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excel 上机考试知识点一、数据的计算1、函数法(共四个函数)求和函数: SUM( )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 SUM——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平均值的单元格——插入——函数:)求平均函数: AVERAGE(—— AVERAGE ——修改参数范围最大值函数: MAX( )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AX ——修改参数范围最小值函数: MIN( )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 MIN——修改参数范围2、公式法:单击填结果的单元格——输入公式例如:输入“=(B2-C2)*(E2-D2) ”二、数据排序:选择参与排序的所有数据——数据——排序——选择主要关键字(例如按总分排序,关键字则选总分)——选择升序或降序三、数据自动填充功能:单击自动填充柄拖拽鼠标(即在选中的单元格右下角单击鼠标拖拽)四、设置行宽列宽:行标或列标上单击右键五、设置单元格格式: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小数点精确几位,文本,百分比,字体对齐方式靠下,填充颜色合并居中,内边框和外边框等)-----------六、根据数据生成图表:选中数据区域——插入——图表(标题、分类标志、行列选择、显示值、显示图例)上机主要考的图表有簇状柱形图、三维饼图、折线图三种。
七、插入一个五角星,填充颜色: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星星——在指定位置拖拽八、条件格式:格式——条件格式工作表名称:在窗口左下脚双击Sheet1 改为学生成绩。
十、九、筛选:选中数据区域——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视图十一、显示比例:视图——显示比例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第四节数据信息的加工——计算和排序一、数据的计算(一)函数法1、 SUM(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总和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和函数 SUM ,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或者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求和函数按钮。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中观察求和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
最后执行“确定”按钮2、AVERAGE()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平均数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平均函数 AVERAGE ,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 (如下图所示 )中观察求平均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
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3、MAX()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最大值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最大值函数 MAX ,点击“确定”按钮(“插入函数”属性框同 SUM( )函数和AVERAGE( ) 函数形式一样)。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 (同 SUM( ) 函数和 AVERAGE( ) 函数形式一样,可参考上面图示 )中观察求最大值的数据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上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
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4、MIN()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最小值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最小值函数 MIN (如果默认的“常用函数”类别中找不到 MIN ,则将类别改为“全部”,再找到MIN 函数,选中它),点击“确定”按钮,“插入函数”属性框同上两个函数一样。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 (同 SUM 函数和 AVERAGE 函数形式一样,可参考上面图示 )中观察求最小值的数据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上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
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二)公式法1、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结果那列中最顶端的单元格。
2、输“=”:在该单元格中输入“=”。
3、写公式:按照计算公式中涉及到的项目,点击该行中对应的单元格,让该单元格的地址自动添加到公式中,连接的运算符号从键盘输入。
确认完成:按回车键或点击上图中的按钮。
二、数据排序-----------1、选范围:将需要排序的数据以行为单位全部选中。
2、做排序:点击“数据”菜单下“排序”选项,在“排序”属性框中设置排序“主要关键字”和升序、降序选项,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三、数据自动填充在用函数法或公式法计算出最顶端单元格的数据后,下面的数值可利用“自动填充”功能自动添加。
在下图所示状态下,将鼠标移动到已求出总分的单元格的右下角黑色小方块上(如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当光标变成黑色的十字加号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拽至最后单元格。
-----------注:1、上图中自动填充功能是通过纵向拖拽实现的,同理如果计算的数值是横向排列的话,也可以横向拖拽。
2、当按照学生的总成绩降序排序后,可添加名次列。
名次的输入方式,第一个单元格输入“1”,第二个单元格输入“2”(如下图所示),然后将两个单元格同时选中,执行自动拖拽功能。
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操作1、( 1)、选中所选中的单元格,右键单击鼠标,出现(2)图(2)-----------(在倒数第五行中左键单击 ----设置单元格格式)其中共有 6 个选项卡,分别是“数字”“对齐”“字体”“边框”“图案”“保护”在“数字”选项中,可以对单元格中的数字格式进行相应的设置。
在“对齐”选项中,可以对文本对齐方式、方向、文本控制等进行设置。
在“字体”选项中,可以对字体、字型、字号、颜色、下划线等进行设置。
在“边框”选项中,可以对单元格的内、外边框、线条粗细及颜色进行设置。
在“图案”选项中,可以对单元格的底纹,图案进行设置。
在“保护”选项中,有“锁定”和“隐藏”二个选项,具体使用看说明。
(参考图示如下):-----------调整行高、列宽、2(1)选中“行”单击右键,在出现的选项菜单中左键单击“行高”,输入相应的行高即可。
(2)调整列宽,选中列,单击右键,左键单击选择“列宽”,输入相应的列宽即可。
3、更改工作表名称操作要点:在窗口的左下角位置找到-----------“ sheet1”选项卡,右键单击“ sheet1“选项卡,在弹出的菜单中左键单击“重命名”选项,输入重新命名的字符即可。
视图》显示比例、4视图菜单》显示比例。
此时显示比例是100% 。
调整为 200%显示比例的样子,详见下图:筛选操作:“将总分在400 分以上(包括 400 分)的学生筛选出来。
”-----------操作步骤:(1)选定待筛选的数据列(2)单击“数据”菜单,展开后单击“筛选”下的“自动筛选”(3)单击数据列上出现的“下三角”标记,展开后单击“自定义”。
(4)在弹出的“自定义筛选方式”框中定义筛选条件。
“确定”完成(2)单击“数据”菜单,展开后单“筛选”下的“自动筛选”(1)选定待筛选的数据列-----------(3)单击数据列上出现的“下三角”标记,展开后单击“自定义”。
-----------完成操作后的效果如上所示条件格式:“将小于 85 分(不包括 85 分)的平均分设为“红色”。
操作步骤:(1)选定待格式化的数据。
(2)单击“格式”菜单,展开后单击“条件格式”,弹出条件格式框。
(3)”这一条件,然后单击“格式”按钮,弹出单元格格式框。
在弹出的条件格式框中,设定“小于85(4)在“单元格格式”框中设置字体的颜色为红色。
点击“确定”后返回“条件格式”框,再次点击“确完成。
效果如图。
-----------(4)在“单元格格式”框中设置字体的颜色为红色。
“确定”后返回“条件格式”框,再次点击“确定”完-----------完成后的结果如下柱形图应用实例(折线图、饼图操作过程同柱形操作图解三图)以表中得分一列的数据为数据区域创建柱形统计图,图表标题为高一学年卫生检查情况统计图,分类( X)轴为班级尠,数值( Y)轴为得分。
-----------操作步骤(3)根据“图表向导 -4步骤之 1-4”,完成图表。
,然后“下一步”。
①选择图表类型“柱形图”和子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②若已正确选择数据区域,则“下一步”,否则重新选择数据区。
③按需要或要求输入相应的标题文字,如“图表标题、分类轴、数值轴”名称等。
④选择或确认“图表插入方式”,然后“完成”。
----------------- -----操作图解四插入自选图形中的五角星“得分最高的班级将获得卫生红旗,请在该班的班级编号处插入一个自选图形中的五角星。
”操作步骤:( 1)查看窗口下方有无“自选图形”快捷工具按钮?若无,则单击“插入”菜单下的“图片”“自选图形(2)此时,鼠标指变为细十单击底行中的“自选图形”快捷按钮,弹出列表,选择“星与旗帜”下的“五角星”。
”。
字花“ +(3)的单元格)单击即完成了插入操作。
然后,在指定的位置(得分为100的班级号位8-----------(1)单击“插入”菜单下的“图片”“自选图形(2)单击底行中的“自选图形”快捷按钮,弹出列表,选择“旗帜”下的“五角星”。
此时,鼠标指针变为细十字花“+”。
(3)然后,在指定的位置(得分为100的班级号位 8的单元格)单击即完成了插入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