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定液标定记录

滴定液标定记录

F4+F5+F6
=
=
3
3
RSD%=
︳F4- F复均︳+ ︳F5- F复均︳+ ︳F6- F复均︳
×100%
3×F复均
RSD%=
×100%=%0.1%
3
误差限度:
RSD%=
︳F均- F复均︳
×100%
F均+F复均
RSD%=
×100%=%0.1%
结果计算:
F=
F均+F复均
=
=
2
2
复标人:
结论:本标准溶液浓度为
滴定液配制及标化记录
R–AⅡ02003–01
滴定液名称
盐酸(0.02mol/L)
配制数量
1000ml
基准试剂名称
基准无水碳酸钠
配制日期
年 月 日
指示剂名称
甲基红-溴甲酚绿
使用期限
三个月
标化温度
标化日期
年 月 日
复标温度
复标日期
年 月 日
配制方法:
取盐酸ml(1.8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
配制人:
V1=ml V2=ml V3=ml
V控1=mlV空2=mlV空3=ml
计算:
F=
W基×1000
V×1.06
F1=
W基1×1000
=
×1000
=
V1×1.06
×1.06
F2=
W基2×1000
=
×1000
=
V2×1.06
×1.06
F3=
W基3×1000
=
×1000
=
V3×1.06
×1.06
相对偏差:
F均=
标定记录: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03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
第一次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W1=g
第二次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W2=g
两次干燥至恒重的差:W1- W2=g-g =g0.3mg
W基1=W2- W3=g-g =g
W基2=W3- W4=g-g =g
F1+F2+F3
=
=
3
3
RSD%=
︳F1- F均︳+ ︳F2- F均︳+ ︳F3- F均︳
×100%
3×F均
RSD%=
×100%=%0.1%

标化人:
复标记录: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1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
W基4=W5- W6=g-g =g
W基5=W6- W7=g-g =g
V4=ml V5=ml V6=ml
V空4=mlV空5=mlV空6=ml
计算:
F=
W基×1000
V×5.30
F4=
W基4×1000
=
×1000
=
V4×5.30
×5.30
F5=W基5×Biblioteka 000=×1000
=
V5×5.30
×5.30
F3=
W基6×1000
=
×1000
=
V6×5.30
×5.30
相对偏差:
F复均=
W基3=W4- W5=g-g =g
注 :W3:为第一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W4:为第二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W5:为第三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两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06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W基6=W7- W8=g-g =g
注:W5:为第三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W6:为第四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W7:为第五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W8:为第六次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试剂后的称量瓶和基准试剂重
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两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