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研究现状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 新意识。
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在新 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越来 越感觉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许多学校就这方面也 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境教学法;呵 护学生的心理分层次作业
布置;让学生充满自信的竞赛激 励法等等。
1、 准备阶段(2010年4月 一2010年6月) 确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学习有关理论, 撰写开题报告,落实课题组分工。
2、 调查实施阶段(2010年6月 一2011年7月)
设计调查试卷,分别对学校四、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水平。
根据调查与分析结果,组织讨论研究,提出提高学生
计算能力的若干策略,并进行实施尝试。
3、 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7月一2011年9月)
全面收集调查分析、数据,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撰
写论文,在学校推广。
三、课题
研究时间
安排
新的方式需要坚实的理念基础和支撑,在细化教学行 为一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广 泛吸收了国内外多学科的相关理论观点,坚持在继承、借 鉴、
整合中创新。
作为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的主要有:
(1)现代素质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 程是在动力因素的推动下,教师创造性地教与学生创造性 地学的辩证统一,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为前提,以认知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 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 程(教育本质观)。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使学 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基本素 质,优化素质结构,开发智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 应变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学目的 观)。
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生 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以学生 的学为主(师生观)。
这些观点启示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等多项能力作为着眼点和出发点, 认真落实学生在
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既是新的学习方式的内容,
也是新
的学习方式的归宿。
(2)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最早提出的。
四、课题
1、理论依据 的理论依
据、研究
方法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计算能力的』
开题报告
书林一小数学组
2010年4月书林一小数学组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