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道路施工实施方案南川区新城区三环路主干道及连接道路纵一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庆博鹏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5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南川区新城区三环路主干道及连接道路纵一路道路工程,位于南川区南城办事处,是主干道三环路与二环路纵向连接的第一条道路,称为纵一路。
该工程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开挖及运输、路基土石碾压回填、污、雨水管埋设及安装、人行道路缘(边)石制作及安装、路基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砼、路面6cm厚ac-20-i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底层和4cmsma13沥青面层。
2、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图表1-13、交通、动力、通讯及其他条件沿线交通方便,施工用水用电可在附近搭火,移动电话对外通信连络。
4.工程工期原工期为2008年12月31日完工,由于业主的拆迁不到位,导致工程工期拖延。
新工期暂定为:开工日期2010年3月8日至2010年8月31日之前全部完工。
二、施工管理机构设臵1.施工组织机构我们将对本合同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按项目法施工,组建“重庆博鹏实业有限公司南川三环路连接道纵一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经理部驻地设在施工现场附近。
a. 主要职能部门的设立及职责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内容、基本特点和施工总体目标,工地设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技术负责人一名。
项目经理部内设施工科、质检科、财务科、安全保卫科四个职能部门。
下设四个施工队,即土石方施工队、污、雨水网施工队、水稳层、沥青砼面层施工队(见后附表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对所辖部门和施工处统筹安排,统一指挥。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如下:1)质检科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以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和业主要求为依据,建立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办法,制定各项质量管理保证措施及保证这些措施能贯彻的奖罚制度。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负责对工程施工中的全过程质量监督,办理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签证、评定工作。
负责公司iso9000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业主要求在本项目中贯彻执行。
2)施工科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的确定、工程图纸的审核,对各工程技术交底,提出指导性施工方法,建议提出变更设计,并负责工程测量、计划、计量、工程管理和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配合质检部贯彻执行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
3)财务科的职责:根据施工预算、施工计划、实际进度,作好工程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作。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负责对工程的合同管理,财务结算,指导本标段各施工处的财务管理工作。
4)安全保卫科职责:负责整个工程安全保卫工作,建立施工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
做好交通组织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工地的防火、防盗、防洪及爆破物品的管理工作。
b. 施工组织机构管理目标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的工期内完工,争取在实现该项目质量达到合格的前提下按时完成任务。
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见图表2-1)篇二:农村公路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实施方案上报单位:翠峦区建设局上报日期:2008年12月19日为加快我区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步伐,圆满完成2008年度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特制度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步伐的重要指示,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方参与、整体推进,建管并重、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快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规划的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设计,统一招投标,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监理,分项实施,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文明新村建设密结合起来。
2.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农村公路建设。
3.坚持先主干线,后支线,先乡道,后村道,再村道,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根据公路幅射的人群、公路现状、农民生活水平和公路布局规划等条件,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建设的先后次序和建设标准,路面结构因地制宜。
4.坚持交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充分利用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安全相统一的理念贯穿到公路建设、养护与治理的各个环节。
二、技术标准建设技术标准农村公路应结合当地农村发展和交通量的实际情况,本着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避免大改大调和大挖大填,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和路面抗灾能力,提高车辆通行能力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通村公路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砼路面3.5米,基层4米,路肩1.25米,同时要疏通水系。
三、施工组织形式和工期安排(一)施工组织形式1.区政府及区建设局组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各职能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领导、规划协调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开展,并对其实施有效地监督、治理、考核和奖惩。
2.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由区建设局作业主,具体承担乡通村公路建设任务。
3.所有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均按照基本建设治理程序,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签订规范完善的施工合同。
(二)工期安排2008 年11月,完成工程立项和施工设计、工程招标,施工队伍组织入场;2008年12月中旬完成路路基工程及2009年基层面层的备料工作;2009年8月底完成全部工程,竣工通车。
四、工程投资和资金治理(一)投资估算和来源2008年通村公路投资总额控制在30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42.8万元,自筹资金157.2万元。
(二)资金治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治理,集中安排使用。
要严格遵循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治理办法》规定,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资金治理,严禁截留、挪用、挤占和超范围使用。
要制定严格的资金拔付程序和支付制度,坚持按工程量拔付工程款的原则,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五、施工监理与建设监督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工程质量监督覆盖面要达到100%,确保工程质量。
监理员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和工程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水平,全面履行监理服务合同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各项监理职责。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充分发挥群众的义务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党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构筑综合监督网络,将农村公路建设成人民群众的“放心工程”和“满足工程”。
篇三:公路工程实施方案四大寨至磨安公路工程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步伐,不断改善我县农村交通环境,加快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开发,促进紫云经济迅速发展,根据省发改委2008年12月12日初步评审意见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特拟定四大寨至磨安公路工程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管理机构为确保四大寨至磨安公路的顺利建设,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做到公开、公平、择优选择施工队伍,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县人民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如下:组长: 吴亚松(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宋修其(紫云自治县发改局局长)黄和祥(紫云自治县交通局局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交通局,黄和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县交通局抽调。
1、县人民政府成立四大寨至磨安公路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县发改局、交通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
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工程技术管理组(成员由交通局抽调)、质量进度督查组(成员由县发改局抽调),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四大寨至磨安公路的建设工作,并对工程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考核和奖惩。
2、所涉乡镇成立相应的四大寨至磨安公路建设工程占用土地协调组,负责做好沿线土地协调工作,协调处理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配合做好工程建设。
3、工程技术管理组负责四大寨至磨安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 总体质量及进度控制。
4、质量进度督查组负责工程的施工进度督查管理工作。
二、施工组织形式及工期安排1、本工程拟分为四个标段进行施工,所涉桥梁工程待下一步组织施工。
第一标段,0k+000~5k+000;第二标段,5k+000~10k+000;第三标段,10k+000~15k+000;第四标段,15k+000-16k+779及延伸线0k+000-3k+314。
工程采用竞争性谈判择优选定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每个标段必须有三家以上施工单位参与竞争。
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项目业主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该项目。
2、路基工程施工:2009年1月,施工队伍组织入场;交通局抽调技术管理人员现场指导,工期为2009年1月10日至2009年6月30日。
3、路面工程施工:路面采用粗砂路面垫层,压实厚度为20cm,泥结碎石面层,压实厚度为5cm。
根据工期及所需材料用量,相应安排碎石机分布加工碎石,待路基完工并检验合格后,即开始调运铺装。
施工期为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
三、工程建设规模、技术标准(一)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单位1、路线起于四大寨,止于火花乡磨安新场,路线全长20.93公里。
2、工程设计单位:安顺市公路勘察设计室。
(二)建设技术标准四大寨至磨安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主要依据《四大寨到磨安公路一阶段施工设计图》、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施工手册》、《公路桥涵施工手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结合当地发展和交通量的实际情况,本着提高路面等级和路面抗灾能力,提高车辆通行能力的原则,合理确定路线布局和建设标准。
即:按照山岭重丘区省标四级公路标准实施,根据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标准》(jjj001—97)及《贵州省乡村公路设计技术标准补充规定》进行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路基:宽度为4.5米。
路线基本沿原老路展线,部分截弯取直,尽量选择有利地形布线。
弯道上的加宽、超高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2、路面:路面宽度为3.5米。
路面类型:20cm粗砂路面垫层,5cm泥结碎石面层。
3、排水及防护工程:(1)排水本工程主要排水设施有边沟、涵洞。
其施工方法均按常规方法施工。
施工时,所有排水设施和涵洞的位臵、标高、形式、尺寸和纵坡必须符合图纸和规范规定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基础底板夯压密实,地基强度符合要求。
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系统的连接要圆顺,形成顺畅的水流通道。
边沟的排水引入涵洞或路基以外的沟谷,边沟和涵洞的洞口建筑结合,使边沟水流顺畅引入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