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
摘要:本文就如何进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课外延伸,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就收到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化的研究。
同时,还对从教材、找准课外延伸的衔接口、选取适当的延伸材料、拓宽课外延伸的广度等方面作了方法性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外延伸
英语教材及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既要依托课文,又要跳出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化拓展,拓宽英语教学渠道,从而最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
那么,如何进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课外延伸呢?笔者进行了下列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 吃透教材,以教材为本
新版教材以“话题”为核心,以“专题阅读”的方式拓展阅读,阅读的内容凸显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学生等诸多优点。
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注重渗透思想性,时代气息强,话题时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
英语教学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
同时,课外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材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谈不上向课外延伸。
因此,怎么延伸,向内各方向延伸角度,达到什么延伸目的,都要以教材为本。
当然我们在向课外延伸的同时,也要反对为了延伸而只对教材采取蜻蜓点水般的教学。
正如一棵树,只有根基牢固、营养丰富,它才会枝繁叶茂,否则,尽管延伸的枝条丰富,也会由于根基不牢、缺乏营养而枯萎。
2 明确知识点,找准课外延伸的衔接口
学生吃透了教材并对教育有了深切感受和明确认识时,就是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的最佳时机。
然而,就可供延伸的材料而言,可延伸的面是极其广泛的。
可供收视、收听的就有各种影视录像、磁带、广播等,还有可供延伸的阅读材料也不计其数。
可以说,就教材内容中的某一点而言,可延伸的角度是呈放射性的。
显然一个明智的教师是不会能延伸的都去延伸,贪多必杂,而收效甚微。
这时,我们就要冷静思考,针对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延伸的角度与方向。
新课程理念明确要求我们向课外延伸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有什么,而是跟着眼于要学生具备什么,能够怎么样,从而在某一方面从狭小走向广阔,从无知走向多识,从无能走向基本能和很能。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英语综合能力必定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3 激发学习兴趣,选取适当的延伸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有赖于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当的阅读材料。
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应根据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野独特,既富有新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
首先,选材要精。
鉴于课堂时空的局限,我们应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材料作为延伸材料。
筛选的材料延伸材料恰当与否,要看是否能通过这些材料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其次,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
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外延伸材料时,应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如:有些学生喜欢speech,有些学生喜欢有关音乐的题材,有些学生喜欢有关宇宙、大自然的文章,也有些学生喜欢有关礼仪、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文章等。
因此,选择的材料必须内容丰富,各种类型的题材都要有所体现。
4 服务课堂,拓宽课外延伸的广度
英语课外学习的资源丰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英语,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的多组织活动,给学生提供英语实践活动的机会。
课外延伸方法多样化。
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或一个读本,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最大程度地开辟英语学习的天地。
我们除了要考虑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外,还要设计尽可能多的延伸方式。
如:在学习“广告”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去超市找出食品说明书;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影、电视;让他们欣赏名歌名曲,了解名人等等,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英语的实用性和工具性。
课外延伸使学生从教材这座独木桥走上了无限延伸的宽阔大道,学生也因此拥有了可自由翱翔的英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