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3.摘抄好词到积累本上。
(二)分享交流
1.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纳闷、爽朗、木然、疑惑、别扭
2.“幸亏我是秋天路过这里,穿得多陌生人的笑声为什么是爽朗的?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3.结合上面理解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讲陌生人这三天发生的故事。
4.雷锋叔叔和陌生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你学会了吗?
三、范写练习,掌握要求
指导“洒、暖”例字书写
1.仔细观察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
5.指导朗读第一、二小节,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易。
思考: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可能怎么想?学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6.师生合作读,升华情感。
小结: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把孩子送回了家。
4.生朗读第三、四小节,进一步体会雷锋的辛苦。
深入思考:雷锋为什么要对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雷锋当时可能怎么想?
学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学习第五小节
1.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
2.指导朗读第五小节,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三、精读课文,感悟学法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思考:雷锋叔叔曾在哪里?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2.边读边想象,说说眼前彷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理解“泥泞”。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词意。
4.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遇到哪些困难?展开想象,体会雷锋的困难。
教学难点:
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
链接丛书:
《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教师简介雷锋事迹,(雷锋叔叔不但乐于助人,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可是突然有一天,雷锋叔叔因公牺牲,年仅22岁,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表面含义:雷锋叔叔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有像雷锋这样的人,把大爱洒向需要的人。
3.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快来夸一夸吧。
出示句式:我们班()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4.是啊,老师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啊!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歌吧!
五、总结收获
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设计
抄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小路
迷路的孩子年迈的大娘
乐于助人
课题:
2.《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写会、写好“昨、洒、温、暖”等9个汉字。
2.归类写字,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能根据其特点和书写规律自主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
课题: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荆棘”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细读诗句,想象画面。
二、读帖悟法,规范指导
1.投影出示生字:“昨、洒、温、暖”等生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读帖,想一想书写时注意什么。
3.汇报交流:左右不等窄让宽,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多友好。
“暖”,注意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左边是“日”,不是“目”,有太阳才暖和。
3.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思考:雷锋叔叔出现在了哪里?划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2.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感动。
四、学法运用,拓展阅读
孩子们,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一个乐于付出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真正的友情,还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下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丛书1中的《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一)阅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划出自己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陌生人为什么觉得,冰冰镇的“春天仿佛来了,暖洋洋的。”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思考:在小路上又找到了雷锋的什么足迹?为什么他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2.想象: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他遇到了什么?边读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
3.出示图片,理解“荆棘”。学生结合图片谈感受,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
写会、写好“昨、洒、温、暖”等9个汉字。
教学难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方法:
指导法、示范法
链接丛书: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出示重点语句,生自由读、指读。
3.出示学习目标。
3.汇报交流。
(二)指导朗读,读好问答的语气。
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问答的特点。观察第一、三节最后一行的标点是什么。观察第二、四节第一行诗句有什么特点。
2.指导朗读问句。
出示句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学生试读,教师边评价边总结
3.指导朗读回答的诗句。
4.小组内练习朗读第三至五小节。
5.全班朗读展示。男女问答配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