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张润叶
校园是生命栖息的天堂。
东七初中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她承载着教育的大任,她和千余名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翼连在一起。
身在东七初中,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初中三年,是生命时光中一个短暂的轮回。
如果想让生命的小舟满载幸福、喜悦和收获而去,那么,就请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我们能留住的每一缕晚霞与晨曦吧。
既然选择了东七初中,也就选择了一份担当——每一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校刊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人文精神的春华秋实,从侧面展示了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阳光地带》给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我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阳光地带》一定会长风破浪,越办越好!
第四期校报校长寄语
---杨永明
巍巍天门山下,悠悠甘溪河边,坐落着一所正冉冉升起的学校——官黎坪中学,历经二十多载,在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荜路蓝缕、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官黎坪中学已由一个落后的薄弱学校转变成傲居永定教育前列的学校。
校园是生命栖息的天堂。
官黎坪中学,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她承载着教育的大任,她和八百多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翼连在一起,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堵墙,每一片瓦都带着无限的厚与重。
身在官黎坪中学,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初中三年,是生命时光中一个短暂的轮回。
如果想让生命的小舟满载幸福、喜悦和收获而去,那么,就请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我们能留住的每一缕晚霞与晨曦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既然选择了官黎坪中学,也就选择了一份担当——每一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校刊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人文精神的春华秋实,从侧面展示了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甘溪之声》发表的学生习作,贴近时代脉博,生活气息浓郁。
甘溪文学社倡导“我用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创设“学生向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经常组织“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内涵和思想。
如今,《甘溪之声》已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办校刊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热心付出和鼎力支持。
也许它目前还很稚嫩,单薄,但我们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甘溪之声》一定会长风破浪,越办越好!
雄鹰选择翱翔蓝天,鲜花选择点缀春天,亲爱的同学,愿你做一只雄鹰,在天风海雨中搏击风云;愿你做一朵鲜花,把我们的母校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娇,更愿你们的智慧之花在官黎坪中学校园这片沃土上能得到尽情的舒展与绽放!
坐落在陇右名山——兴隆山脚下的榆中九中已成为县城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建校八年来,历届校领导及全体教工荜路蓝缕、呕心沥血,如今学校日新月异,硕果累累,已成为兰州市示范性中学。
学校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办一流学校,树一流校风,育现代人才”为办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发展为本”,坚持“细、实、严、恒、新”的管理原则;着力追求“在平凡中作出不凡,在细微处求得完美”,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睿智足虑谋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九中全体教职工要以满腔的热情、执着的信念,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使一代代九中学子都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以此来回报全县人民对九中的厚望。
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建功立业的年代,全体“九中人”正在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的名字都将永远镌刻在正在崛起的学校丰碑上。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青少年正值风华正茂、豪情满怀、魅力四射的青春年华。
应该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刻苦钻研,发愤读书,力争成才,将梦想变成现实。
让我们共同祝愿榆中九中的明天更加美好。
2011年的3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我们自己的校报《白杨树》创刊了。
她带着十二中一千多位师生的期盼和希望,踏着时代的节拍,秉承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含着微笑姗姗地走来------
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
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构建校园文化的最佳平台,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是点燃语文学习创新的重要阵地,是真正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有机构成。
教师写教学心得,写下水作文,学生写作文,学生办报,抒写生命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乃至纪实我们校园每天发生的感人事迹,这样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而十二中在抓校园文化建设上很好的传统,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多年以来,我们十二中人在“不诉苦,不埋怨,讲拼搏,讲奉献”的“十二中精神”引领下,默默耕耘,艰苦奋斗,用汗水和成绩打造出了以“和谐的校园氛围、突出的素质教育成果、优异的高考成绩、鲜明的办学特色、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内涵的“十二中品牌”。
“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白杨树的这种形象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而十二中的文化与白杨树的这种精神完全是一致的。
《白杨树》的创办,体现的正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她将为全校师生打开一个美丽的窗口,搭建一座师生交流的舞台,撑起一个深情的希望,展现一种青春的风采。
所以我衷心相信《白杨树》会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
愿“白杨树”长得更加繁茂,更加生机盎然,为内江十二中争取更大的荣誉!
我们生活在乡村,远离喧闹和繁华,厮守着宁静与寂寞,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乡民的淳朴与善良,享受着学生带来的童趣与天真。
我们的血在沸腾,我们的思想在飞翔,生活五彩缤纷,岁月流逝无痕。
让我们用笔描绘生活的虹影,用心感悟岁月的丰盈,让无痕的岁月缀满珍珠,让缤纷的生活激情滚滚。
《晨光》的诞生为我们搭建了情感寄托的平台,承载着素二小全校师生的满腔热忱。
有了这座平台,你尽可去大胆尝试;凭借这方土地,你尽可去勤奋耕耘。
我们的刊物虽然小了点儿,简单了点儿,但她浸润着我们的期盼和信心。
她就像刚刚出土的嫩芽,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用我们的智慧、爱和信心去经营,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枝繁叶茂,绿树荫荫。
我们不急于大气磅礴,我们不急于才华横溢,所有的大都是由小累积,所有的复杂,都能分解成简单。
我们试着从点滴做起,我们用简单构建成就。
我们不要急着出名,学会坚守,学会默默无
闻。
一篇教学反思,一段教育随笔或许让你自己的能力得到升华,或许让我们的同行受益终身;一点儿人生的思索或许启迪迷茫的心智;一点儿生活的感悟,或许点亮黑暗中的灵魂。
生活就是素材,用心去挖掘,用心去思考,我们的《晨光》内容将灿若星辰!
我们在乡村生活着,苦且快乐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