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现状
保健系列培训课程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Nutrition
培训师:徐宗波
一、人类膳食的变迁历程
• 远古时代(50万年前)人类的主要食物是野生植物 •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3--5万年前),人类开始经营采 集和狩猎(包括捕鱼)经济。主要食物仍为野生植物 ,但也食用少量肉类。这种食物的特征是低脂肪、高 纤维素、富含维生素C,有足够的蛋白质。这种饮食 结构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前期(约1万年前)
培训师;徐宗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 (2002)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七、如饮酒应限量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培训师;徐宗波
培训师;徐宗波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
• 制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中国 营养学会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在制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之后的又 一项重要活动.
• 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 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 (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培训师;徐宗波
• 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流 行是有因果联系的三步曲。这一规律不断被重复和证 明,无一例外 。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流行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 • 经济发展导致不健康的生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 是完全可以改变和避免的 。
培训师;徐宗波
•
•适宜摄入量 (AI,Adequate Intakes)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 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 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 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母乳 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 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的目标,能满足目标 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 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 。
培训师;徐宗波
•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膳食 模式,但自上世纪末叶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在 大城市变化最为明显。变化的特点是粮食在膳食 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
培训师;徐宗波
• 以上海市为例,动物性食物消费量1985年与1950年相比, 肉类增加2.8倍、蛋类增加4.9倍、水产品增加2.8倍。由肉 、蛋、水产品提供的能量1950年仅占总能量8.5%,1985年 增至17.5%,至上世纪90年代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 • 据1992年调查上海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消费植物性食 物792g,其中谷类388g 、薯类17g 、豆类12g 、蔬菜331g 、水果 44g ,比 1982 年减少了 77g ,其中谷类减少 114g ( 23%);平均每标准人消费动物性食物258g,包括肉类73 g、禽23 g、奶及奶制品43 g、蛋29 g、鱼90 g,动物性食 物消费总量比1982年增加155g(2.5倍),其中奶及奶制品 增加6.1倍、肉和禽增加2.1倍、蛋增加1.7倍,动物性食物 增长加速,肉类消费量已超过日本,蛋类和水产品与日本 相近,唯奶及奶制品仅相当于日本的1/4,这与我国经济增长 状况是一致的。
培训师;徐宗波
培训师;徐宗波
我国的营养学家、生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拟订了适合 中国人的饮食推荐方法
一、一个水果,每天一个水果,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及纤维素 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 早上的水果是金、中午的水果是银,晚上的水果是铜 二、两盘蔬菜 其中一盘是叶绿素丰富的茎叶类蔬菜,另一盘是 块根类、瓜果类 三、3勺素油 四、4碗粗饭 每天吃4碗杂粮粗饭(或馒头) 五、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豆浆、一盘鱼或虾类、贝类、一盘肉 、一盘黄豆芽或豆腐 六、6种调味品 每天少量酸、甜、苦、辣、咸、香等主要调味品
培训师;徐宗波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饮食
合理膳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①能保证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 各种营养素间的比例平衡; ②通过合理加工烹调、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 素的损失,并提高其消化吸收率; ③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使其多样化,促进食欲, 满足饱腹感; ④食物本身清洁无毒害,不受污染,不含对机体有 害物质,食之无害; ⑤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适。
培训师;徐宗波
• 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 1、动、植物比较均衡; • 2、高动物、低植物; • 3、高植物、低动物
培训师;徐宗波
动、植物比较均衡
第一种类型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能量、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 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为代表。有以下几个特点: (1)粮食消费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谷物消费410g/d,1980年降 至312g/d,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达298g/d ,加上薯类 ,人均口粮(折合原粮)则达484g/d; ( 2)动物食品消费增加较多,但并不过量,而且水产品食用量 较大。1984年,人均肉类消费量62g/d、牛奶及奶制品168g/d 、鸡蛋 39g/d 、鱼贝类 95g/d ,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占蛋白质摄 入量的45%,水产品蛋白质又占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50% (3)能量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984年2594kcal,近几年仍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蛋白质83g/d,无大变化,脂肪增加较多 ,为81g/d,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分别占总能量的59.2%、12.8%、28.0%,膳食结构总体 上仍是比较合理的。
培训师;徐宗波
• 1万年前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农业
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类发明了谷类 耕作和饲养动物,生产和储存食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 提高,开始了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的转变,但由于生 产力水平低下和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一直到2000年 前人类绝大多数过着以素食为主的生活
培训师;徐宗波
培训师;徐宗波
高动物、低植物
• 第二种类型 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大。
谷物消费量人均仅160~190g/d;动物性食物,肉类 约 280g/d 、奶及奶制品 300 ~ 400g/d 以上、蛋类 40 g/d左右。能量摄入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左 右、脂肪130~150g,属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 低纤维,所谓“三高一低”膳食模式,以欧美发达国家 膳食为代表。尽管膳食质量比较好,但营养过剩。
培训师;徐宗波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对健康影响因素
• 40%依靠遗传和客观 条件,其中: • 15%为遗传因素 • 10%为社会因素 • 8%为医疗条件 • 7%为气候条件 • 60%依靠自己建立良 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习惯
培训师;徐宗波
• 近年来在我国前三位死因的分析中发现,在心血管疾 病的发病中,不良生活方式与生物因素的比例为45.7 :29.0; • 脑血管病为43.3:36.0; • 恶性肿瘤则为43.6:45.9。 • 目前这三类疾病占全部死因的67.6%。换句话,目前 有2/3的人死于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
培训师;徐宗波
• •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 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 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 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 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 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 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 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如果已知EAR 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 = E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 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 RNI =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AR。
培训师;徐宗波
• 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能量来源分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特点是: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逐年下降,来源于脂肪 的能量逐年上升。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来源于碳水化合物 的能量70%~75%,80年代降至60%~65% ,90年代降至 59%;来源于脂肪的能量50年代为15%~20%,80年代为 25% , 90 年代增至 28% ,市区高收入居民已达 31.2% ,超 过30%。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 1982年为蛋白质总量的 15.5%,1992增至36.0,膳食蛋白质质量有所改善。 • 维生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相比,维生 素A仅达推荐摄入量( RNI )的 57%,核黄素达RNI的 67% ,两种维生素摄入仍显不足。钙摄入量,50年代初为 227mg,1992年增至502mg,但也仅达中国居民膳食参考 摄入量钙适宜摄入量(AI)的50%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 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如果某营养素的毒副作用 与摄入总量有关,则该营养素的UL是依据食物,饮水及补充剂提供的 总量而定.如毒副作用仅与强化食物和补充剂有关,则UL依据这些来 源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