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分离定律141208PPT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141208PPT课件

第四部分关于杂种子一代的分析: “凡是那些性状,它们在杂交时完全传给后代,或者 是几乎不变,因而本身就造成杂种的性状的,就称 为显性的,而那些在这种过程中潜伏起来的,就称 为隐性的。“隐性”这种说法得到采用,是因为用 它所表示的性状在杂种中退出或完全消失了,但是 在它们的后代中又仍然重新出现,没有改变,就像 以后所要说明的一样。”
六 表现型与基因型
❖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举例) ❖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 定相同。(举例)
他的简短论文,《植物杂种试验》,正如Curt
Stern所出色描述的那样,“是人类思维所取得的伟大
胜利之一。它不仅是宣告了通过新的观察和试验方
法发现了重要事实。更确切地说,在最高级的创造 性活动上,它将这些事实以概念系统的形式呈现出
来,这就使之具有普遍意义……(孟德尔的论文)将
作为科学试验和对数据资料的深遂理解的范例永世 长存”(Stern and Sherwood,1966)。
孟德尔的实验
第一个试验中15个植株有60次的受精 第二个试验中10个植株有58次的受精 第一个试验中10个植株有35次的受精 第一个试验中10个植株有40次的受精 第一个试验中5个植株有23次的受精 第一个试验中10个植株有34次的受精 第一个试验中10个植株有37次的受精
纯合子和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 个体,如基因型为DD或dd的个体
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达尔文
根据“混合学说”,生物的性状黑加白得到后代 灰,灰加灰出现的后代次灰,依此类推,性状 越来越单调,不存在很多可供选择的性状,因 此没有物竞天择的物质基础。所以,达尔文急 需遗传学说为进化论提供解释和支持。但是, 遗传规律在他眼皮底下溜过去了。
孟德尔
天生的才能, 青年的果断, 壮年的坚持, 在困难中成长, 以放弃获得条件, 在失败中得机遇, 最终在有限的环境做出了超越时代的发现。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定律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工作成就: (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基因Gene)
(2)发现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Mendel,1822-1884)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实验材料:豌豆 2.实验方法:
人工杂交技术 去雄 套袋 授粉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如基因型为Dd的个体
纯合体能够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 会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不能稳定地遗传, 它的自交后代还会发生性状分离。
“象在分别的荚里一样,在分别的植株中性状的分配也 有变异,两组试验中的头10个个体可以作为说明。”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孟德尔的这部分实验的目的和结论——
性状
在F3表现显性:隐 在F3完全表 现显 F3株系 性=3:1株系数 性性状的株系数 总数
种子形状 372(1.93)
193(1)
565
子叶颜色 353(2.13)
166(1)
519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植株高度 花色
71(2.45) 60(1.50) 67(2.03) 72(2.57) 64(1.80)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
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
的性状叫做隐性Biblioteka 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11
三、解释(提出假说)
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控制 显性性状是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 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是隐性遗 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F1 )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用 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叫测交 。
结果:共64株测交后代, 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 茎,两者接近1:1预期比。
7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结果 均接近1:1,肯定了假说。
五、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生物的体细胞 中,控制同一性 状的遗传因子成 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会发生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 配子中,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29(1) 40(1) 33(1) 28(1) 36(1)
100 100 100 100 100
26
F2表现 型株数
黄圆 301
黄皱 96 绿圆 102 绿皱30
F2自交验证,分别统计F3
实验结果:统计F3 性状分离比 株系数 比例
全部黄圆
38 1.15/16
3黄圆:1绿圆 65 1.97/16
3黄圆:1黄皱 60 1.81/16
孟德尔的成功秘诀!
1.正确选用试验材料。 2.由一到多、简到繁的研究方法。
单因素 多因素 一对相对性状 两队或以上相对性状 3.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 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数据分析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我们要懂得,任何一项科学成果 的取得,不仅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还需 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研究方法。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杂交实验和常用符号 P :亲本
♀ :母本 ♂ :父本
× :杂交 × :自交
F1 :子一代 F2 :子二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思考:
1.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高茎,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矮 茎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2.F2中约 3 :1 比例是不是巧合呢?
相关概念:
9黄圆:3黄皱: 3绿圆:1绿皱
138
4.17/16
全部黄皱
28 0.85/16
3黄皱:1绿皱 68 2.06/16
全部绿圆
35 1.06/16
3绿圆:1绿皱 67 2.03/16
全部绿皱
30 0.91/16
推测F2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27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 传因子都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三、解释(提出假说)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 合,于是合子中的遗传因子 又恢复成对。 显性遗传因子(D)对隐性遗传 因子(d)有显性作用。所以F1 表现显性性状。
四、对假说的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