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废气治理设计方案书

有机废气治理设计方案书

有机废气治理设计方案书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设计依据 (5)三、设计原则 (5)四、设计范围和规模 (6)五、设计标准 (6)六、工艺流程选择 (6)七、处理工艺流程 (9)八、工艺系统说明 (10)九、主要处理设备设计参数 (15)十、电气及自控设计 (17)十一、专利证书 (18)十二、工程进度表 (19)十三、售后服务 (20)十四、部分客户及工程案例图片 (22)有机废气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贵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笨、二甲苯、VOC及颗粒物等。

该废气若不经收集处理,会导致污染物局部浓度过高,危及周围员工身体健康,而且对企业的形象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公司接受贵司的委托,对该废气治理进行深化方案设计。

为贵公司的废气处理提供高新处理技术和质量优良的处理设备,以及专业的废气处理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服务。

本次设计依据贵司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刻、废气的产生源、产生量、国家相关行业控制标准和我公司在同类废气处理中积累的设计经验完成。

方案中详细的阐述了废气处理所采用的工艺、主要设备及装置、系统运行费用评估等。

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中的二级标准;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厂家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相关资料;6、以往同类工程资料与经验。

三、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有关环保规定,粉尘处理后确保长期、稳定达标排放;2、采用先进、合理、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运行费用。

3、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调节余地;4、处理工艺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及维护方便。

四、设计范围和规模1、废气治理工艺设计;2、设备设计及选型;3、废气治理平面布置设计;4、工程概算。

五、设计标准在不影响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治理后,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具体污染物控制指标见表1;表1 设计处理排气污染指标执行标准六、工艺流程选择烧,因此,使用该法时1、有机废气处理方法:①直接燃烧法包括高温燃烧和催化燃烧,前者需要附加燃料燃要考虑回收利用热能;催化燃烧能耗低,但在工作初期,需用电加热将废气加热到起燃温度,故对于频繁开停车的场合不合适。

考虑到高温燃烧法回收的热量超过生产所需的热能,故并不合适。

而直接采用催化燃烧投资太大。

②吸收法即采用适当的吸收剂(如柴油、煤油、水等介质)在吸收塔内进行吸收,吸收到一定浓度后进行溶剂与吸收液的分离,溶剂回收,吸收液重新使用或另行处理,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吸收剂的选择。

由于溶剂与吸收剂的分离较为困难,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③活性炭吸附法采用多孔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吸附有机废气,饱和后用低压蒸汽再生,再生时排出溶剂废气经冷凝、水分离后回收溶剂,适用于不连续的处理过程,特别对低浓度有机废气中的溶剂回收有很好的效果。

目前主要应用于大风量、低浓度(≤800mg/m3)、无颗粒物、无粘性物、常温的有机废气净化处理。

另外,利用催化燃烧法产生的高温热空气将其吸附剂进行脱附再生,从而大大降低更换吸附剂的运行成本、达到高效、经济、节能、环保的目的。

与催化燃烧设备组合共同净化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是其最主要的应用途径。

④冷凝法主要利用冷介质对高温有机废气蒸汽进行处理,可有效回收溶剂。

处理效果的好坏与冷媒的温度有关,处理效率较其他方法相对较低,适用高浓度废气的处理。

根据本项目情况,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法较好。

将这种方法联用治理废气中的苯类,有机气体,根据甲方提供的要求,设备采用两个吸附床工作,一用一备,利用备用的吸附床来脱附另一台炭吸附床。

⑤催化燃烧法中等浓度(通常浓度在2000~5000mg/m3之间)的有机废气在催化剂(钼、铂、钯等贵金属)作用下进行低温氧化无焰燃烧,将有机成分氧化为CO2和H2O产物。

催化燃烧法的特点:无火焰燃烧易控制,燃烧控制温度较低(250~300℃之间),外加热能消耗少,不同的废气组分须选择不同形式的催化剂及燃烧工艺。

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气体必须经过滤处理和预热处理,使废气温度达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220~250℃之间),除去粉尘颗粒物、液滴等催化抑制剂,避免催化床层的堵塞和催化剂的中毒失效。

目前主要应用于印刷、汽车、电子、五金等行业烘烤固化炉排放的小风量、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净化处理。

另外,结合活性炭吸附净化法一起净化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是其最主要的应用途径。

⑥各种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对比2、废气治理工艺选择与设备说明根据本项目中的生产废气的特点,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本方案设计采用“干式除尘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的组合工艺处理有机废气。

本项目的工艺参数设计如下:有机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设备,CO及HC有机物通过催化燃烧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七、处理工艺流程7.1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有机废气→风管→干式过滤塔→活性炭吸附塔→催化燃烧塔→离心风机→烟窗→高空排放7.2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框工艺流程说明:车间排放废气经管道收集后先通过干式过滤器去除尾气中的固体杂质、粉尘等,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塔最后进入催化燃烧塔后达标后高空排放。

八、工艺系统说明1、工艺系统组成根据本项目中的生产废气的特点,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本方案设计采用“干式除尘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的组合工艺处理有机废气。

废气净化处理系统主要为初级过滤器,及催化燃烧装置。

排风系统主要包括排风机,风量调节阀和烟囱。

2、设备简介8.2.1干式过滤系统干式过滤塔内放置板框式过滤器,过滤器由不织布材料及支承框架组成。

废气透过不织布层时,由于不织布编制结构的不对称性,颗粒物被截留在过滤器表面,经处理后的尾气进入下一处理工艺设备。

8.2.2活性炭吸附塔吸附现象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相界面的现象,吸附过程就是在界面上的扩散过程,是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这是由于固体表面存在着剩余的吸引力而引起的。

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亦称范德华吸附,是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力或范德华引力导致物理吸附引起的,当固体和气体之间的分子引力大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时,即使气体的压力低于与操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气体分子也会冷凝在固体表面上,物理吸附是一种放热过程。

化学吸附亦称活性吸附,是由于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力导致化学吸附,它涉及分子中化学键的破坏和重新结合,因此,化学吸附过程的吸附热较物理吸附过程大。

在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可能发生物理吸附,而在较高温度下往往是化学吸附。

活性炭纤维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化学吸附作用。

8.2.3催化净化塔有机废气催化塔是本公司多年研究、实践、完善的成果。

目前,产品已被国内外用户广泛地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产品采用我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高性能催化剂,产品以优良的性能、可靠的质量,获得了众多的殊荣,深受新老用户的一致好评。

(1)产品结构特点:操作方便:设备工作时,实现自动控制。

能耗低:催化燃烧室采用蜂窝陶瓷状为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

当废气蒸气浓度达到2000 ppm以上时,可维持自燃。

安全可靠:设备配有阻火除尘系统、防爆泄压系统、超温报警系统及先进自控系统。

阻力小,净化率高:采用当今先进的贵金属蜂窝状陶瓷载体催化剂,比表面积大。

余热可回用:余热可返回烘道,降低原烘道中消耗功率,也可作其它方面的热源。

占地面积小:仅为同行业同类产品的70%~80%,且设备基础无特殊要求。

使用寿命长:催化剂一般8000小时以上更换,并且载体可再生。

(2)应用范围可用于废气溶剂的净化处理(苯、醇、酮、醛、酯、酚、醚、烷等混合废气);电线、电缆、漆包线、机械、电机、化工、仪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发动机、磁带、塑料、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废气净化;可用于各种烘道、印铁制罐、表面喷涂、印刷油墨、电机绝缘处理、皮鞋粘胶等烘干流水线,净化各工序产生的废气。

(3)工艺流程及原理:该工艺主要采用高效催化剂,废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其独特的高效换热系统保证了余热的有效回收,当废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换热系统能使有机废气加热到催化氧化反应的起始温度,无需电加热,通过自身热量平衡处理有机废气。

该装置是将有机废气引入主要设备,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由热交换装置置换能量,用于维护设备自燃的能源。

当催化床温度达到250~300℃时,催化燃烧床开始反应,利用废气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循环使用,此时电加热停止,不需要外加热,内部装填的陶瓷蜂窝体贵金属催化剂使用寿命为8000小时。

整个脱附系统采用多点温度控制,保证脱附效果的稳定。

TFJF型催化剂采用堇青石蜂窝陶瓷体作为第一载体,γ-Al2O3为第二载体,以贵金属Pd、Pt等为主要活性组分,贵金属铂和钯,具有高活性、高净化效率、耐高温及长使用寿命。

TFJF(KMF)系列催化剂采用堇青石蜂窝陶瓷体作为第一载体,γ-Al2O3为第二载体,以贵金属Pd、Pt等为主要活性组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

3、工艺原理(1)催化燃烧工艺选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废气主要含有CO、NO X、SO2以及各种烃类有机污染物,目前对于治理该类有机废气通常采用催化燃烧法、活性碳吸附法、有机溶剂吸收法、冷凝法。

催化燃烧技术发展较早,技术上也相对成熟,对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催化燃烧法是通过化学或生化反应,用热、光、催化剂将有机化合物转变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害或低毒害的无机小分子化合物。

因此在VOCs的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结合工程实际和考虑今后运行费用经济及便于运行管理等问题,根据该废气的性质和特点,治理方案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本方案对该工艺所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拟采用“催化燃烧法”工艺,以确保治理达标排放(2)催化燃烧治理工艺说明“催化燃烧法”是把废气加热到启燃温度,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无火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热量。

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根据催化燃烧机理,由催化室、电加热箱、热交换器、风机、电控柜五大部分组成。

当废气进入装置首先到热交换器,用催化燃烧后余热通过热交换器把有机废气温度尽可能的提高,通常温升Δt=50~60℃,然后送入到电加热箱内,通过电热管加热到启燃温度,一般在200~2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