [SI],AXPUSH AXPOP BX000000程序段2MOV AX,0A0AHADD AX,0FFFFHMOV CX,0FF00HADC AX,CXSUB AX,AXINC AXOR CX,0FFHMOV DX,CX000000程序段3MOV BL,25HMOV BYTE PTR[BX+10H],4MOV AL,[BX]MUL BL000000程序段4MOV WORD PTR[BX],80HMOV BL,4MOV AX,[BX]MOV AX,100HDIV BL000000程序段5MOV AX,0DEC AXADD AX,3FFFHADD AX,AXNOT AXSUB AX,3OR AX,0FBFDHAND AX,0AFCFHSHL AX,1RCL AX,15.实验步骤1、启动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2009.6。

2、输入源程序在模板处将程序完成,其中模板中段名可以自己修改定义,没有涉及的段可省略不写。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后,保存程序(规定扩展名为.asm)3、汇编编译/汇编成目标文件,单击运行菜单下“编译成目标文件(obj)”,等待系统汇编,若有错误,修改再编译,直至无错误为止。

4、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单击运行菜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exe)”,等待系统对汇编生成的.obj文件进行连接,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若有错误,修改错误重复3和4操作,直至无错误为止。

5、在DEBUG调试环境下进行程序的调试1)反汇编。

-u回车-u0000回车2)单步运行。

-T=0000回车-T回车3)连续运行。

G=起始偏移地址结束偏移地址4)内存单元内容显示。

-Dds:3500回车5)内存单元内容的修改。

-EDS:3500回车.键入修改后内容再空格完成后回车6)查看修改寄存器。

-R回车-R跟寄存器名,显示寄存器内容:后可跟修改内容 -R IP 可查看修改IP值7)退出debuf。

Q命令8)标志位的符号表示OF DF IF SF ZF AF PF CF1OV DN EI NG ZR AC PE CY0NV UP DI PL NZ NA PO NC6.数据与结果将运行结果记录于此处7.讨论可写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8.回答问题注明: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内容、实验要求。

2、画出程序流程图,给出实验源程序。

3、给出结果写出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4、列出从进入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到完成一个实验内容的详细操作步骤。

实验四 BCD码运算实验1.实验名称实验四BCD码运算实验2.实验目的1、掌握微型计算机汇编软件调试汇编源程序的基本操作;2、掌握用BCD码表示数据的方法;3、掌握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3.实验仪器微型计算机一台4.实验原理或内容在内存中以DATA1和DATA2为首地址,个分配5个字节单元,分别存入两个用压缩BCD码表示的8位十进制数(地位在前),编程将两数相加,并将结果回送到DATA2中。

运行之,记录结果。

5.实验步骤1、启动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2009.6。

2、输入源程序在模板处将程序完成,其中模板中段名可以自己修改定义,没有涉及的段可省略不写。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后,保存程序(规定扩展名为.asm)3、汇编编译/汇编成目标文件,单击运行菜单下“编译成目标文件(obj)”,等待系统汇编,若有错误,修改再编译,直至无错误为止。

4、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单击运行菜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exe)”,等待系统对汇编生成的.obj文件进行连接,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若有错误,修改错误重复3和4操作,直至无错误为止。

5、在DEBUG调试环境下进行程序的调试1)反汇编。

u回车-u0000回车2)单步运行。

-T=0000回车-T回车3)连续运行。

G=起始偏移地址结束偏移地址4)内存单元内容显示。

-Dds:3500回车5)内存单元内容的修改。

-EDS:3500回车.键入修改后内容再空格完成后回车6)查看修改寄存器。

-R回车-R跟寄存器名,显示寄存器内容:后可跟修改内容 -R IP 可查看修改IP值7)退出debuf。

Q命令6.数据与结果将运行结果记录于此处7.讨论可写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8.回答问题注明: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内容、实验要求。

2、画出程序流程图,给出实验源程序。

3、给出结果写出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4、列出从进入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到完成一个实验内容的详细操作步骤。

实验五指令系统和编程训练(1)——端口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验证汇编指令及其功能。

2、利用软件循环的方法,完成定时程序的设计。

3、掌握端口输出操作。

4、熟悉和掌握编译软件的使用,并能生成HEX或OBJ等格式的二进制文件。

二、实验设备1、硬件:微型计算机一台2、软件:PROTEUS软件一套三、实验内容及要求P1.0至P1.7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1至D8,使用软件编写程序,使D1至D8依次熄灭,且周而复始循环,实现简单流水灯控制。

电路如下图:四、实验步骤4.1电路设计1、从proteus库中选取原件(1)AT89C51:单片机(2)RES、RX8:电阻、8排阻(3)LED-GREEN:绿色发光二极管(4)CAP、CAP-ELEC:电容、电解电容(5)CRYSTAL:晶振2、放置元件可调整方向等:右键选中某一元件后3、放置电源和地(终端)4、连线连接后图形LED流水灯实验电路5、元器件属性设置先右击后左击,在弹出的属性编辑对话框中设置相应属性。

6、电气检测通过菜单Tool—Electrical Ruse Check完成电气检测,若有错误修改,直至无错误为止。

4.2源程序设计1、添加源程序文件单机菜单Source----Add/R/emove SourceFiles 选择代码生成工具ASEM51若没有期望的源文件,则单击new,为文件录入文件名(新命名)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是,则建立了一个空源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