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

冷藏室:用于冷藏寄主米蛾卵和赤眼蜂,分为0~5oC低温库和10~12oC中温库,米蛾 卵冷藏于低温库,赤眼蜂根据虫态和冷藏天数的不同,冷藏在低温库或中温库。冷 藏室RH70%左右,全黑暗环境,室内配置多排铁架,用于排放寄主米蛾卵和赤眼蜂 寄生卵。
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的大量饲养, 木栅内装有接入虫卵的麦子 收集麦蛾成虫
(1)选购柞蚕茧注意事项
雌性茧的比例应控制在80%以上。扩繁赤眼蜂利用的是雌蛾剖腹卵,高比例的 雌性茧可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柞蚕卵。雌、雄茧形态有所不同,雌茧个体大、末 端钝圆、茧皮薄、茧蒂偏向一旁,雄茧个体小、末端尖、茧皮厚而硬、茧蒂位 于端部中央。
尽量剔除病蛹、嫩蛹和死蛹。抽取5%的样品,逐个解剖检查,蛹皮黑褐色、 蛹心定位、颅顶板和血淋巴清白,为健康蛹;蛹皮未变为黑褐色、蛹心未定位, 为嫩蛹;蛹体肿胀或干瘪萎缩,为病蛹;血淋巴浑浊、变黑,为死蛹。
暖茧16 d后开始化蛾,3 d后达到高峰期,并持续3 d左右,高峰期后再收集5 d。每天收蛾1~2 次,同时将雌、雄蛾分开。
繁蜂当天用人工或机械剖蛾腹取卵,然后用清水 反复洗卵,漂净蛾头、足等杂物,再人力或机械 碾压剔除青卵,冲洗干净卵粒,用0.1%新洁尔灭 溶液消毒10 min,用甩干机甩干或在风扇下晾干, 忌在阳光下暴晒。如果蛾羽化当天不能接蜂,将 活蛾贮于2~5oC、RH50~60%冷库,但冷藏以不 超过7 d为好,太长会影响赤眼蜂的寄生率。
收蛾工具:米蛾成虫量少时可用软毛刷轻扫到盛蛾容器或网袋中,量多时可用吸尘器 改装的吸蛾装置进行收集。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发明的一种昆虫收集器,可用来收集 米蛾成虫,有效提高了米蛾成虫的收集效率。
鳞片清除机:鳞片清除机(陈红印等,2000)是由一台型号为CXW-200-228A单孔飞 碟式B型强力抽吸机和一个三面封闭一侧开口的箱式底座(60 cm × 50 cm × 4 cm)组 成。操作时先将平底盘插入底座的开口处, 开动抽吸机, 后用羊毛刷轻轻刷动盘内 米蛾卵约一分钟,使之与粉尘等物分离,利用抽吸机的吸力将粉尘等杂物除掉,获得 相对清洁的米蛾卵。
茧的千粒重不能低于9 kg,高于11 kg为优质茧。 感温茧和冻茧不能采购。
1. 柞蚕茧的选购和储存
(2)柞蚕茧的储存条件
温度0~2oC,RH 50% ~70%; 地窖、山洞、冷库等都可作为贮茧场所,但室内要求干燥,墙壁和窖顶不能有
露水; 茧可以堆放在茧床、茧笼和茧筐中,将茧平铺在茧床或悬挂茧串是较好的方式,
加料后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在25oC左右,尤其夏天加料后麦麸发酵,饲料内部温度高于室 内温度很多。可将温度计插入框内饲料里检测温度,发现温度过高时打开门窗,或者开 空调制冷。幼虫期湿度控制很重要,过度干燥和潮湿都会影响幼虫生长。干燥天气一天 喷水2次。喷水时喷洒均匀,润湿麦麸即可。潮湿天气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60% ~80%左右。幼虫末期要保证饲料的湿度,不然米蛾幼虫会出现推迟化蛹的现象。
米蛾产卵室:米蛾成虫收集在产卵笼后,置于产卵室产卵。产卵室设置多排铁架, 铁架上放置铝合金框,产卵笼水平放置于框内。产卵室配备大型排气扇,定时排气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将米蛾成虫鳞片等浮尘排出室外。温度过高蛾寿命缩短 影响产卵量,过低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在30~35oC下雌虫羽化出就交尾产卵,而在 25oC时只有1/3雌蛾交尾产卵, 30oC时产卵数最多,因此成虫产卵室应控制温度在 30oC左右。
杀胚架:由铁架和紫外灯管组成,铁架上下多层,每层间隔20~30 cm,紫外灯管两排 平行装置。杀胚时将卵均匀散在80 cm × 50 cm × 5 cm的框内,卵层控制在1~2粒。将 盛卵的筐放入铁架上,打开紫外灯照射20 min。
米蛾饲养室:饲养室为设有温湿度控制仪器的房间。室内配置饲养架、空调、抽湿机、 排风扇、加温器等。饲养架高2 m左右,6~7层,用于放置饲养筐。饲养室温度控制在 26oC左右,RH70 % ~80%。
可以保证每个茧感温均匀、不发热、不受潮和不霉变。 防鼠害、烟熏,不能与有机溶剂、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混合存放。
2. 化蛾、储存与采卵
根据扩繁赤眼蜂的生产计划,计算好逐日需要的柞蚕卵量,取出一定量的贮存茧移至化蛾室暖 茧,以保证赤眼蜂种蜂羽化时能提供足够的卵。化蛾室采用逐步升温的方法控温,从5oC开始, 每天升高1oC,后期控制在23oC左右,RH70±5%。
3. 米蛾卵的收集与储存
将羽化的米蛾成虫移至产卵笼内,成虫堆积不能过厚,一般不超过3 cm,否则影响总产卵量。 收卵时用软毛刷来回轻扫产卵笼外壁,附着在笼壁上的卵粒便随之脱落到下面盛放笼的筐内。
扫刷完毕将筐内所有的卵收集在一起,然后将卵放在一平底盘中,置于鳞片清除机中,除去 鳞片和较轻的杂物。先将平底盘插入底座的开口处, 开动抽吸机,后用羊毛刷轻轻刷动盘 内米蛾卵约一分钟,使之与粉尘等物分离。 经过吸尘后的米蛾卵盘内仍有少量蛾子肢体和比重较大的杂物未能被除去,可以用滚动卵法 清除,方法是一只手将平底卵盘托住,盘的平面与水平面呈斜角,另一只手用毛刷柄轻轻敲 击盘的边缘,使卵向下轻轻滚动。其他杂物因不呈圆形而不向下滚动或滚动速度较慢,就会 与卵逐步分开。 米蛾卵在清理后并不是都可以用于接蜂,这些卵的大小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还要进行优选。 可用目筛选器将小卵粒与正常卵分开。这些较小的卵卵壁较薄,极易失水干瘪,不适于繁蜂。
【中山大学生物防治】07寄生 天敌繁殖与释放技术
(一)柞蚕卵
柞蚕卵是国内目前扩繁赤眼蜂的主要寄主卵,具有卵粒大、繁蜂效率高的特点。 我国驯化、饲养柞蚕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东北三省、山东、河南和贵州是
柞蚕的4大产区。 在产区采购柞蚕茧即可获得扩繁赤眼蜂需要的柞蚕卵。
1. 柞蚕茧的选购和储存
麦蛾卵除尘装置
麦蛾正在产卵鼓(滚筒)内产卵,产卵鼓壁为金属纱网,成虫位于鼓内
2. 米蛾饲养
利用米蛾饲养筐饲养米蛾幼虫,每筐接种0.8~1.2 g即将孵化的米蛾卵,饲料为含水量 25~30%的麦麸,接种时在筐底铺一薄层麦麸,15~20 d后加添加麦麸,后每7 d添加一 次,后期根据饲料消耗情况,每4~5 d添加一次,直到米蛾幼虫老熟化蛹。
(二)米蛾卵
1. 米蛾饲养工具
米蛾饲养筐:由塑料筐、铝合金等材料制成,以避免长期饲养过程中被虫蛀蚀。饲养 筐规格80 cm × 50 cm × 10 cm(长×宽×高),配以同样面积大小的网盖,网盖四周附有 毛条,用以防治米蛾成虫逃逸。此规格的筐可接种米蛾卵0.8~1.2 g,加入麦麸6~8 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