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强化变电站安全监督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8-08-07T09:54:56.7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作者:陈超龙[导读] 摘要:变电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摘要:变电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可以提升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安全,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变电站安全监督与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措施一、引言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已经被国家、社会和人民所关注。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对电能资源的利用,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能资源进行升压或者降低的调整,输出到每个地区的电网供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
因此,强化变电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不断的加大对其的科学技术投入和科研经费投入,实施定期检修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性,保证变电站整个工作流程的安全运行。
二、变电站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基本现状
变电站就本身而言,它的运行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是因为整个运行过程需要很多的不同设备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和配合,才能顺利的完成工作。
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的主体,但是在现实的变电站中,其操作人员的配置是比较分散的,操作人员的严重分散就导致了在具体管理运行中很难保证其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也随之在不断提高,导致我国的电网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电力系统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这些高科技电力设备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的因素,进而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当前我国的变电站正处理中期发展阶段,正慢慢的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改变传统的人工操作运行的工作模式向无人操作智能化进行革新。
但是在这个革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的强化变电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秩序和安全,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
三、变电站安全监督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安全意识培训流于形式
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电力系统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的频率一致处于上升状态,而这些触电事故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变电站。
这就非常明显的说明了我国变电站的操作人员严重缺乏人身安全意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变电站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以致于事故的频频发生。
首先,变电站的操作人员由于学历水平的限制,或者没有经历正规的专业性教育,他们存在对自身安全意识的认识不足,在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忽视自己的人身安全。
其次,变电站进行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大部分采用的模式是分发安全规范操作流程,让操作人员自己解读,这就造成了安全意识培训没有落到实处。
还有的变电站会进行内部的简单培训,这些培训的目的在于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培训的内容在于形式,具体内容的可操作性比较敷衍。
从而造成安全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当然也不能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不能有效的规避操作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变电站运行的秩序和稳定。
(二)操作失误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电站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在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操作不规范或者操作失误的现象。
这都是由于变电站的操作人员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甚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和玩忽职守的现象,进而导致操作失误情况的时有发生。
再加上这些操作失误情况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就容易产生侥幸的心理。
长而久之就导致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会出现很多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给我国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安全监督与管理机制的执行刚性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变电站的数量也随着人们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我国变电站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但是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依然会产生安全监督与管理相关的问题,这是因为大多数变电站对安全监督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变电站安全事故的常有发生。
变电站的相关管理人员作为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领导者,他们在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致于他们在变电的工作中不重视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容易导致在变电的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导致整个变电站系统出现问题,对我国变电站、电力企业和用户造成巨大的危害。
四、强化变电站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有效措施(一)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效果跟踪
变电站运行的主体是操作人员,加强变电站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效果跟踪,有利于保证变电站的正常和安全运行,进而保障变电站服务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
因此,必须针对安全意识培训效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跟踪。
例如岗前安全意识培训的内容具体有: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等,变电站的操作人员通过岗前培训可以加强对自身岗位的了解,以及有效的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急应变能力。
为了检验安全意识培训的效果,可以采取考试方式进行培训效果的检验,考试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的保证操作人员的培训效果。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进一步强化操作人员的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重视。
(二)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
强化变电站安全监督与管理必须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使其调动变电站操作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首先,我们必须实现变电站生产的安全化和标准化,只有其生产过程达标,才能给变电站办理安全许可证和进行年审工作,一旦其不能进行安全生产的检验,我们必须根据政策进行对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吊销;让他们主动意识到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性;反之合格,我们可以让变电站在一定的年限内免除被检验的资格,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安全生产和管理。
其次,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些政策上的优惠,比如针对那些检验合格的变电站,我们利用政策的优惠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其生产或者运行上给予某些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他们不断的扩大再生产。
(三)提高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
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督与管理体系,有利于强化变电站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效果,实现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问题,变电站需要提高操作人员对安全监督与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效率,让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岗位和具体的人员身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使其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促进操作人员有章可依,有章可循;降低操作失误现象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当然,在具体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还要加强各项安全监督与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比如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等等。
从根本上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规范化操作,进而不断的强化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对其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实现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根本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学升.浅析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2] 高孟平.谢一工.电力设备检修全流程效率管控[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 年
[3] 何佩汝.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工业.2016(12):0031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