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 暗挖初支
定位筋一端与钢架点焊在一起,另一端埋入围岩中,当钢架架设处有锚杆时,尽量利用锚杆定位。
钢格栅每500mm一榀,钢架间设Φ22纵向联结筋分别沿立筋每隔0.8m设一根,内外双层交替设置,并与主筋焊接连接。纵向联结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大于10d(d为钢筋直径)。
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20m
1组
检查试验报告
2
厚度
每个检查断面上,断面检查点60%以上喷射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厚度1/3;厚度总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厚度。
每10m
1
每断面环向每隔2米布一个检查点,用尺量取偏差值
3
表面平整度
30
全数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每边各取1点
4
外观检查
符合规范要求
6)、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现场工作人员禁止大声喧哗,进行高噪音施工或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经项目部管理人员许可。
7)、施工竖井、运输通道周边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止意外摔落伤人。
±50
每步
1
用尺量取最大偏差值计1点
与中心线的垂直度
5‰
每步
1
连接方式
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观察
4
钢筋焊接接头试件的抽取和力学性能
符合规范规定
每个检验批
2组
取样试验
一
般
项
目
1
纵向连接钢筋间距
±20
每步
1
用尺量取最大偏差值计1点
3、喷射混凝土
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或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检
查
项
目
1
结构混凝土强度
d、注浆结束后及时清洗泵,阀门和管路,保证机具完好,管路畅通。
2、土方开挖
1)、1-1断面土方开挖:隧道1-1断面采用CRD法施工,各导洞均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时先开挖Ⅰ#导洞上台阶土方,放拱部钢格栅,钢架拱脚打设径向φ42锁脚钢管并注浆,防止拱架下沉,喷射混凝土,拱部结构施工1m后再开挖核心土。上台阶拱部结构施工3~5m后再开挖Ⅰ#导洞下台阶土方。Ⅰ#导洞进尺10米后按上述步骤开挖Ⅱ#导洞马头门。Ⅲ#、Ⅳ#导洞开挖顺序及方法同Ⅰ#、Ⅱ#导洞。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钢格栅施工工艺
1)、施工顺序
钢格栅在初期支护中的施工顺序为:土方开挖→喷射50mm厚混凝土→安定位筋→安设格栅钢架→铺钢筋网→复喷混凝土→复喷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
2)、钢格栅构造
钢格栅由四根主筋及其它钢筋及角钢、钢板等焊接构成,在钢筋加工厂提前预制加工好。
3)、钢格栅的安装
钢格栅在初喷3~5cm后安设。确保主筋外缘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格栅和围岩间有空隙时,加钢楔塞紧。
4、挂网、喷射砼施工
(1)锚管安装完成后即可安装钢筋网片,网片采用φ6.5钢筋制作而成,纵横间距150mm×150mm。网片搭接不少于200mm,钢筋网应紧贴格栅钢架外侧布置。
(2)初支喷射混凝土等级为C25混凝土,两种断面初支厚度均为300mm;
开始喷射砼前,应适当缩短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并适当调整喷射角度,使得钢筋网背面的砼达到密实。喷射砼的配比严格按照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执行。砼应分层喷射,每层7cm左右,喷射口至喷射面距离以0.8~1.2m为宜。喷嘴均匀地按螺旋轨迹,分区段,自下而上,一圈压半圈,缓慢移动,每圈直径约20cm。若受喷面不平,先喷凹坑找平。喷射混凝土应覆盖全部钢筋网片,表面平整。喷射完成后及时清理受喷面。禁止使用回弹料。喷射应保证喷射砼的平整度,及隧道内净空尺寸,确保不超限。
4、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抢险物资,现场施工人员已就位。根据施工需要,每个班组需10-12人,其中每个工班土方和砼凿除工4人;钢筋工2人;砼喷射工1人;电葫芦工1人;空压机工1人;搬运工2人;工班长1人,计划左右线隧道各设2个班组,根据需要可增加班组数。
二、施工顺序
隧道初期支护坚持开挖一段封闭一段的支护原则,隧道初支施工工艺流程是:
a、钢格栅的钢筋焊接接头严格根据图纸,按规范标准及要求制作。接头长度要满足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并按规定将相邻钢筋的接头错开。
b、钢筋焊接所用的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c、焊前清除焊缝水锈、油渍等,焊后焊接处无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
d、钢筋焊接前,进行试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用塑胶泥(40Be’水玻璃拌合P32.5水泥)封堵导管周围及孔口。
严格按设计要求打入导管,管端外露20cm,外露部分焊接在钢格栅上,并可以安装注浆管路。
注浆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a、注浆口最高压力严格控制在0.6MPa以内,以防压裂工作面。
b、进浆速度控制每根导管浆液总进量在30L/min以内。
c、导管注浆采用定量注浆,可按地层吸浆量计算,如达不到定量浆液,但孔口压力稳定在0.6MPa时,即结束注浆。
3)、水泥、钢材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有关的质量检验测试,不合格不得使用。
4)、认真做好各工序的施工原始记录,严格签字验收,严格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2、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强支护、短开挖、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理,做到随挖随支。
2)、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等常规监测项目必须认真监测,掌握第一时间的监测数据,指导开挖频率、格栅间距、上下台阶间距和注浆情况的控制,并及时反馈信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1)注浆材料
注浆浆液根据地层情况选用,粗砂、砂砾层、卵石层采用水泥浆,中砂、粉土、粉砂层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玻璃模数用2.4~2.8,玻美度40º,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1,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1。施工时根据地质情况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2)注浆工艺
用带冲击的YT-28风锤将小导管顶入孔中,然后检查导管内有无充填物,如有充填物,用吹管吹出或掏勾勾出,也可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钢格栅安装
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主
控
项
目
1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观察,钢尺检查
2
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
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观察
3
钢格栅
中心位移(由设计中心线向各边量)
±30
每步
1
用激光指向仪,垂球和尺量计1点
间距
d、拱部钢格栅落底接长在单边交错进行。每次单边接长钢架1~3段。在软弱地层可同时落底接长或与仰拱相连并及时喷射混凝土。接长钢格栅和上部通过垫板用螺栓牢固准确连接,使钢格栅在一个断面封闭成环。
e、认真安装两榀钢格栅之间的连接钢筋。
f、钢格栅安装时比设计标高提高3cm,预留沉降量。
(5)钢格栅的加工焊接要求
2)、长导管定位注浆
范围:左右线里程K39+281.400- K39+273.400范围。
3)、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范围:左右线里程(K39+304.710- K39+281.400)、(K39+273.400- K39+264.900)范围。
小导管采用φ42*3.25mm,L=2.5m焊接钢管,每榀格栅打设一次,环向间距均为0.3m,小导管在初支外拱部140度范围沿环向布置,小导管外插角为10~15度。一端封闭并制成锥状,以便减小打入的阻力。小导管尾端采用φ6钢筋焊一圈加强箍,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为了便于浆液扩散,管壁每隔100~200m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6~8mm。
钢架拱脚加设径向φ42,L=3.0m锁脚钢管并注浆,防止拱架下沉。
(4)钢格栅安装标准
a、钢架安设前检查掌子面开挖净空,并挖除钢格栅底脚处虚碴,决不用虚碴填充,在超挖拱脚底部,垫型钢进行高差调整,开挖尺寸允许误差±5cm。
b、分段钢格栅用人工在掌子面组成整榀钢架,拧紧螺栓并进行焊接。
c、钢格栅安装后,中线允许误差±3cm,钢架垂直高度允许误差±2度。
成寿寺站~宋家庄站区间结构为单线单洞,马蹄形断面,初期支护作为临时结构,由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筋格栅拱组成。区间共有两种断面,里程右K29+340.71~K29+312.91为1-1断面,断面开挖尺寸为8200mm×8395mm;里程右K29+312.91~K29+264.90为2-2断面,断面开挖尺寸为6200mm×6600mm。1-1断面采用CRD法施工,2-2断面采用临时仰拱法施工。初支结构形式如图1、图2所示。
四、质量标准
1、土方开挖
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或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主
控
项
目
1
中心位移
10
每5m
1
经纬仪量测
2
断面尺寸
100,0
每2m
1
根据激光指向仪用尺量最大偏差值计1点
3
底高程
±20
每5m
1
水准仪
4
中线贯通
平面位置
±30
每个贯通位置
1
水准仪和经纬仪量测
高程
±20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每5m
1
在导洞作业面开挖前,沿结构拱部初支内轮廓线通过已安装好的钢格栅腹部打入带孔小导管,然后通过小导管向围岩压注浆,对地层进行加固封堵,防止施工时涌水、涌砂、坍塌,并在结构轮廓线外形成一个0.4~1.0m厚的弧型加固圈,在此加固圈的保护下安全地进行开挖作业。小导管位置和开挖边界由隧道内设置的激光仪或测量控制线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