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某某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某某高速公路总监办公室某某交通科学研究院二零一五年九月某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第一节总则1.为确保某某某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达到精品工程的总体目标,统一规范施工,精心组织、精细管理、精心施工,施工有章可循,减少盲目性,避免质量隐患或工程损失,特编制《某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本《指南》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以及某某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招投标文件等编制而成。
3.本《指南》是在满足现行规范的基础上,以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文件以及某某某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某某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组印发的有关技术文件作为技术依据。
并借鉴国内外其它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在沥青路面科研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且结合了某某高速公路的交通、气候、环境等条件。
因此,当某些内容与现行规范不一致时,原则上应以本《指南》为准。
4.本《指南》仅作为某某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的技术参考文件,如果在某些方面(施工监理程序、原材料验收程序)与某某高速公路有关文件相冲突时,应以某某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印发的正式文件为准。
5.沥青面层施工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编制总体施工计划,力争做到流水作业、不间断施工。
合理安排护栏、路肩和中央分隔带填土、路肩和中央分隔带预制块砌筑、路面排水、防护工程、通讯管线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等附属工程施工,不得污染已施工的沥青面层。
6.加强“生态、环保、和谐”理念。
妥善处理施工废料,特别是拌和楼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不得随意堆放,尽量减少拌和场和碎石场的逸尘,避免污染环境,影响附件居民的生产、生活。
完工后,按合同要求清理场地或复耕。
7.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自查自纠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制度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
8.本《指南》未涉及的内容,按照施工招投标文件、现行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二节施工组织与质量保证1.施工组织(1)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开工前,业主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2)承包人应按合同文件规定的人员配置、机械设备、日期等进场。
根据合同工期、工程项目和数量以及设计图纸、现场施工条件等,确定沥青混凝土上、中、下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和业主批准。
(3)承包人应重视拌和场的场地建设和管理:①拌和场场地应宽阔、平整,场地应硬化,尽量远离居住区,应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的有关要求;②四周和场地内必须做好排水,场地内不得有积水;③采用浆砌片石隔墙分隔储料仓,隔墙顶面厚0.7m,底面厚1.0m,高度统一为3.0m,必须确保各个料仓间不串料。
隔离墙两端、中间每隔10m应砌加劲立柱,保证隔离墙的横向稳定;④储料仓应设置抗风的钢结构雨棚,特别是细集料储料仓,起遮荫遮阳避雨之用;⑤各个冷料仓之间要防止串料,要求用高80cm左右的隔板隔开,冷料仓的开口应比装载机的铲斗宽,以不妨碍进料为原则;条件许可时,封闭各冷料仓左、右、后、上四个面,仅留前面供装载机上料,每个冷料仓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⑥取保进出场道路和场内道路有序、畅通、安全,各种运料车和装载机各行其道、尽量避免交叉。
(4)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开工前,承包人应对原材料仓库、施工、试验、机械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各工种工人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上班时间,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佩戴上岗证(上岗证上至少应注明姓名、岗位,粘贴近期半身寸照,并加盖项目经理部公章),便于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管理。
(5)承包人必须按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建立符合要求的工地临时试验室,并取得某某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站颁发的资质证书。
承包人在备料和施工过程中,应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原材料进行调查取样、定期抽检和试验分析,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地对沥青混合料、成品路面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提交自检报告。
(6)在进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之前,应对即将施工的已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的路段进行检查,如发现局部标高明显偏高,应立即记录桩号、现场做出明显标记,并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
(7)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之前,应保证施工道路的基本平整、畅通,对确有困难不能通行的路段,应整修好施工便道,以免延误运输时间。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对混合料和原材料的运输车辆配备专人进行交通管制,做好运输车辆的交通分流工作,使之不形成渠化交通的轮迹,防止破坏已完成的基层、封层和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8)要安排专人在施工中负责统一指挥,随时与摊铺现场及沥青混合料拌合场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摊铺现场与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情况,以确保生产调度、指挥的准确性,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的连续性。
2.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严格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工序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度,对施工各阶段的质量应进行检查、控制、评定,达到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及其稳定性。
(2)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施工全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应包括备料、施工准备工作、配合比设计、试验路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各项技术指标的检验、交工与竣工验收检查,出现施工技术问题的汇报、商议和解决等。
应深入进行全员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操作及管理水平,严格质量检查验收等关键环节。
(3)实行施工质量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对原材料、混合料和现场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例如:碎石关键筛孔通过率、针片状含量,改性沥青三大指标,混合料油石比、级配,现场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等等)实行动态质量管理,并根据检查结果绘制平均值和极差管理图 X-R和直方图正态分布曲线。
当发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有增大倾向时,应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避免施工质量的下降或不均匀。
(4)施工质量监理与监督:沥青混凝土面层拌和场、摊铺现场、工地试验室等应有旁站监理工程师旁站,除承包人应按规定项目、批量或频率进行自检外,监理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抽查与认定。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全过程,均应接受质量监督站及业主的监管。
第三节原材料要求及管理1.沥青(1)下面层采用5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50号A及级道路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1。
其沥青产品供应商应提供60℃的动力粘度(Pa.s)、135℃的运到粘度(mm2/s)、薄膜加热试验后的粘度等指标,并在检验报告中注明,以便选择沥青产品时参考。
表3-1 5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沥青混凝土中、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改性剂宜采用星型SBS。
作为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指标应符合表3-2的要求。
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表3-3的要求。
表3-2 基质沥青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3-3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说明:「1」针入度指数PI 由15℃、25℃、30℃等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式lgP=A T+K 进行线性回归,在计算获得参数A 后由下式求得,但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 不得低于0.997。
AA PI 5015020+-= 「2」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的“沥青粘度测定方法(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
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试验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
有条件时应测定改性沥青在60℃时的动力粘度,用毛细管法测定。
2. 集料(1)粗集料中、下面层用粗集料应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耗性的石灰石碎石,上面层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表面粗糙、耐磨、具有良好嵌挤能力的玄武岩、安山岩、辉绿岩等石料破碎的碎石。
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颗粒形状应具有多棱角,接近立方体。
中、下面层粗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4的要求,上面层用粗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3-5的要求。
为确保粗集料的颗粒形状符合要求,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在细破作业时,不得采用鄂式破碎机加工,必须采用反击式或锤式碎石机破碎。
表3-4 沥青中、下面层粗集料质量指标要求说明:1、杂石是指石灰岩中的石英岩、方解石、煤矸石等。
2、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前,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不低于4级,但达不到5级的石料,应采取抗剥落措施,掺加干燥的水泥以代替等量矿粉,用量分别不得超过矿粉总量的2%和3%。
表3-5 沥青上面层粗集料质量指标要求说明:1、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前,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不低于4级,但达不到5级的石料,必须采取抗剥离措施。
不仅要掺抗剥落剂,而且必须掺加干燥的水泥以代替等量矿粉,用量分别不超过矿粉总量的2%和3%。
2、杂石是指玄武岩或安山岩、辉绿岩等中的石英等酸性石料。
3、其中杂石含量与石料磨光值在路面招标文件未提,但在施工中应按上表控制。
(2)细集料中、下面层用细集料宜采用由石灰石破碎的机制砂,也可采用质量良好的石灰石石屑,但必须具有较好的颗粒形状。
上面层用细集料必须采用由制砂机专门生产的优质机制砂。
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要求见表3-6,机制砂级配要求见表3-7。
表3-6 细集料的主要质量技术要求表3-7 上面层用机制砂级配要求3.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新鲜矿粉,不应含泥土杂质,要求干燥、洁净、不团结,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不的采用0~2.36mm或0~4.75mm碎石研磨,宜采用4.75mm以上石灰石碎石研磨。
使用其它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制的矿粉,必须书面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批准,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3-8的要求。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可采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填料代替等量矿粉,但石灰用量不宜超过矿粉总量的2%,水泥用量不宜超过矿粉总量的3%。
表3-8 矿粉质量技术指标4.抗剥落剂当需要掺加抗剥落剂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时,应在沥青中添加具有耐热、耐水和长期效果的抗剥落剂,抗剥落剂的选择和掺量由试验确定,并报某某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