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二、生产(Production) 含义: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 成产品的行为,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 程。 生产四要素: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称为 生产要素,即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 企业家才能 E四种要素。
生产四要素
劳动(Labor)是指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 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资本(Capital)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它包 括两种形式: 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 在生产理论中指的主要是物质资本。 土地(Land)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 是在自然界所存在的,如土地、水、自然状态的 矿藏、森林等。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企业家对 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经营能力、 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
表述: 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递 减。
Q f L, K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
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
理性厂商会选择哪一阶段 作为自己生产要素投入的 合理区间呢?为什么?
第二节 “小的是美好的”还是“大的是美好 的”
一、规模报酬 俗谚:人多力量大VS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产实践:“小的是美好的”还是“大的是美好的”?
这涉及到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即在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
规模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规模收益递增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 产要素扩大规模。 b.规模收益不变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 产要素扩大规模。 c.规模收益递减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 产要素扩大规模。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技术水平不变,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 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
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
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
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L
TP、AP、MP 相关关系
① 总产量曲线、平均 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 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②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 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 产量曲线的最高点E; ③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B点),总产量达到 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 为负数时,总产量会绝 对减少。
外在经济的原因:
个别企业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 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
内在经济的原因:
(1) 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2) 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3)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4) 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5) 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类型:
• ① 按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分为: 个人独资企业、合 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 ② 按投资者的不同分为: 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 台商投资企业。 • ③ 按所有制结构可分为: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 营企业。 ☼公司(Company)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企业的概念大于公司。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并非越大越好—规模不经济: 指企业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外在不经济:
行业过大会使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 紧张,个别企业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
内在不经济:
(1) 管理效率的降低。 (2)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 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
Hale Waihona Puke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五、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
Ⅰ区域: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的阶段 Ⅱ区域:劳动量从A增加B这一阶段 Ⅲ区域:劳动增加到B点以后的阶段
所带来的产量变化问题。
假设某大型啤酒生产企业月产10万吨啤酒,耗用 资本100个单位,耗用劳动50个单位。 现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使用200个单位的资本 和100个单位的劳动(生产规模扩大1倍)。 由此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
(1) 产量大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 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2) 产量等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 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3) 产量小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 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三、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 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 以简化为:Q = f(L、K)
Q f L, K
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
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
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1、船大好冲浪——规模经济: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即规模经济。
第4章 投入、产出、成本、收益 ——企业策略分析 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类型及其经营目标;
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理解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了解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及其实现。
第一节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一、企业(Firm)
含义:
• 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 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 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