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通投标与串通投标罪专题.doc

串通投标与串通投标罪专题.doc

串通投标专题
一、串通投标是什么?
串通招标投标,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
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
行为。

二、会直接被判定为串标的 6 种情况
串通投标在法律法规中是明确禁止的,处罚也很严厉。

但在实际操作中,
串标行为很难被发现,很难认定,也很难取证。

但这并不表示供应商可以放松警惕,随意串标,不管供应商是否串标,一
旦出现下列情形,直接就会被认定为串通投标,投标将被认定无效。

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2.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5.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6.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三、串通投标的分类及行为表现
(一)投标人串通型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并且情节
严重的行为。

相互串通投标的报价,是指投标人私下串通,联手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
价,以损害招标人的利益或者排挤其他投标者。

此种类型,仅限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报价的情况。

陪标的行为较为多见。

参加投标的经营者彼此之间通过口头或书面协议、约定,就投标报价互相通气,以避免相互竞争,或协议轮流在类似项目中中标,共同损害招标者或其他投标人的利益的行为,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投标报价;
2.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压低投标报价;
3.投标人之间约定,在类似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

所谓投标报价,是指投标者向招标者出示的愿意付出的价格。

标价一般来说应当以招标者提出的工程量化表作为计算的基础,并考虑中标率、投标企业的未来、竞争人数、竞争者投标条件等因素,在投标总额预算中加入适当百分比的利润形成。

(二)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型
这里的串通投标,不限于对投标报价的串通,还包括就报价以外的其他事项进行串通。

由于这种行为的法益侵害重于前一种行为,故其成立犯罪不以情节严重为要件。

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是指招标者与特定投标者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以不正当手段从事私下交易,使公开招标投标流于形式,共同损害国家、集体、公民(包括其他投标者)的利益的行为。

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行为主要表现为:
1.招标者故意泄露标底。

即招标人有意向某一特定投标人透露其标底的行为;
2.招标者私下启标泄露。

即招标人在公开开标之前,私下开启投标人标书,并通告给尚未报送标书的投标人;
3.招标者故意引导促使某人中标。

即招标人在要求投标人就其标书作澄清事实时,故意做引导性提问,以促成该投标人中标;
4.招标实行差别对待。

即招标在审查、评选标书时,对同样的标书实行差别对待,或者对不同的投标者实施差别对待;
5.招标者故意让不合格投标者中标。

即招标者允许不符合投标资格的投标者参加投标,并让其中标;
6.投标者贿赂获密。

即投标者通过贿赂手段,在公开开标之前,从招标者处获取投标者报价或其他投标条件的行为;
7.投标者给招标者标外补偿。

即投标人有意与招标人商定,在公开投标时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招标人以额外补偿;
8.招标者给投标者标外偿金。

即招标者与某投标者商定,在公开投标时,故意抬高标价,使标价高于通常价,而致其他投标者上当吃亏。

高价定标后,招标者按约定给故意抬高标价的投标者一定的偿金。

四、串通投标罪是什么?
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利益,情节严重,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怎么认定串通投标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复杂客体,既侵犯其他投标人或国家、集体的合法权益,又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串通投标的行为,并且情节严重。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采用卑劣手段串通投标的;多次实施串通投标行为的;给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国际影响的等等。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就招标人而言,是特殊主体,就投标人而言,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单位也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串通投标的行为会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但仍决意为之,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

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六、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串通投标罪与串通投标违法行为的界限,关键在于该行为的情节严重与否,情节严重者构成犯罪,否则不以犯罪论,对于何为情节严重,应当由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在认定情节严重与否时,应当考虑犯罪手段是否恶劣、是否屡教不改、行为的结果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作出综合判断。

七、串通投标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吗?
不是,刑法第 223 条中的招标人与投标人,还可解释为主管、负责、参与招标、投标事项的人。

这一解释虽然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但符合刑法的规定。

八、串通投标罪法律法规
1.《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
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九、串通投标行为的危害
投标人之间的串通投标行为破坏了招标投标机理,使得招标投标机制的预定目标无法实现,尤其对最终中标成交价格造成影响。

市场经济各个要素中,
价格是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互通信息的媒介,是促进和协调生产的最重要的因
素。

价格能够起到调节市场供给和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作用,也是刺激生产者
改进技术和改进管理的重要动力。

一旦价格机制遭受破坏,生产要素将无法被
合理分配、劣质企业不能被淘汰,企业也会失去技术创新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动
力。

同时,垄断价格形成后,将大大超过正常价格水平,招标人为此需付出高
额代价,导致社会收入不公平地从招标人手中转移到串通投标的投标人手中,
严重损害招标人利益。

串通投标行为可能导致后果还包括:(1)所有投标人报价均远远高于招标人标的价格,也高于一般市场平均价格;(2)某些投标人的报价明显缺乏竞争力,或者未中标人报价与中标人相比差别过大;(3)同一供应商或承包商中标比率过高;( 4)同一供应商或承包商在某一领域招标投标中的中标比率过高,
(5)其他投标人分别在其他领域招标投标中表现突出;( 6)不同的招标投标中,中标人经常将所获得的合同部分分给其他未中标的投标人;( 7)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或者承包商频繁聚会或通过其他方式沟通、联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