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清洗剂
配方l有色金属清洗剂
山梨醇水溶液(70%)
71 .4份
乙二胺四乙酸钠
10 0.0份
氢氧化钠
50 .0份
2一丁氧基乙氧基醚醋酸钠水溶液
2. 3份
本品调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清洗有油污的冲压铝板,然后浸入冷水中漂洗晾干。
配方2铝合金件除油剂
磷酸钠
5.0%~8.0%
硅酸钠
5.0%~6.0%
磷酸二氢钠
2.0%~3.O%
烷基苯磺酸钠
0.5~
1.0%
水
加至100%
本配方适用于铝合金件的除油。
配方3铝及其合金碱液去油剂(一)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8~lOg
磷酸钠
40~60g
硅酸钠
25~30g
水
加至1000mL
配方4铝及其合金碱液去油剂(二)
磷酸钠
20~25g
碳酸钠
20~25g
表面活性剂(0P—7或OP 一10)
5~lOg
水
加至1000mL
配方5铝的化学除油剂
硅酸钠
l09/L
氢氧化钠
20~409/L
磷酸钠
20~309/L
水
加至1L
工艺条件:温度40~60℃,时间2~8min。
配方6水基金属油污清洗剂两则
I
焦磷酸钾(以K4P2O7计)
6.000%~6.600%
硼砂(以Na2B4O7计)
3.500%~5.000%
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
3.500%~4.500%
十四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0.500%~
磺酸盐l.0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0.100%~0.500%
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000%~4.500%
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
2.500%~3.0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500%~l.000%
二乙二醇单丁基醚
5.000%~9.000%
苯并三氮唑
0.012%~0.050%
水加至100%Ⅱ
氢氧化钾
0.400%一0.500%
硅酸钾
5.O00%一6.000%
焦磷酸钾(以K4P2O7计)
6.000%一6.600%
硼砂(以Na2B4O7计)
3.500%一5.000%
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
3.500%一4.500%
十四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盐
0.500%一l.0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0.100%一0.500%
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000%一4.500%
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
2.500%一3.0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500%一l.000%
二乙二醇单丁基醚
9.000%一ll.000%
苯并三氮唑
0.012%一0.050%
水加至100%
本剂为弱碱性水基金属油污清洗剂的浓缩液,可直接用自来水配制,稀释2—30倍成工作液;最佳清洗温度60℃左右,时间20min,较适合自动化清洗,可用于各种金属表面清洗;配方Ⅱ尤其适合铝及其合金表面清洗,清洗率可达99.0%以上,腐蚀率几乎为零。
配方7铝件光亮清洁剂(一)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l2.O%
一缩二丙二醇甲醚
25.O%
邻二氯苯
5.O%
磷酸(85%)
45.0%
水
13.0%
先将磷酸加入水中,再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一缩二丙醇甲醚,然后加入邻二氯苯。
本晶为无色透明黏稠液。
使用时用3倍水稀释。
配方8铝件光亮清洁剂(二)
丁基溶纤剂
10.O%
十三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4.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2.0%
磷酸(75%)
10.O%
盐酸
5.O%
水
69.0%
配方9铝酸性清洗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7.32%
松香酸聚乙二醇酯
7.32%
硫酸(96%)
38.40%
氢氟酸(70%)
6.48%
水
40.48%
本品用于铝表面酸洗,亦可清洗由润滑油污染的铝表面。
配方l0铝合金型材脱脂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l 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
三聚磷酸钠
1 0%
异丙醇
7%
丁炔二醇
l %
水
6 7%
用醋酸、丁酸混合液调节pH值为6。
传统的脱脂剂采用硫酸与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液,虽能去除铝型材表面油污,但残存的硫酸给后道碱洗工序带来不良影响。
本剂能快速高效脱除铝型材表面油污及增强润湿作用,可除去天然氧化膜并激活合金表面分子,有助后道碱洗工序。
配方11铝件清洗剂
丙二醇甲醚
7.O%
二甲基硅氧烷
2.0%
硬脂酸
4.0%
三乙醇胺
0.7%
二氧化硅
l4.0%
甲基纤维素
0.1%
水
72.2%
先将丙二醇甲醚、二甲基硅氧烷、硬脂酸加热至60℃,另将三乙醇胺溶于1/3水中并加热至约60℃,倒人前面的溶液中搅拌混匀,再将余量的水加热至90℃,在搅拌下加入二氧化硅、甲基纤维素并慢慢加入前面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为铝件清洗剂。
配方l2铝合金化学除锈液(一)
铬酐
8 0g
磷酸(相对密度l.71)
2 00ml
水
l L
本配方对基体金属腐蚀极小,但对重锈不能除去。
处理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小于lOmin。
配方l3铝合金化学除锈液(二)
硝酸5
%
水9
5%
本配方加l%的重铬酸钾可减少对基体金属的腐蚀,处理温度为室温,处理时间小于lO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