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啰嗦先生‛的一封家信 吾妻: 昔日啰嗦往日啰嗦而今不复啰 嗦也。吾在下月即返故里,不在初一, 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 初三,即在初四……不在二十八,即在 二十九,所以不写三十日,因下月系小 月之故也。家中有棉鞋一双,希吾妻拿 出来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因多灰尘之 故也。希吾妻千万不要忘记。为省笔墨 起见,吾不写草头大萬字,故以方字去 点代之。……
△同义词重复: 薄暮黄昏日已西,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后,猿鸣猴叫猢狲啼。
△累句赘字例: 过去的往事,目前的现状,凯 旋归来,悬殊很大,背上背着, 目的是为了,不好的坏毛病,涉 及到,全部都,诸位代表先生们, ‚多余的累赘‛,‚一个年轻的 南非女孩‛。
△文章‚七戒‛:‚旨戒杂,气戒破, 局戒乱,语戒习,字戒僻,详略戒 失宜,是非戒失实。‛ ——清代刘熙载《艺概》
(二)、准确性
1 2 3 4 5 不要使用带有歧义的词语 注意近义词的使用 注意词语的互相搭配 注意不要使句子成分残缺 注意语句的逻辑关系
一 字 入 公 文 , 九 牛 拔 不 出
“语言艺术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 一需要的位置” ——托尔斯泰
1 不要使用带有歧义的词语 • • • • • 因父病故请假三天 姜屯乡七个村干部 女子理发店 几个市的领导人视察了蛇口工业区。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 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三)、精炼性
1 2 3 4 选择字数少,内容含量大的词 采用固定词语或惯用语 采用一些文言词语 语句要简短
1 选择字数少,内容含量大的词
对经过多次教育不进行改悔的人,要进行处罚。
对屡教不改者,予以处罚。
“文约而事丰”
2 采用固定词语或惯用语 如无不当,请予批准。 请即遵照执行 顷接贵公司来电 此事可径与xx租船公司接洽
• 简:言简意赅,陈言务去。 • 写作要精炼,惜字如金。做到篇幅简短,内容 简要,表述简明,‚字则期少,意则期多。‛ • 清代刘大櫆(《论文偶记》:‚凡文笔老则简, 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谈则简, 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 故简为文章尽境。‛ • 明代吴讷(《文章辩体序说》):‚篇中不可 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 • 俄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简练是才力的姐 妹‛。 • 老舍:‚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就是最精炼的 文字‛。
善于运用群众语言
• 风扫地,月点灯,吃的猪狗食,干 的牛马活。 • 汗水掉在地主田里,泪水落在自己 锅里。 • 厚的地方千层布,破的地方肉裸露。 • 穷人头上两把刀,租子重,利息高。 • 粗康里要挤出水,石头里要炸出油。
为什么小学生喜爱? 因为她能陶冶情操, 增添乐趣。 为什么家长老师放心? 因为她能引导阅 读,开拓视野。
• 反方:我当然要非常感谢刚刚送水给我们的这位先生, 他的确让我们润润喉。再者对方辩友,刚刚所谓顺境可 以饱食,然而对方辩友,当我们饿的时候,我们才会知 道,原来非洲的难民他们是这样的饥饿,当我们有能力 的时候,我们才会因为我们在饥饿的时候,遭遇过这样 的逆境,我们才可以帮助这些人,才可以使我们人生更 加地成长,不是吗? • 正方:可是按照对方的立论,非洲的人身处逆境,有利 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要救助他们,不就是遏制他们的成 长了吗? • 反方:正因为他们在非洲,他们饥饿,他们想要努力, 他们就更加发展。对方辩友,你可以看看现在……
• 反方:对方辩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正因为这 样子,苦其心志,我们才能够更加的成功,正因为 我们失败过,正因为我们遭遇过逆境,我们才知道, 我们更应该上去,更应该努力,更应该迈向人的成 长啊。 • 正方:如何是降大任于斯人呢?可要先饿你,再空 乏你哟,要劳你哟,才能把责任给您。但是我们每 个人的成长,是不是这样的经历呢?再问对方辩友, 刚才上场的时候,有人为我们每个人送了一瓶水, 让我们上场前润喉,这可谓是对我们的帮助吧,这 是不是更有利的呢?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写作的理论相当多,最关键的则是写作的 四个要素,应该认真理解:
文 章 写 作
• • • • 主题 材料 ‚灵魂‛
‚血肉‛
‚骨骼‛ ‚细胞‛
结构
语言
人 体 构 成
一、主旨。应用文中的观点 二、材料。数据和具体事例 三、结构。常常称为思路 四、语言表达
好比比喻: 某人生病了,想方设法治病。 主旨指的是——想治好病 材料指的是——相应的药物、 加强锻炼等 结构指的是——药物的先后顺 序等 语言指的是——煮药的要求, 锻炼的项目、地点等内容
5 注意语句的逻辑关系
• 种属概念并列 今年这里水果和梨子大丰收。 • 违反同一律 王区长上任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就为大家 办了七件好事。 • 违反排中律 小王主张先干后做计划;小李主张先做计 划后再干。我认为他们各有各的道理。
5、注意语句的逻辑关系
不合逻辑: 1、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 和各项人才。 2、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 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3、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2、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材料
使用材料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梳理、剪裁、加工
三、结构 • (一)结构的含义与类型
要求完整、严谨,纲目清楚,层次分明,段落清晰,要避免松散与重复。 一般来讲,应用文的正文都具有开头、主体与结尾几大部分,但在具 体安排时,还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安排不同的结构形态。
开头 行政公文 主体 应用文 的结构 事务公文 结尾 并列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
3 采用一些文言词语
谨悉 谨启者 兹将 顷接 雅鉴 已悉 兹启者 兹就 顷闻 钧鉴 收悉 兹有 兹因 顷奉
4 语句要简短
运费要求你单位负责一半 运费各半 屡次电告你方赎单竟无音讯
迭电告催赎未果
意则期多,字惟求少
宋代苏小妹与苏东坡、黄庭坚一起谈诗。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 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 ‛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 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 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 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 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 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古人主张:‚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关于你校设置新专业问题,如 果条件成熟可以设置,如果条件尚 未成熟,就等条件成熟之后再设。”
“关于你校设置新专业问题,经研究 条件成熟,可以设置。”
3、多用书面语,少用口语、土语和溢美之辞 例如:
凡来我处购买飞机票的同志,应 凭本人身份证和单位证明到售票窗 口排队买票。
凡购买机票者,请持本人身份证 和单位证明到售票处排队。
• 以上内容,正反双方围绕自己的观 点,或稳守,或出击,但无论哪一 方,均有一个立足点。这就是所指 的主旨。 • 这是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中的 一个片段: • 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 山大学) • 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世 新大学)
二、材料
学习积累
查阅文献 1、材料来源 现场调研 网络搜寻
正确 深 刻
制约文章表达手法
影响文章遣词造句
集 中
主 题
鲜明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具以意为主,意犹 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
练习: 下面是某辩论赛的盘问阶段,由正方盘问反 方。留意一下正反方的观点各是什么?
• (正方):好,我们也谈一些小道具,刚才在场上,有人为我们 擂鼓助威,但是有时候打辩论,可能是孑然一身,形单影只,哪 一种更有利于您的发挥呢? • (反方):对方辩友,只要肯为我们加油鼓励,那就是好的了。 • 正方:是呀,所以刚才有人为我们助威,更有利于我们的发挥, 否则冷冷清清,可不利于我们的成长。第二个问题,您桌子上放 的应该是方便面的盒子吧,方便面可以解饱和方便面能够有利于 人的身体健康,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 反方:对方辩友,方便面它是一种食物,我实在不清楚,这个问 题跟顺逆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呀? • 正方:其实呀,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类比。在逆境中,人是可以解 饱,也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它和有利于人的成长,是不是 两个概念呢?
4、注意不要使句子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 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 生活。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 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一、 应用文主题的确立及作用
主题又称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
心思想或基本观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应用文的主题形成,往往是‚意在笔先‛,即根据应用文的 撰写目的而确定,根据撰写目的搜集材料、占有材料和选择材料, 根据撰写目的确定文体。决定材料取舍提炼支配源自章布局谋篇2 注意近义词的使用
接见 会见
建国前 解放前
侦察 侦查
没有完全入党 完全没有入党
询问 讯问
案犯 罪犯
• • • • 跑马伤人 马跑伤人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3 注意词语的互相搭配
(1).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 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 彰。 (2).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 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 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4).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为什么少年喜爱? 因为她新奇有趣。 为什么家长放心? 因为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