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

[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

[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一、教学目标1、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七色花(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B、讲了一件什么事?(3)自学课文要求: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sī)(suì)(jiāng)珍妮撕下打碎冻僵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新课。

(2)提问找出重点段。

1)、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3)学习10、11自然段。

1)、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轻声读。

思考并讨论: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

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

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总结学法。

分5步:1)、找(找相应段落)2)、读(读有关内容)3)、思(思考几个问题)4)、概括(概括主要内容)5)、朗读(5)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讨论交流。

(7)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用花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总结全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谈读后感。

3)、质疑。

4)、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9)作业,复述课文。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荷花》教案及说课稿清泉第一小学张东华说教材《荷花》它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

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分两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直接赞美了荷花的清香、形状、姿势。

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通过想象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变融。

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佼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重点理解体会“挨挨挤挤” “冒”词语的含义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会运用类似语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主要教法: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

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

本文可利用《荷花》插图,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学法:1.读写结合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

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设计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3.读了文章,你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荷花?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一)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一、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体会体会,这句子美在什么地方。

(默读,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2)、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

(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你能体会到“冒”字很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也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跳”!“探”!“蹦”!“伸”!“钻”!好的字眼,美的字眼,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嚼的。

这样,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迫不及待非常高兴欢天喜地非常激动)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想不想看一看这样冒出来的荷花?(5)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

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荷花想到外面来透透气!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她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欣赏她的美丽!)引导学生读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抓住“有的……有的……有的……”学习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师:课文中一共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2、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师生齐读第二段)3、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4、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赞颂她!让我们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四、大自然这么神奇,给我们奉献了这么美的画,除了文章中描写的荷花以外,还有哪些花儿让大自然挥洒的如此美丽呢?说一说,生活中的花。

仿照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写一写。

展评文章。

五、总结: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看了荷花之后,有了许多的感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一、教材分析问路和指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常见的事情。

通过本次听说训练,使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指路时要听清对方的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二、教学目标1.知道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2.初步学会问路和指路;能把学校到家里的路线说清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指路时态度要热情,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教学难点:指路时怎样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四、教学准备1.投影片。

课文录音。

2.准备一顶民警叔叔的帽子。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1.揭题,看投影尝试问路和指路。

(1)打出投影片。

(2)揭题并讲清说话材料。

教师指图说:小兰星期天到同学冬冬家去,冬冬家住在新华电影院对面,可小兰不知怎么走。

小兰看见了民警叔叔,就上前问路。

(板书:问路)民警叔叔就为小兰指路。

(板书:指路)请大家想一想:小兰会怎么问?民警叔叔会怎么指路呢?(3)尝试问路和指路。

①请一生扮小兰,另一生扮民警叔叔(戴上民警帽),进行问路和指路表演。

②师生评议,好的方面板书出示。

③小结:同学们很聪明,已经简单地会说了,但是说得还不够好,下面我们要学习课文——问路和指路,看看我们还有些什么地方表演得不好,等一会儿要比一比谁表演得最好。

2.学习短文,明确要求。

(1)默读短文,思考问题,后讨论。

①冬冬家住在哪里?②小兰是怎样向民警叔叔问路的?③民警叔叔怎样指路的?④从小兰的问路和民警叔叔的指路中,我们可以知道问路和指路应注意些什么?(2)找出问路和指路的话读一读。

(3)小结问路和指路要注意的问题:(板书出示)①问路,是请求别人帮助,必须注意礼貌,使用礼貌用语。

②指路,是帮助别人,要听清问题,热情地把路名、方向和路线说明白。

(4)看投影,听录音,体会书上是怎样问路和指路的。

3.分角色表演问路和指路。

(1)两生表演问路和指路。

(2)师生评议。

(肯定表演好的方面,特别是表情方面)(3)再请学生表演。

(主动上去)(4)同座同学分角色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4.老师呀,非常想到你们家去做客,你能告诉老师从学校到你家该怎么走呢?(1)明确要求。

(读指路的要求)(2)指名上台说,并进行评议。

(3)同座互说,互评。

5.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表扬、鼓励)◆[2003年5月13日]《问路》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致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意思。

3、初步感受打碗碗花的清丽。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打碗碗花;板书课题;问:你想知道打碗碗花哪些事情?随学生交流相机板书:1、开在哪里?2、是怎样的花?3、为什么叫打碗碗花?4、打不打碗?二、学生初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