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1精品PPT课件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1精品PPT课件
教学原则
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开放性原则 设计开放性问题时应当使不同层次 的学生都参与 合作性原则 可以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再创性原则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过程性原则 教学过程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 灵活性原则 灵活运动上述原则
突出两大能力的培养
4.创造能力培养的检测---动手实践
1.提出问题由学生运用数学原理去分析,解决这 些问题;如两点之间,三角衣架的稳定性,菱 形衣架的灵活性,风筝与勾股定理的关系等
2.已经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去分析,认识别人是 运用什么数学原理解决的,是否可以改进?
3.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加以展开,讨论, 设计解决方案。
两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式教学 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困难的情境,进行暗示; 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困难的性质和问题之所
在。 提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设想,建议或做一些尝试性
的解答 根据这些假设进行推理,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检查教学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教学目标。 即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 例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良好的“提出
问题”的氛围。例如教师故意出现笔误 等等 2.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一些技巧 对基本概念的提问,例如函数的概念 对公式,定理的提问
对例题,习题的提问
探索解法上。分析还是综合,波利亚理论 变式研究上。 1.变换问题的形式。如主观题如何改为客观题 证明题能否改为计算题。 2.图形变换。在题设,结论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图形的 形状,位置关系。中考常有涉及。 3.反向变换。即把题目的题设与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 交换,得到新题。逆命题与逆定理既如此得到证明。 4.题设不变,深化结论,即挖掘新的结论 5.变换题设,得到新结论;减弱题设,使结论发散等。
问题2
如果开展课题学习,学生没有时间怎么办?
主要原因有
教师对课题学习认识不足,认为它可有可无, 没认识到课题学习对学生的发展作用。 认为课题学习对学生的考试作用不大。 认为学生缺乏开展课题学习的时间。 课题学习的开展费时,难于组织。
如何选择课题内容
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类型。如拼图与乘法公式,勾股定 理的关系,测量等。 为了获取某些数学知识,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采用的实 验类型课题。比如概率与频率的关系,三角形的稳定性 的研究等。 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制作某种作品和模型的制作,设计 类型课题。比如可安排学生制作立体模型,利用轴对称, 平移,旋转,相似或平面镶嵌设计几个美丽的图案等。 有关数学知识的泛读类型课题。如引导学生探讨证明两 条线段相等或两个角相等有几种方法。 体验社会的综合调查类型课题。 调查本校学生早餐情况,玩网络游戏的情况,制作成统计 图等
问题1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注意观察力的培养。 如乘法公式及韦达定理的发现
注意想象力的培养 例1 若(z-x)²-4(x-y)(y-z)=0,求证:
x+z=2y,(注,此题是1979年高考题和2011年天津中考题) 例2 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多少种? 注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灵感的诱发。
突出两大能力的培养
创造能力的培养 1.创造能力培养的起点------细致观察。 2.创造能力培养的动力------大胆质疑。 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唯上,不唯书,大胆
质疑,提出问题。 比如证明圆周角定理和化简x-1/2+2-x/3。这要求
学生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内讨论,课后反思. 3.创造能力培养的加速度---展开想象。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 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悱: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 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教是为了不教
两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接受式教学 预备---唤起有关的旧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教
师设疑提示---讲授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联想--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总括得出结论, 定义或法则---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进行练习巩固。 即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 例子:分式的教学
如何实施课题学习
个人独立完成的课题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的开展有关课题学习活动。
课题学习的时间操控
采用分阶段的课题学习模式 可以将课题学习的内容难易程度进行分阶段划分,
利用业余时间去完成课题学习。
采用课堂之外的教学模式,带学生去外面世界 收集信息,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参与实践, 在广阔的社会中去学数学,如银行的利率与一 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等。 网络学习模式,在网络上获取资源。
例 写出以x=2,y=3为解的方程(组) 1.训练学生针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 2.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 3.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 例1 已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第四个点要与它们围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则第四个点有几种情况?
例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A(0,4),点B(3,0)若坐标轴上有 一个点C与A,B两点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是?
例3 n边形内角和的证明 例4 解一元二次方程2(x+1)²=-x-1 例5 有5级台阶,一次可跨一级或两级台阶,问有多少种跨法?
成功案例
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3,5)和(5,9)两 点,求它和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变式1:一直线与y=-2x+1平行,且过点(3,5), 求此函数解析式。 变式2: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直线y= -2x+1平行,与x轴,y轴交点分别是A,B,并过点 (1,3),则在线段AB(包括端点A,B)上,横纵 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几个? 变式3:根据函数图象,求出函数关系式。
如何实施课题学习
小组合作完成的课题学习 1.科学安排合作与教师合作的意识。一般以教
材上安排的课题学习为内容,也可以征集学生的意见。 3.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合作意识与习惯,分工合作
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然后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研 究的成果。重在人人参与。重点指导学困生,多了解他 们的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4.合理评价,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