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体会梅兰芳的艺术魅力和伟大人格。
4.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悟,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
教具准备:1.课件2.京剧脸谱若干张3.奖品若干4.故事磁带一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欣赏京剧《贵妃醉酒》(音量放低)师:小朋友,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什么戏吗?生:京戏。
师:对。
京戏也叫京剧(出示词卡),京是后鼻音,请一个小朋友把它读准了。
(指名读) 师:真准。
一齐读。
2.简介京剧艺术师:(自豪地、赞美地)京剧是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许多中国人和外国朋友都很喜欢它。
人们喜爱京剧美丽的服饰、(按鼠标,电脑演示)变化多样的脸谱,(按)更喜欢不同角色的表演。
请看:小丑的表演,(按)再看旦角的表演。
(按)还有一些其他角色的表演,以后我们再去欣赏。
3.交流课前对梅兰芳的了解师:谈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梅兰芳,齐读。
兰是个生字,再读一遍。
对梅兰芳你知道多少呢?课前老师让大家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了,现在就请你们来汇报,不光要说你知道了什么,还要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谁先说?生:我回家问了爸爸妈妈,他们告诉我:梅兰芳是个男的,可他演的都是女的,京剧里叫花旦。
师: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获得知识的好办法,真是个好孩子!她说的这一点你们知道吗?那你们是从哪儿知道的呢?生:我课前读课文的时候,看到了书上的图,我知道梅兰芳是男的。
师:你真是个好孩子!课前不仅读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还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了。
一齐把书翻开到这一课,先看课题旁边这张照片,他就是梅兰芳,确实是位先生,再看旁边这幅图,这是他演出的剧照,他演的都是美丽动人的女子,真不简单!接下来谁汇报,也要像他们那样声音响亮,说得又有条理。
生:我知道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我也是课前读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以后知道的。
师:真不错。
课前你也读过课文了,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呢?生:京剧演得非常好、非常棒的人。
师:京剧演得很好,并且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这样的人就能被称为京剧大师。
那世界闻名又是什么意思呢?别急,请小朋友放开声音读一读屏幕上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你就会明白了。
(按)谁来说?生:不光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连外国朋友也知道了他。
师:对呀,梅兰芳不仅在国内非常有名,而且日本、韩国、欧美各国的人们都知道他,喜欢他,这就叫世界闻名。
还有这样一段话老师也请你们读一读,(按)听好要求:也要放开声音读,边读边想,读完老师要你根据这段话的内容说一句带!的句子。
(按)根据这段内容可以说一句什么话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商量商量。
(生讨论)师:谁想说?生:梅兰芳先生是第一个把中国的京剧带到国外去演出的艺术家,他可真了不起!师:说得这么好,看来你把这段话读懂了。
奖你一个脸谱,放在你的学习档案袋里。
生:梅兰芳确实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师:你呀不但说得好,而且还很有感情。
奖你一个脸谱。
生:梅兰芳表演的京剧真是太好了!不然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怎么会提出要访问他呢?师:真聪明!想得和他们不一样。
也奖一个!(按)师:小朋友说得非常精彩,老师记住你们了。
接下来请小朋友继续来汇报你们对梅兰芳的了解。
生:我知道梅兰芳从小并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后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我也是课前读了课文以后知道的。
师:很好。
现在你们能说说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生:梅兰芳学习京剧表演。
师:对了。
前面这几位小朋友是课前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取有关梅兰芳的知识的。
课前读读课文,进行认真的预习,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你们以后要坚持。
其他小朋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梅兰芳的?生:我课前读了《文化艺术名人故事》这本课外书,知道&&师:向课外书请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经常课外阅读,你一定会获取更多的知识!小结:小朋友课前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真了不起!二、练读课文1.师:从刚才小朋友的谈话中,我知道你们课前都读过课文了,你读了几遍?你呢?&&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你们书读得怎么样了,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就读你最喜欢的那个自然段。
谁先来?2.第一自然段生:老师,我要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真勇敢,请吧。
(生读)评:这个自然段里有许多轻声,你呀都注意了,真是个读书小能手,也送你一个京剧脸谱。
师:第一自然段还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的?(生再读)评:你也是个读书小能手,老师想再考考你,你知道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说梅兰芳不可以学唱京剧,不是唱戏的人才。
评:真了不起,也奖一个脸谱。
3.第二自然段(生读)师:第二自然段(按)这个长句子中(按)有三个新词他都读准了,请你做小老师教大家读。
(生领读)谢谢某某老师,他读得这么好,看来没人能超过他了吧。
还有这么多小朋友都举手了,就要这样勇敢、自信。
来,就请你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4.第三自然段(生读)师:读得真不错。
特别是勤学苦练的练字读得很准,一齐读一读。
评:多好啊15.每个自然段都读过了,下面请小朋友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你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下位读给好朋友和台上的老师听。
(自读课文)三、精读感悟1.课文读通读准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梅兰芳先生演唱的京剧。
唱得多么动听啊,看,这是他演出的剧照,多么漂亮啊,特别注意他的眼睛,(按)多么有神啊!可是梅兰芳刚学京剧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那他是怎么苦练眼神的?仔细观察书上这幅图,再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你画的什么句子?(按)你们是不是也这样画的?真能干!请小朋友们看,他常常(按)紧盯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按)(1)请小朋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可以盯住其中一只,目光随着它的飞翔而移动,但头不好动。
老师注意到好多小朋友的眼珠都在不停地转动,就要这样。
(按)(2)再请小朋友注视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目光随着鱼儿的游动而移动,眼睛一眨也不能眨。
(3)说说你的眼睛觉得怎么样啊?(交流)4.小朋友,学到这,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按)自己先轻声说一说,准备准备。
师:好,下面到四人小组里去交流交流,小组长组织好,每个人都说一说,再选一个讲得好的,大家帮他把话说说好,然后请他代表你们小组到全班来讲,他讲得好,其余三个小朋友也有奖品的。
哪个小组的代表先来说?生: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您在开始学艺的时候,听了师傅的话,不放弃,下定决心坚持苦练,终于取得了成功,您真有志气,我要向您学习。
评:你代表小组说得这么好&&(奖智慧星)生: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您苦练眼神练了整整十年,真了不起呀!(奖)生: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经过勤学苦练,眼睛变得灵活起来了,这让我知道,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
生: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谈书法、绘画、口算、背书)5.想得好,说得好,小组合作得也很好。
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按)勤能补拙。
读两遍。
这还有两个词(按)笨鸟先飞、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按)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
一齐来读一遍。
6.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整篇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比一开始读得好,先自己练一练。
(生练读)(1)谁先来?(指名读)其余小朋友注意听,听一听他是怎么读的?(2)评:读得太好了,把你对梅兰芳先生的敬佩、赞美之情读出来了,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日子一长这个地方,把那种惊奇兴奋的语气读出来了,送给你一个漂亮的花旦脸谱,还有谁想读一读这两句话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两句话)(3)评:哎呀,读得真好,也奖你一个脸谱。
刚才(指)这个小朋友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你们注意了吗?他特别强调了终于这个词,这样读是可以的,还有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读第三自然段的?师:能不能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怎么读的?生:我读的时候,把勤学苦练和世界闻名读出来了。
师:这样读也不错。
(4)其他小朋友再读读课文,你认为怎么读能读出敬佩、赞美之情,你就怎么读。
好,各人读各人的。
四、扩读实践1.小朋友,你们还想了解梅兰芳学艺时勤学苦练的其他故事吗?请听(按)《梅兰芳学艺故事之二勤背戏词》,请小朋友仔细听,看谁听一遍就能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播放故事)2.愿小朋友向梅兰芳学习,从小苦练各种本领,长大成为京剧大师、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大建筑师、特级教师等等,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五、作业*题:读读背背四字词语。
(略)**题:回家练讲《勤背戏词》的故事。
***题: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去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师:下周我们举行讲故事比赛,把你们讲的故事用磁带录下来放在档案袋里,评出lo 名故事大王。
六、评析以上教学实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1.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而教,因学论教。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改最重要、最基本的理念,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这一理念?我认为为学而教,因学论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
学生在上《梅兰芳学艺》这课之前,动手又动脑,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了梅兰芳,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了解,课文基本上都能读通了,老师在课堂上就没有从零起点开始,而是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首先让学生汇报有关梅兰芳的知识,因为学生经过课前的准备,已经急于要表现自己了。
这样做,就是了解学情,顺应学情,满足学情。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随机进行生字读音的矫正,解释世界闻名、京剧大师、不是唱戏的料子等词语的意思,不露痕迹地进行学习方法的点拨,同时把理解、表达的训练穿插其中。
这样教路顺着学路走,没有牵的痕迹,没有教的痕迹,显得自然、熨帖,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情。
由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增进了对梅兰芳的了解,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个基本理念。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应该说老师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