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斯塔弗尔比姆C 泰勒D 斐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 课程任务B 课程制定者C 课程设置的要求D 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B 能力C 直接经验D 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综合课程理论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鲁姆 D 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 知识—经验—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 课程是知识B 课程是计划C 课程是活动D 课程是项目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D 基础型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 泰勒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 柏拉图 B 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 杜威原理B 泰勒原理C 斯宾塞原理D 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 课程标准B 课程计划C 教材D 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A 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B 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 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D 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A.课程目标 B 斯宾塞 C 赫尔巴特 D 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 整体性原则B 迁移性原则C 生理适宜原则D 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 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D 基础型课程21、下列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A 德国B 美国C 加拿大D 英国2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A0世纪70年代末 B0世纪80年代 C0世纪90年代D0世纪末21世纪初23、课程设计的方法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A 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B 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C 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D 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经验法24、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这种课程观是。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生活本身25、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杜威 D 亚里士多德26、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以极大的魅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A 桑代克 B 杜威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27、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
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的观点。
A 人文主义课程观B 科学主义课程观C 知识本位课程观D 能力本位课程观28、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 桑代克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布卢姆29、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A社会 B设计者 C 社会、知识和儿童 D政治、经济和文化30、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A信度 B效度 C实用性 D区分度31、在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中,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A哲学 B心理学 C教学论 D社会学32、课程目标的依据是A对经济的研究、政治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 B对学校的研究和国家政策的研究C对学生的研究和教师专业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学科的研究33、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A泰勒目标评价模型 B斯里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 CIPP评价模式34、发现法的倡导者是A布鲁纳 B布卢姆 C瓦根舍因 D卢扎诺夫35、提出“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教育家是A 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泰勒 D赫尔巴特36、一般说,可以将课程计划称为课程的A宏观结构B微观结构 C抽象结构 D具体结构37、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A教材的编写方式 B教师的教学方式 C教学大纲的制定方式 D学生的学习方式38、1944年出版的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著作。
A博比特的《课程》 B查斯特的《课程编制》 C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39、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综合课程理论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注意课程理论40、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41、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A五段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 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4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3、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44、在拉丁文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是A 科目 B 知识 C 跑道 D 讲授45、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B 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C 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D 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46、课程开发或设计的起点是A 课程结构 B 课程目标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评价47、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A 课程内容B 课程计划C 课程目标D 课程设计48、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叫做A 选修课程 B 学校课程 C 综合课程 D 必修课程49、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A 课程计划 B 课程目标 C 课程文件 D 课程标准50、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怎样的作用A 引导者B 组织者C 领导者D 实践者51、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对象是A 教师 B 学生 C 学校 D 教育主管部门52、在课程改革中,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的体现,需要调整A 课程目标B 课程标准C 课程结构D 课程设计53、学科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 分科课程 B 国家课程C 活动课程D 校本课程54、下列哪种课程体现了我国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A 活动课程B 校本课程C 综合实践课程D 选修课程55、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 A 课程计划 B 课程实施 C课程评价 D 课程设计56、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A 教师 B 学生 C 课程表 D 学校环境57、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A 斯克里文 B 泰勒 C杜威 D 斯塔弗尔比姆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是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评价5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 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6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61、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6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A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63、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A 目标评价模式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 过程评价模式D 成果评价模式64、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教师 B 学生C 教学D 课程6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6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6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68、教材的主体部分是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6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70、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知识、智力、情感7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7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7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74、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A 安排课程表B 分析教学任务C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D 组织教学活动75、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 美国B 英国C 日本D 俄罗斯76、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A克伯屈 B 杜威 C 卢梭 D 福禄贝尔77、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A 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 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 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D 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78、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 整体性原则B 迁移性原则C 生理适宜原则D 合理性原则79、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A 活动课程B 潜在课程C 综合课程D 学科课程80、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