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与指导

浅谈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与指导

浅谈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与指导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幼儿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

幼儿美术教育和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是不同的。

要了解幼儿美术的学习特点,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美术能力。

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师和家长要正视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兴趣;培养要想让幼儿获得良好的美术兴趣和发展,就要了解一些幼儿美术的学习特点,才能让孩子们从美术活动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并且可以发展出幼儿们诸多能力,比如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有效满足幼儿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幼儿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可以良好的发展。

一、幼儿美术的学习特点(一)幼儿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涂鸦期,一岁半到三岁;第二,象征期或表象符号期,三到五岁;第三,主观感觉表现期,五到九岁;第四,视觉写实期,九到十三岁。

幼儿对美术的感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

涂鸦期的孩子虽不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有明显表达的意图,表现出他们希望凭借绘画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意图。

“象征期”的孩子特点是简化、缺乏细节的描绘。

他们用一些象征符号(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来表现对象的特征,随着他们认识的提高,画中的细节也逐渐增多、形象也逐渐复杂。

主观感觉表现期的孩子们,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在知觉现实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及主观感受。

(二)最开始图画的原始模式是杂乱无章的幼儿们只要拿到笔就喜欢画画,这是本能。

他们画在手上、身上、纸上、地上、墙上等,到处都有儿童绘画的痕迹,画画其实是伴随着孩子长大的。

幼儿们最开始涂画显得杂乱无章,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很快就会对这种烦乱涂画有所控制,他们开始检验自己喜欢的画时,就会从自己的画中进行形象思维了。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的创作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知道画可以作为其他事物的符号,所有这些非语言操作活动都是有利于孩子们以后阅读能力的发展。

幼儿们杂乱无章的涂鸦是一种学习活动,往往被大人理解为胡闹,比如,画画弄脏了衣服要挨打,无意中就会抑制幼儿的绘画兴趣。

(三)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手的控制力、灵敏性的提高,对美术的表达能力也会出现跳跃式的进步。

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美术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二、幼儿美术兴趣培养的策略(一)绘画内容要丰富有趣,要从情绪上感染幼儿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有了好奇的心,心理会对好奇的事物产生兴趣。

老师要细心选择绘画材料,选择幼儿熟悉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生活题材。

比如,小动物、卡通等。

利用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比如,龟兔赛跑、小白兔拔萝卜、大果园苹果树等,可以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让幼儿懂得很多的故事情节,画出生活中的美。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情绪易受到感染。

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用愉快、欢乐的情绪,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调动幼儿的喜爱之情,为幼儿创设一定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让幼儿尽情去画。

教室内外的环境布置装饰,特别是四周墙壁的装饰图面内容一定要生动,色彩一定要鲜艳协调,具有童趣。

创设活动美术角,让他们可以随时到那里作画,幼儿随时随地就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欣赏美,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生动教法,让幼儿感觉学习的快乐凡是形象鲜明、具体,并富有情感色彩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每个孩子的情感、行为和方式都会有差异,教师要细心观察,根据不同的学情来创设各种情景,采用灵活生动的教法,让幼儿学得有趣,学得愉快。

玩游戏可以和美术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画、去制作、去玩,整个过程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幼儿可以主动、自觉地初步掌握绘画技能。

幼儿由于年龄小,作画意识不强。

在美术活动中,可以采用谜语、故事、诗歌等语言形式来增进幼儿的作画兴趣,效果较好。

比如,幼儿画"下雨了",可以先让幼儿猜“雨”的相关谜语,调动幼儿兴趣,幼儿兴致勃勃的时候,可以直接示范雨点的画法和步骤,更有利于幼儿快速掌握。

还可以将很多有趣的关于雨的童谣让幼儿唱诵,幼儿通过感想到的丰富、细致、准确的画面,会更具有创造性。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引导幼儿发现、了解、认识大自然的奥秘,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充实他们的头脑,进行创作时就有了生活素材。

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幼儿应用色彩,自由发挥,大胆创作,会事半功倍。

比如要让幼儿画出多姿多彩的秋天,可以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写生、拾落叶,幼儿的思想开阔了,画面会更丰富生动。

(三)运用有建设性的评价,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及时表扬、积极引导,可以稳定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想怎么创作就怎么创作。

老师和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应肯定每位幼儿作品的长处和闪光点,运用有建设性的评价,让幼儿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要以亲切的口吻鼓励他大胆作画,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比赛或者奖励,使幼儿产生想成功的动机,并让他们充满希望,在评价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趣、想象力和创造性。

可以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并引导幼儿找出该作品与其它作品不一样的地方,并提出好的修改建议,既让幼儿感到被承认的快乐,又不满足于现状,增强了再创造的愿望。

老师要去倾听孩子的诉说,聆听孩子的心声,激励孩子满怀信心地向前迈进。

三、培养幼儿兴趣对美术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唤醒幼儿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幼儿只有感觉美术有趣,才会想要去学习、想要去探究,才会参与其中,感受乐趣。

在幼儿对语言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时候,美术往往是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孩子的心理发展,思想诉求,从而使幼儿教师更容易与孩子沟通,建立信任、和谐的师幼关系。

美育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审美的形成,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德智体等领域都有很大帮助。

(二)有利于幼儿始终保持好奇心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对一切都有好奇,无论对美术工具,材料,内容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去看一看、摸一摸。

幼儿的学习没有成人具有目的性,最原始的动力来源于好奇,对于没见过、要动手的东西总是觉得很新鲜。

这种好奇使幼儿想动手做一做,玩一玩。

老师要小心保护这种好奇,以鼓励的口吻激励孩子,使孩子始终保持好奇心。

写写画画都是幼儿喜欢的事情,在动手操作下,得到感官的满足,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三)有利于强化幼儿动手操作的意识灵活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大脑的开发作用不可忽略。

在幼儿园中,往往那些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幼儿所表现在其他领域的学习能力更强一些,自信心也更大一些。

孩子有兴趣想参与,自然而然想去做,动手操作就水到渠成了。

每一个美术活动都需要幼儿双手的参与,涂色、画线条、剪纸、折纸、粘贴等活动对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对小手的灵活使用都是一种锻炼。

四、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兴趣应注意的问题(一)提升老师的教育观念,很多老师的观念还停留在幼儿们画得像不像,好不好的阶段,对技巧的传授往往过分注重,强调画面的美感。

对幼儿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未能及时了解、鼓励与指导。

而且很多幼儿教师缺乏美术方面的再培训,没有系统的学习,未能掌握对美术最新的教育方法和趋向。

六岁以前的幼儿学画画,是不可能教出来的。

对于幼儿学习绘画来说,美术中最重要的不是“像”的问题。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都不应打扰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要积极培育幼儿们最基本的美术素质:自信和自由。

(二)要加大投入教学资源很多幼儿园的经营现状并不理想,使得幼儿在学习上的扶持远远未够,对老师的培训人力物力投入缺乏。

对学习用具、教学资源不投入,对于外出参观,因安全问题,几乎为零。

这些问题加大了美术教育兴趣培养的难度。

幼儿园要加大投入教学资源,为幼儿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因为好的土壤才能培养出好苗子。

应该给孩子优秀的艺术老师、充足的画材、大量印刷精美的画册、全世界顶尖美术馆的参观机会、去世界艺术之都居留等。

(三)家长需要了解创作的内在规律从孩子们第一次会拿东西,他们就开始尝试绘画了。

绘画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化天赋。

孩子们天生都是艺术家。

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保护孩子们的天赋是重要的开始。

要保护他们的信心、观察力、思考力。

人类天赋被磨灭有教育的原因,也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原因。

家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教育,是让这种天赋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现阶段大都并没有把培养幼儿美术兴趣充分的重视起来,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克服并改进。

美术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

学习美术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兴趣。

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

参考文献:[1]何一枫.利用游戏化色彩教学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209.[2]丁洁.幼儿美术兴趣培养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20(16):1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