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论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景观入口设计
鲁睿田艳美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摘要: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是一种智慧,更是中国景观设计师工作中的一条准则。

那么怎样在金钱至上、扩张求大的设计理念统治下体会千年古典文化的光环?怎样在看似安居的环境里寻找到传统已丧失殆尽的危险信号?这便是设计师的使命亦是中国设计界进步的起点。

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景观入口设计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出发,置身此观点的研究和运用。

关键词:传承古建筑创新
一、概述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等。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源泉,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学习并使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合理的设计出具有时代感、技术感、地域感的优秀作品是传承和创新的关键。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了解历史是更新历史最好的方法,下面我们将从古建筑的几个特点入手,简单分析一下古建筑的优势及劣势,从而达到为古典建筑现代美提供实证。

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看中国古建筑有以下四点:一、以木料为主要结构;二、历用构架之结构原则;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从环境思想及风格特点上看中国古建筑有以下四点独特之处: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二、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三、着重布置之规制;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

三、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景观入口设计分析
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位于东经119,北伟39的秦皇岛市,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本次项目的设计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八个字——古典文化,现代之美。

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轮廓的特异性。

外部特征迥异于其他建筑,是中国建筑的生命。

屋顶造型的舒展性是本方案独特的神秘性。

但在原有造型基础上,本方案采用区别于古建的材质。

大门入口处采用了刚性新型材质,主体建筑屋顶则用大面积的木材表达了建筑母体亲和的一面,为其注入了现代感的灵性。

同时也和阶基的石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院落组织形式的借鉴。

如果说外部形态特征是生命,那内向型的院落组织形式则是建筑的灵魂。

按其对应关系,主体建筑充当了核心的角色,而两边具有现代感玻璃幕墙式建筑成了左右附属用房,两边建筑群对称而整齐的围成了一个抄手回廊。

这样,在建筑入口就完美的围合出了一个内向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易于凝气向上的“气场”。

(三)、文脉主义的温情诉说。

秦皇岛,唯一一个以皇帝而命名的城市,必定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就成为了我们设计的一大亮点。

从老龙头到孟姜女庙再到天下第一关,这留下来的不仅是实物,更重要的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可贵气节。

沙滩、燕山流露出来的也不只是美景的诱惑,更说明了人们殷实生活后的精神追求。

对此,设计时采用浅浮雕艺术的形式分六大主题向游人呈现。

(四)、沿用构架制结构原则。

构架制结构的使用,便产生出“间”,一间、三间、五间奇数相涨。

间数越多,则气势越宏伟。

单一空间形式的重复排列,产生出来的便是一种气势。

大门入口便是沿用牌坊三间四柱形式的变体。

留给人一种气魄却不单调的厚重感。

(五)、求物之长。

古建筑所遗留下来的实物凤毛麟角,比较当今国外古建筑,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深究木作结构的同时,却忽略了砖石结构遗用千年的特性。

考虑到这点所带来的弊病,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入口大门和建筑的屋身均采用石材,省去了中途维修及重建所带来的浪费。

三、结束语
总之,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必须不断增加国学知识及趣味;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