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六)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梳理

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六)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梳理

专题六权利与义务
考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考标要求】29。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A】
【考点分析】该考点是每年云南省中考的必考考点。

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权力与义务相统一。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教育权和劳动权。

(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还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对妇女儿童和残疾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4.公民享有的基本义务。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

(5)依法纳税。

(6)其他: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

5.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尊重他人的权利。

(2)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6.公民权利受到损害的维权方式:协商、调节、仲裁和诉讼。

考点:【人身权】
【考标要求】30.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
【考点分析】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是中考常考点,备考时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特别注意人生自由权增加的内容。

1.人身自由权。

(1)人身自由的内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3.住宅不受非法侵害。

注意: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注意: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
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检查外,任何组织护着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考点:【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考标要求】3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B】
【考点分析】近三年云南省中考主要以学生熟悉的案例或者同龄人的故事设置情景,考察学生对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理解和把握。

这是近三年中
考的必考点,备考时主要以做法类为复习重点。

1.受教育权的含义:
是指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保护受教育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义务教育的特征:
(1)强制性。

(2)公益性。

(3)统一性。

4.教育的作用。

(1)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2)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3)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5.青少年维护受教育权的做法。

(1)向学校、居(村)委会寻求帮助。

(2)向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帮助。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青少年应该怎样珍惜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自觉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自觉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3)自觉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考点:【财产权、知识产权】
【考标要求】3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C】
【考点分析】该考点主要为选择题,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智力成果权等权利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

注意区分使用权和处分权。

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及维权方法。

(1)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维权方法: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劳动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3.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4.公民财产继承权的含义、继承方式和维权方法。

(1)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2)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3)维权方法:当继承发生争议时,要以注重情谊、互谅互让的精神,协商解决;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5.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及维权方法。

(1)含义:智力成果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2)维权方法: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可以向侵权方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的,可以诉诸法律,寻求解决。

考点五:【消费者的权利】
【考标要求】33.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B】
【考点分析】该考点一般会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考察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哪些合法权利)、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为营造良
好的消费环境献计献策。

1.消费者的“保护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部专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2.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如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国家: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2)社会: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诚信思想,使全社会形成诚信做事和依法维权的风气。

(3)生产者、经营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4)消费者:了解消费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