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状况抽样调查方案省统计局2011年8月目录一、总说明 (2)二、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状况调查表 (3)三、指标解释 (5)四、审核关系 (8)五、抽样设计 (9)六、工作要求 (11)七、上报时间及联系人 (12)附件1《各地区各行业样本分配一览表》 (13)附件2《**市(州)样本单位替换情况表》 (15)一、总说明(一)为准确掌握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基本情况,更好地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二)调查范围:全省***个市(州)。
(三)调查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包括内资企业中非国有和集体经济绝对或相对控股的其他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调查内容: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及相关分组情况等。
(五)调查时点及报送时间:调查时点:2010年12月31日;调查单位报表时间:2011年11月10日前;各市(州)统计局上报省局时间:2011年11月25日前。
(六)调查方法:采用目录抽样,即直接从抽样框中抽取样本单位。
具体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即首先将抽样框中所有单位按行业和规模分层,再从各最终层中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指定数量的样本。
(七)组织实施方式:省统计局负责抽样框的搜集整理、样本抽取、录入程序的编写,省级培训、数据推算汇总和质量评估等工作;各市(州)统计局负责样本企业的核实、地方培训、组织实施调查、数据录入和上报、抽查等工作。
二、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状况调查表一、基本情况二、人才资源状况指标续表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说明:1. 本表报送时间:2011年11月10前。
2. 问卷号码和行业代码由统计局填写。
三、指标解释(一)基本情况问卷号码:问卷号码前4位依次为省代码和地市代码,后4位为0001到9999本地市内企业调查表的顺序数,由地市统计局填写。
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
企业(单位)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未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单位),填写主要经营活动名称。
民办非企业单位详细名称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
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未领取国家统一代码或不属于国家统一代码赋码范围的企业,一律使用各级统计部门赋予的临时代码。
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号码填写。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代表企业法人根据章程行使职权的签字人。
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登记证书填写。
单位所在地:单位所在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主要业务活动:按实际的业务活动由企业填写。
如果企业从事的不仅是一种业务活动,应按其主要活动填写。
主要活动可按其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重较大的确定。
行业代码:由调查机构根据企业(单位)所填写的主要业务活动名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小类填写。
机构类型:按照调查表列出的“1.企业,2.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方框中填入相应的序号。
非公有制法人企业:指内资企业中非国有和集体经济绝对或相对控股的其他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本调查所涉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须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经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
按照调查表列出的登记注册类型,在方框中填入相应的序号。
民办非企业单位免填此项。
(二)人才资源状况指标年末从业人员:指报告期内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
包括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其它人员。
经营管理人员:指在经营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指企业(单位)的董事、监事、经理班子成员。
中级经营管理人员:指企业(单位)内部的中层管理部门负责人。
初级经营管理人员:指企业(单位)内高级、中级之外的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指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以及在管理岗位工作但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指企业聘用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务的人员。
技能人员:指在生产或服务一线从事技能操作的人员。
高级技师:指技能水平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证书的人员。
技师:指技能水平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的人员高级工:指技能水平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的人员中级工:指技能水平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的人员初级工:指技能水平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证书的人员。
少数民族人员:指汉族以外的民族人员。
中共党员:指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员,包括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取得毕业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肄业、在读或辍学人员。
大学本科学历人员: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本科并取得毕业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肄业、在读或辍学人员。
大学专科学历人员: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专科并取得毕业证书的人员,不包括肄业、在读或辍学人员。
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中专、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专及以下的人员。
四、审核关系人才资源状况指标:1、年末从业人员逻辑关系:取整数,大于零,一般不为零审核要点:年末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经营管理人员逻辑关系:取整数,大于零,一般不为零审核要点:经营管理人员≤年末从业人员“其中项”都小于经营管理人员总数,高级+中级+初级=经营管理人员总数3、专业技术人员逻辑关系:取整数,大于零,一般不为零审核要点:专业技术人员≤年末从业人员“其中项”都小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4、技能人员逻辑关系:取整数,大于零,一般不为零审核要点:技能人员≤年末从业人员“其中项”都小于技能人员总数,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技能人员总数5、每个指标分年龄状况的数据之和等于该指标的总数,每个指标分学历状况的数据之和等于该指标的总数。
五、抽样设计(一)调查范围及单位1.调查范围全省**个市(州)。
2.调查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包括内资企业中非国有和集体经济绝对或相对控股的其他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
3.调查内容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及相关分组情况等。
(二)抽样方法采用目录抽样,即直接从抽样框中抽取样本单位。
具体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即首先将抽样框中所有单位按行业和规模分层,其中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8个国民经济行业;再从各最终层中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
1.抽样框由省统计局普查中心整理、加工、提供的全省非公有制法人企业(单位)抽样框。
2.精度要求和样本量要求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省(区、市)总体的主要指标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10%左右。
3.样本分配按照Lavallee-Hidiroglou 算法分配样本量,具体结果见“附件1《各地区各行业样本分配一览表》”。
4.样本抽取采用等距抽样方法,先对抽样框中的每一个企业先按行业分层,再按从业人员进行排序,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
(三)总量和方差估计用y 表示要估计的指标(年末从业人员数等),i w 表示单位i 的最终权数,i y 表示单位i 的指标y 的值。
指标y 的总量估计量:ˆi i Y w y =∑ˆY 的方差估计量:()()()222ˆ1h h h hhh s v Y N v y N f n ==-∑∑其中:h N 表示第h 层的单位总数 h n 表示第h 层的样本单位数hf 表示第h 层的抽样比:h h hn f N =2h s 表示第h 层的样本方差:()()221hi h h hy y s n -=-∑hiy 表示第h 层单位i 的指标y 的值hy 表示第h 层的样本均值:1hn hi h i hy y n ==∑六、工作要求(一)严格执行调查方案各地在实施调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省里的调查方案,按照抽中的样本进行调查。
不得随意替换或增减样本。
如确需替换的,必须向省局报告,且填报《**市(州)样本单位替换情况表》(见附件2),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
(二)加强数据审核评估各地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加大对报表的审核力度,强化对数据平衡和逻辑关系审核。
对于数据异常的样本企业,一定要逐个核查,确保样本企业填报的数据质量。
各地在收集样本单位报表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调查表填报的完整情况。
调查表需经调查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名,且加盖公章。
七、上报时间及联系人(一)上报时间2011年11月25日前。
(二)联系人及方式联系人:省统计局**处联系方式:电话:,手机:,电子邮箱:@附件1:附件2:**市(州)样本单位替换情况表注:未完成报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11(营业但拒绝回答):企业营业但拒绝填写报表。
12(无法联系但存在):在报告期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但根据有关情况得知该企业还在营业。
20(无法联系且不明原因):在报告期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无法根据有关情况得知该企业是营业还是消亡。
21(无法联系但消亡):在报告期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但根据有关情况得知该企业已经消亡。
22(停产):企业因停产而未完成报表。
停产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已处于停产状态,待条件改变后仍需恢复生产经营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