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演变而
联系 来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信用卡、
支票、外汇
2.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外币汇率与本币汇率的变动是反向的: 人民币升值,换取外币增多,人民币(本币)汇率升高, 外币贬值,外币汇率降低。 人民币贬值,换取外币减少,人民币(本币)汇率降低, 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
命题感悟
本专题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从命题内容上看,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面较广,考查的重 点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的发行量、 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影 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 正确的消费观。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并且计算类、图表类题 目考查的较多。主观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价格”和“消 费”两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题眼是“禽流感影响 活鸡和鸡蛋价格”“压缩产量”“扩大养鸡规模”。受禽 流感的影响,活鸡和鸡蛋价格下跌,表明需求影响价格。 价格下跌导致养鸡户压缩产量,以及鸡蛋价格走高,小张 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表明价格影响供给,故材料体 现了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项符合题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A项错误; B项与题意无关; 适度的生产规模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规模越 大经济效益越好,D项错误。 答案 C
4.(2014•安徽高考)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 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 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需求的相关知识。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前提下,人们购买防霾用品对抗雾霾 , 并不能改善这一环境问题,生产防霾产品实际上浪费了这 一部分社会资源,C项符合题意。 A项生产防霾产品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但并不一定会促进 经济发展;
B项市场消费低迷不符合材料所述事实; 购买防霾产品并不是追求绿色消费的体现,也不会提 高生活质量,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6.(2014•江苏高考)“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 费关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 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 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 净化器的人多了131%。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 是( )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命题点一 货币的基本职能 [预测题型:选择题]
1.有位老农问马寅初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你讲 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 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 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 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 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 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 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根据上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
京市城镇地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居民消费等知识,题眼是把握图的标题“城镇 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结合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城 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呈逐步提高趋势,这说明职工的工资 不断增长。 工资增长,恩格尔系数一般应下降,①不符合题意;居民生活 成本与物价有关系,故②与题意无关。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工工资不断增长,故③符合题 意; 职工工资不断增长,必将增加对服务方面的消费,故④正确。 答案 D
高考题组二 价格
3.(2014•浙江高考)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 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 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预测题型:选择题]
3. 下图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准价走势图
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给我国经济社会
带来的影响,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②适合中国居民境外旅游
③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 ④适宜外商在中国境内投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由图可知,2014年2月以来,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有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
考场传真 · 命题报告 核心突破 · 考向预测 热点链接 · 多维探究
栏目索引
考场传真 · 命题报告
➢ 高考题组一 ➢ 高考题组二 ➢ 高考题组三 ➢ 高考题组四
货币 价格 消费 主观题
高考题组一 货币
1.(2014·江苏高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受绿色消费观的影响,消费者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 量会减少,①错误,②正确; 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及政府开征资源税导致生产高 能耗产品的获利减少,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高能耗产 品的供给量会减少,③正确,④错误。该题选C。 答案 C
高考题组三 消费
5.(2014•北京高考)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B. 英 国 企 业 进 口 美 国 商 品 成 本 增加 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 D. 中 国 商 品 出 口 美 国 更 具 价 格 优势
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
年份
货币
2005年 2012年
美元 1.00 1.00
人民币 8.19 6.31
英镑 0.55 0.63
解析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的数据。 2012年与2005年相比,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英镑相 对于美元贬值,因此不利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不利于 英国进口美国商品,故选B项。 A项错误,应该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C项错误,应该是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 D项错误,中国商品出口美国丧失价格优势。 答案 B
解析 Δm从0.5向1变动,意味着从通货膨胀趋于物价平 稳,故A、C错误。 Δm从1向1.5变动,意味着物价下降,纸币升值,趋于通 货紧缩,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B正确。 Δm从1向0.5变动,意味着物价上升,纸币贬值,趋于通 货膨胀,宜提高银行存款利率,D错误。 答案 B
命题点三 汇率变化及其影响
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
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的知 识。题眼是“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人民币 流通速度下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①正确; 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不会导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 ②排除;
货币 价格 消费
核心考点一 货币
1.货币及其流通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基本职能是价值
货币 尺度和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为限度,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信用工具
主要包括信用卡和支票
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 (1)结合货币流通规律考查通货膨胀问题。 (2)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纸币的购买力、商品价值量、 汇率的变化。 (3)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 (4)结合具体事例考查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结合具 体的消费行为考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核心突破 · 考向预测
➢ 核心考点一 ➢ 核心考点二 ➢ 核心考点三
4.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 )
(2014•天津高考,3C) 提示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命题猜想
2015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对货币职能 的辨别;结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考查对货 币流通规律的理解;结合汇率变化图考查汇率变动 的含义和影响。特别要注意货币发行、通货膨胀、 汇率等方面的计算题。
高考题组四 主观题
7.(2014•北京高考)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 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 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某校学生围 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不 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几十站的人花一样多的 钱呀。”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 相片出来啊。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 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2013•江苏高考,6B) 提示 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2.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 )
(2011•浙江高考,24A) 提示 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 货膨胀无必然联系。
3.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
(2010•安徽高考,1C) 提示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3)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 影响: 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 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