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店与网店的对比探讨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店与网店的对比探讨

电子商务环境下黑河市实体店与网店的对比探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着。

相比实体经济,电子商务具有款式多样,购买方便等诸多优势,正渐渐冲击和取代着实体经济的市场。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网店是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浪潮,是市场营销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地加入电子商务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从评价、财务、时间、质量、健康、心理、服务、安全八个维度,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实体店和网店的发展和竞争进行了更细致地分析,找出各自的优势劣势,探讨了网店在品牌效应和物流配送方面的发展方向,实体店在经营理念和个性服务方面的发展道路,对黑河市乃至中国零售市场发展有指导意义。

1.1背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7亿,占网民比例为63.8%,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双十一天猫全天的销售额就达到1770.4亿。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的新潮流,发展势头迅猛。

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电子商务让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有机会加入大市场,大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实体店在电子商务大背景下发展受到层层阻力。

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潮流的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已经改变。

电子商务应该怎样发展?实体经济又该如何避免受到冲击?我们要认识到电子商务发展方向的必要性,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举措,积极分析和探索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成功发展之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电子商务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引发社会的热议,网店的不断盛行引人关注,实体店受到冲击在所难免,两者的竞争愈演愈烈。

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就黑河市实体店和网店的发展和竞争进行了更新颖更细致地分析,从政策视角和战略高度分析新型电商模式与营销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为实体店与网店应对当前发展情况建言献策,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这对黑河市乃至我国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2.2 研究意义(1)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多元化。

电子商务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实体经济同样不可忽视。

促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相结合可以改变黑河市产业形式、调整经济格局、增长经济一体化转变从分散型转为集中型、实现新型工业化转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传统实体店销售形式的转型,是挑战经济世界一体化带来的契机、抓住发展新机会、提高全球购物满意度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主导经济配置资源的能力,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

(3)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的方向,可以促进产品和每一个生产生活要素的流通,减少不公平竞争,下调生产和销售价格,最终完成需求对资源的主导因素。

1.3 研究现状评述1.3.1 国外研究现状Keoy K H A (2007)认识到在当前实证研究中存在的差距,识别相关的维度和组织,并将这些分成“技术”,“组织”和“人”三大类,嵌入在三个电子商务功能(EBC)因素(商业战略、供应链战略和电子商务采用)的模型中,通过英国技术公司的实证数据,构建了评估电子商务能力的模型[1]。

Lawrence A.West (2008) 构建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的融合发展的价值驱动因素模型,并将企业的技术架构和外部驱动因素角度纳入其中。

David Henry (2009)根据收入模式,验证了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分发展方向对提升企业效益和创造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DavidHshbatun (2010)也提出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的基本模式的建议,主要提倡自主开发运营平台这一创新点。

1.3.2 国内研究现状从1997年电子商务开始萌芽,到如今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消费者购物首选。

让中国主流媒体和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禁担忧实体经营的未来。

自此,研究商业经营模式的文献大量涌现。

虽然有关实体店与网店发展方向的文献主题很宽泛,但电商与传统产业替代关系是主流,共融关系寥寥无几。

(1)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

谢丽玲(2013)认为,电商行业正在引发产业经济的新一轮变革,发展前景明朗,却没有实力真正与传统行业分庭抗礼。

侯姝羽(2014)谈及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指出,实体经济由于市场的导向作用在受到冲击后进入了缓慢甚至倒退发展的现象,实体经济失去了原有的朝气,发展己经不能与网店抗衡。

(2)关于网店对实体店的冲击。

万海燕(2016)提到,对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电子商务起到了改造的作用,渐进式的开始,扩大式的冲击。

与万海燕不同的是孙雪婷(2012)从共生视角下进行分析,她认为虽然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生发展。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背景下实体店和网店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

且国外学者的研究不仅局限在理论上,还提出了实体店在电子商务冲击背景下创新发展的金点子,值得借鉴。

但是关于电子商务大多文献都是定性案例,而缺乏定量的实证分析,只是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往往不具有说服力。

而且研究国内的学者并没有对此类问题提出更多实际的举措和政策建议,只是分析了二者共生发展的趋势性。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 研究内容首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店和网店发展的概况,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分评价、质量、财务、时间、健康、心理、安全、服务八个维度对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二者的购物满意度分别作了分析,然后用SWOT 分析法对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的优势劣势,最后得出二者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启示。

实体店和网店的良好发展,将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1.4.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购物满意度,所得的结果更真实,更具代表性。

能够对实体店和网络店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描述。

(2)因子分析法。

分八个维度对实体店和网络店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实体店和网店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SWOT 分析法。

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出实体店和网络店存在的优势、劣势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实体店和网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从本文涉及的相关基本理论入手,阐明电子商务及实体经济的相关概念,便于后文对实体店和网店的对比做具体分析。

2.1 电子商务随着天猫商城等诸多实力的网络营运商家喻户晓,电子商务成为了我们足不出户的购物首选。

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也正以无限的潜力继续发展。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

从数据可以得出,我国网民规模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因信息技术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社会各界人士因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但其核心依然是依靠着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

综合各领域和权威学者的表述,本文将电子商务简要地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

2.1.2 电子商务的发展1990-1993年作为电子数据交换时代,我国电子商务刚刚步入起步期。

由于我国网络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交流受阻,物流体系和运营体系各个方面都不够完善,这些都使得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举步维艰。

虽然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渠道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人们对于新事物心存很多顾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接受。

在经历了几年艰难的摸索和挣扎后,电子商务在中国开始迅猛发展,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进入越来越多百姓的生活,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同时带动了服装、餐饮等不同行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后我国信息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越来越大的占比,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7]。

2015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超过3.8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6.2%,势头迅猛。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想要寻求持续良好发展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不断深化改革驱动创新才能谋求新发展。

2.2 实体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实体经济道路步履维艰。

对实体经济更细致的了解,便于分析其问题所在。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实体店要学会利用自身优势探寻新的发展方向。

2.2.1 实体经济的界定“实体经济”并非专业术语高深莫测。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8]。

本文将实体经济简要地定义为,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经济组织。

实体店就是实体经济在零售市场的具体体现。

2.2.2 实体经济的发展概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19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大型百货等实体经济发展迅速。

实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规模越做越大,生机勃勃。

一些大型国外企业也入驻中国,进行投资建设。

这些都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大小小的零售行业、新兴的一体化商圈等发展迅猛。

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市场后,全新的购物体验使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在所难免,实体店开始承受压力,发展缓慢,失去了原有的朝气,快速发展己经不能与网店抗衡。

再加上实体经济本身的一些缺点,如发展模式单一、经营成本高、价格折扣低等,更是使生存异常艰难。

几年时间内,国内知名的运动品牌李宁、匹克等关闭超过1000多家门店,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知名的国际连锁超市品牌也难逃厄运,中国区门店数量的9%退出市场。

近两年来,一系列关于支持“双创”的政策陆续出台,创业浪潮持续高涨并将大势所趋,实体店在政府红利的支持下也将焕发新生机。

同时近几年小米公司的“小米生态”即线上线下一体化、苹果体验店、苏宁易购等1+1经营模式也开始流行,实体店正以新的姿态慢慢复苏。

今后一段时期,立足消费需求,回归零售本质,加快转型创新,将成为实体零售发展的主旋律。

2.3 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网购给消费者购物提供了更多选择,从以前的走街串巷到现在的大数据库搜索,琳琅满目的商品随时尽收眼底。

当遇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通过阿里旺旺等在线与客服交流。

选中目标之后,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的手段在线消费,亦可货到付款。

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选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不再需要逛遍一个又一个的实体店来寻找。

这些利器让网购成了消费者的购物新宠。

其次,价格优势成为了有力武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