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2012初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答卷、答案 (1)

2011-2012初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答卷、答案 (1)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禁欲主义B.蒙昧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2.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右图A、B、C、D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3.“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上述内容是出自()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法典》4.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5.《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当时威胁这些权利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众的贫困B.缺乏宪法保障C.殖民统治D.外敌入侵6.一方面,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另一方面,欧洲其他国家很多的人对拿破仑表示憎恶。

分析后者憎恶拿破仑的原因,正确的是()A.《拿破仑法典》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拿破仑加冕称帝,窃取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C. 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败让大家失望D.发动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7.《人权宣言》宣告: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据此,对自由理解正确的是()A.可以干一切自己想干的事情B.是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条件的C.判断行为是否有害没有绝对的标准D.自由只是对特权阶级的存在8.蒸汽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先开始于()A.法国B.德国C.美国D.英国9.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欧洲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瓦特改良蒸汽机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10.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蒸汽机、纺织机等新产品备受瞩目。

这些新产品是哪次技术革命的成果()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信息产业革命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以下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工业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三角贸易”12.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下列著名人物中,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杰出英雄是()①克莱武②章西女王③玻利瓦尔④华盛顿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共产党宣言》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的B.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局面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D.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4.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其中的内容不包括...()A.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B.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想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D.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可以通过自我改善而消除弊端的15. 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B.国家处于分裂中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的发展D.农奴制的阻碍16.下列内容属于俄国19世纪60年代改革的是()①地主可以交换或买卖农奴②解放的农奴可出钱买一块份地③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④废除沙皇统治,实行资产阶级专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17.据相关史料提供的数据: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

分析上述数据,表明部分农民对“解放”的失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农奴制改革的失败B.部分农奴贪得无厌C.沙皇专制深得民心D.农奴制改革不彻底18.林肯最伟大的贡献是()A.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B.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C.通过改革挽救了国家D.彻底消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19.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里所说的“又一障碍”是指()A.西进运动B.殖民统治C.封建统治D.黑奴制度20.日本1868-1889年向外国学习了许多经验和治国方略,其学习对象表述最准确的是()A.中国B.俄国C.欧洲国家D.欧美资本主义国家21.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在改革过程中,日本向“西洋各文明各国”学习的内容是( ) ①天皇制度②科技技术③生活方式④学校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随着欧美列强的入侵,18、19世纪,亚洲大地烽火四起,亚洲国家或被征服,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奋起改革,迎头赶上世界发展潮流。

这两类国家的典型代表是()A.印度、中国B.中国、日本C.印度、日本D.中国、印度23.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海→陆→空B.陆→海→空C.陆→空→海D.空→海→陆24.下列有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表述正确的是()A.电灯——爱迪生B.蒸汽机——瓦特汽车C.飞机——哈格里夫斯D.流水线装配工艺——富尔顿2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后来成为这“一粒火星”的事件是()A.英德竞争激烈B.列强争夺殖民地C.萨拉热窝事件D.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请回答:①依据材料一说说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2分)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行业?(1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②材料二中的三种交通工具分别是谁发明的?(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③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次西方侵略中国的战争。

(2分)④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次改革解放了农奴,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

1866年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

材料二:经过改革国家渐趋富强,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两次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

材料三:“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其他数十人被捕,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于9月28日斩于菜市口。

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

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次改革的名称(3分)②材料一中“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分)主持改革的沙皇是谁?(1分)这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2分)③材料一、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改革有着哪些共同的意义?(2分)④材料二、材料三中所涉及改革的历史背景有着惊人的相似,请写出改革的历史背景。

(2分)⑤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 年 级 历 史 答 卷 命题人: 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将答案编号写在答案表上)二、综合题 26.(共12分) ① 。

(2分) 。

(1分) 。

(1分) ②图一 、图二 、 图三 。

(3分) 。

(1分) ③ 、 。

(2分) ④ 。

(2分) 27.(共13分) ① 、 、 。

(3分) ② 。

(1分) 。

(1分) 。

(2分) ③ 。

(2分) ④ 。

(2分) ⑤ 。

(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 年 级 历 史 答 案 命题人: 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将答案编号写在答案表上)二、综合题 26.(共12分) ①市场扩大,需求增加。

(2分)纺织业。

(1分)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1分) ②图一:史蒂芬孙、图二:卡尔·本茨、图三:莱特兄弟。

(3分) 以电为核心。

(1分) ③鸦片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任写两次即可给2分) 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加快城市化进程、交通便利等。

(任写两点即可给2分) 27.(共13分) ①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或戊戌变法)。

(写出一次可给1分,共3分) ②废除农奴制。

(1分)亚历山大二世。

(1分)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农民背上沉重负担,沙皇专制没有发现变化,近代化发展缓慢。

(写出两点即给2分,) ③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分) ④内忧外患(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沦为西方的殖民地的危)。

(写出一点可给1分,共2分) 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