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园林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概念,并阐述了其主要的内容,进而论述了园林景观对于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指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园林建设城市发展景观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137-01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日益加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由于城市的建筑面积占据了整个城市总面积的很大一部分,这就使得城市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缺少了太多的自然生态气息。

为此,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园林规划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出最大化的绿色覆盖面积,实现园林城市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园林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然而在以往的城市建设发展中,更多的是注意建筑设施的现代化,而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

长久以来,这些发展弊端为城市园林建设带来了很多难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我国的水体污染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较为严重;在的138个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

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会导致酸雨现象的发生。

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万~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亿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

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
积,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二、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随着上述城市环境问题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逐渐认识环境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概念就是在这种形势中被提出的。

所谓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指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中,除了原有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外,还需要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

要以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要充分发挥当地固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不可为了一味的提高城镇现代化程度而破坏稀有的自然景观或历史文物。

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实现现代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在采用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设计中,要摒弃原有城市规划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实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规划效果。

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主要有: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
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园林绿化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美化、香化。

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对于当前城市中的水体污染严重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的整治规划,取缔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的非法小工厂,投高水净化处理能力和技术,建立完善的污水排放检测体系,修建大型的污水处理中心,实现污水整治,保护未污染水源的目的。

四、园林景观对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
1、园林景观艺术可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园林景观不仅在对防风沙、涵养水源、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方面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而且在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方
面也有着非凡的艺术效果。

2、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

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它的造景艺术手段和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上。

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为了进一步确保园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需要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

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其次,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第三,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只有使城市环境保护和发展有法可依,才能保证相关改善环境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最后,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加强政府职能管理,对于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技术和工艺要进行鼓励表扬,提高全民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这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六、结语
在生态环境恶化与人们日益增高的环境需求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实施园林城市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现有的自然环境状况,提高城市的绿色面积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国策的中心思想,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