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犁散文的艺术特点

孙犁散文的艺术特点

孙犁散文的艺术特点
第一,由实出虚,因情见志。

他膺服古典散文“避虚就实”的原则,重“实”而轻“虚”。

年轻时他那种感奋的激情淡泊了,增加的却是深思的哲理气息。

他认为散文是“老年人”的文体,不靠“感情”而只凭“理智”即可成文,就反映了他重“理”、言“志”的总体倾向。

但“有真情”、“写真象”的主张又反映着他以“象”寓“情”的执著努力。

可以说,“物”(象)——“情”——“理”——“文”这散文“四大要素”在孙犁作品中是较好地统一的。

而《黄鹂》这篇带有“转折性”标志的名篇就反映了他这种以“象”来寓情见志(理)的特色。

此文由初见、再见黄鹂娓娓写起,写到在太湖才窥见了它全部的美丽;至此似乎文意已尽,却不料笔锋一转说到事物都有它们的“极致”;然后又由各种事物的“极致”突然转到“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之上——其寓象于情、以情说理的意图始一目了然,真可谓神来之笔!
第二,真中求美,美中显真。

孙犁散文之精髓,以“真”、“美”二字即可囊括:它以真的心地写真的景象,直抵“真”的极致(一切虚构、编织,矫饰、雕凿者面对孙犁散文都将无地自容);同时,以美的文笔写美的情思,展现“美”的极致。

而且,“真”与“美”这二者间也是精神沟通、交相辉映的,即在“真”中探求“美”,在“美”中显现“真”。

《亡人逸事》就是最好的例征。

此文为悼亡之作。

祭奠亡妻,分四节次第写来:第一节“天作之合”,写事巧;第二节“看戏相亲”,写其贞;第三节“劬劳持家”,写其能;第四节“总其一生”,写自己不尽的思念之情——真正把“真”和“美”结合起来了。

第三,平易冲淡,睿智幽默。

这是孙犁散文在语言表现上的个性风格。

孙犁“后期”散文与“前期”相较是有变化的,“前期”的“清丽柔美”被“后期”的“深沉苍劲”取代了;但它们在“变”中亦有“不变”之处,那就是自然、平易、冲淡、沉稳。

这是和他创作时取“直感实言”的态度分不开的。

《报纸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此文写他早年失业居家,订了一个月“大公报”的故事,其中向妻借钱、骑车送报、投稿用否及以报糊墙等,
都写得质朴、幽默,给人以睿智、冲淡之感。

但孙犁的性格又不是单一、平面,而是复杂、立体的,这一切调合起来,就形成了他作品的“人格——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