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关爱学生,让孩子健康成长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孩子。
”老师要像父母,关爱每一个孩子,哪怕是问题学生,有疾病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就像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一样,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感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更好地做人、做事、生活、学习。
记得期中考试的讲评课后,我布置学生把期中试卷更正好,并请家长查阅签字。
第二天,班长收好试卷交给我,我着重查看了几个成绩退步的学生试卷。
突然,我的眼睛停在了一张试卷上,试卷的分数有改动。
接着往下看,几处扣分的地方已经明显改动,鲜红的叉叉已经淡淡地退去。
我仔细一看名字,是他:班长。
我的心猛地一震。
怎么可能是他,一向踏实认真的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胡乱预测,只好把他叫到办公室。
我害怕伤到他,以询问的口吻问:“试卷的分数是怎么回事?”只见他低着头不敢看我,漠不做声。
我又说:“你说实话,老师不会批评你的。
”他犹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声音说:“是我自己改的。
这次只得85 分,自己感到很丢人没法向父母交代。
”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安慰他:“老师知道你是个要强的孩子,对自己的成绩要求很高,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你是班长,大家都以你为榜样,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
在老师的眼中你
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
”他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
“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您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面对我面前这个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孩子,我面带微笑, 轻声地对他说:“这次的事老师就不追究了,也替你保守秘密, 不会让班上的任何同学知道的,也不会让你父母知道的。
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错误,在老师心里,你仍是个好孩子,仍然是我们的
班长。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
记得《孩子为何失败》书中写道: “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太多的学校,教学管理是建立在恐吓、惩罚的基础上的。
教师的指导或命令会让大多数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受到摧残。
因为我们的行为使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害怕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害怕无法取悦别人,害怕犯错、失败,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所以他们不敢冒险、体验、尝试困难和不熟悉的事物,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一次的失败就会让孩子如此的害怕,可悲!可叹!可怜!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
作为教师不但要欣赏他们水晶般的心灵,而且更要保护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是啊,我们只有俯下身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才能真正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天,课堂上他格外认真。
后来的日子里,他的表现一直很好,对我也格外喜欢了,对学习也更有兴趣了,有什么心里话都找我说,就这样课堂外的我成了他的好朋友,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从孩子渴望上课的期望中,让我明白了:是微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是尊重,让我的课堂有了人情味;是理解,让我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期末考试中他考了全班第一名。
看到他开心幸福的样子,我感到孩子是那么天真,是那么可爱。
通过这件事我有如下思考: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是他们学习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多给孩子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二、教师语言对学生有感召力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
三、老师的豁达、宽容能感化学生,促其内疚,这比批评、训斥的作用要大得多
真心地用爱去教育学生,用爱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真正和孩子们在一起,才会发现爱一个孩子并不难,他们的天真, 他们的可爱,他们的顽皮,他们的一切一切都早已融入我的生活
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以爱育人,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孩子们能感受到你的爱。
教师要以爱来开展教育工作,只有用诲人不倦的育人之心来对待学生,我们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
用心关爱自己的学生, 他们就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