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北师大版(新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案语文

2019北师大版(新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案语文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课程标准】1.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2.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3.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米兰,古罗马时期被称为米迪欧兰尼恩,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

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足球、旅游等闻名于世。

米兰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世界八大都会区之一,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歌剧圣地,世界艺术之都。

提到米兰,也会想到欧洲著名足球队AC米兰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在中世纪时,米兰的名字被写为Mailand,它是中世纪城市的代表。

你还知道中世纪有哪些城市吗?它们是怎样兴起的?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答案。

【新课探究】一、领主与庄园西欧庄园:(1)含义。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封建领主将其作为对农奴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生产单位。

基本特征是大土地所有制与小生产相结合。

(2)典型分布。

典型的庄园主要分布在卢瓦尔河以北的法国和英格兰,法国南部、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情况则不同,有的领主自营地主要由奴隶耕作没有农民的份地;有的是由远离庄园中心的依附农民耕种小块土地,向领主缴纳实物租;也有的是自由身份的农民佃种封建主的土地,缴纳实物或货币租。

(3)图片材料。

(4)具体解读。

庄园经济包括原属于本村的草地、牧场、池塘、森林等公共土地上的收入,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

一个大封建主往往拥有若干个庄园,庄园设总管、管家等,监督依附农民和奴仆的劳役,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力支配、物资保管等。

各庄园统由总管负责,各管家须定期向总管报告经营情况。

庄园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各种不同身份的依附农民,尤以农奴占大多数。

半自由民的地位介于农奴和奴隶之间,份地世袭使用。

庄园主可以利用庄园法庭(一般由总管主持)审判农民并收取罚金,也可以根据本庄园的习惯向农民征收各种实物及货币等,这些成为庄园主收入的重要来源。

(5)庄园的瓦解。

西欧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

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

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

12、13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

但也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大修道院所属庄园,反而扩大自营地,加强劳役地租剥削。

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二、中古的西欧城市1.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1)西欧城市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就农业方面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粮食,一部分农民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和劳动力基础。

(3)就手工业方面来看,手工业这时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集中的趋势,正是这种集中造就了西欧的城市。

因此,手工业是西欧城市的基础。

手工业品往往是买主定做,手工业者既是生产者又是商人。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内部开始分化,手工业和商业分离,出现了专门买卖原料和商品的商人。

2.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3.西欧城市与我国城市的区别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他们俩谁说得更有道理?答案提示:右边同学的说法更有道理。

虽然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左边同学则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问题探究:你认为城市的复兴给中古西欧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答案提示:①从经济角度讲,城市的复兴是西欧社会生产力提高、工商业逐渐发展的产物,因而反映出当时的西欧社会已步入复兴时期。

②从政治角度讲,城市复兴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此起彼伏,说明市民力量正在成长。

③从文化角度讲,西欧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出现了最早的大学,由此显示了西欧文化教育的进步和突破神学控制的努力。

总之,城市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为西欧社会走出中古时代、迈向近代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三、知识的殿堂1.巴黎大学:(1)概况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和神学院。

巴黎大学是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

巴黎大学的前身是属于巴黎圣母院的索邦神学院,创立于9世纪末期,后来规模日益扩展,虽然神学依然是其核心教学内容,但教授的内容已经扩展到文学、法律以及医学等,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颁布“大学”称号。

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

17世纪,宰相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的校长,使巴黎大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奠定了它的国际威望。

受拿破仑教育改革影响,巴黎大学于1793年被撤销,直至1896年才获得重建。

巴黎大学被称为世界大学之母,在巴黎大学成立后,欧洲其他各地的大学相继成立,其中著名的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比萨大学等。

(2)著名成员①诺贝尔奖得主玛丽·居里,物理学者,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皮埃尔·居里,物理学者,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物理学者,190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让·佩兰,物理学者,192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路易·维克多·皮埃尔·雷蒙,第七代德布罗意公爵,物理学者,192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物理学者,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伊伦·约里奥·居里,物理学者,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②乔治·萨顿奖得主乔治·冈圭朗(1904—2019),法国哲学家、生物史学家、科学史家。

1983年荣获科学史研究领域最高荣誉——乔治·萨顿奖章。

③其他著名校友德尼·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保罗·朗之万(1872—1946),法国物理学家。

吉尔·德勒兹,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

儒尔斯·亨利·庞加莱,物理、数学家。

西蒙·波娃,存在主义作家。

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大师。

著有《种族的历史》《忧郁的热带》等。

王世杰,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国立武汉大学第一任正式校长,曾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

让·卡瓦耶斯(1903—1944),法国哲学家、数学家。

代表作《论逻辑和科学理论》。

金圣华,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翻译学会会长。

加斯东·巴什拉(1884—1962),法国哲学家,科学家,诗人,代表作《梦想的诗学》等。

吉尔伯特·西蒙栋(1924—1989),法国哲学家。

著有《技术对象的存在形式》等。

路易·巴斯德(1822—1895),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雅克·拉康(1901—1981),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让·伊波利特(1907—1968),法国哲学家,曾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校长,法兰西学院教授。

2.牛津大学:(1)概况。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

牛津大学最早成立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求学。

1167年,当时的英国国王同法国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

另一说法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

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在天主教本笃会的协助下,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12世纪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学”。

1201年,牛津有了第一位校长。

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由方济会、本笃会和圣衣会修士建立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

自此之后,两座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

1214年6月20日,经过一名教皇使节的磋商,大学重新回到了牛津,并得到了特许。

牛津大学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过的一项法案而得到正式的确定。

(2)杰出校友。

牛津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培养了大量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以及国家元首,其中包括27位英国首相以及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政商界领袖。

包括至少来自8个国家的12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

而截至2019年,共有69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九)、4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十五)、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八)曾在牛津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课堂小结】中古时期西欧以庄园制为基础确立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但是随着城市的复兴,对领主和教会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城市的复兴对西欧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大学,促进了人类思想和技术的进步。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