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第四讲

博弈论第四讲


n人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包括:参与人的类型空间Θ1, …, Θn,条件概率p1,…, pn,类型依存战略空间A1(θ1),…, An(θn)和类型依 存支付函数u1(a1,…,an; θ1),…,un(a1,…,an; θn)。参与人i知道自己的
类型θi∈Θi,条件概率pi=pi(θ-i︱θi)描述给定自己属于θi的情况下,

海萨尼转换
市场进入博弈:不完全信息
高成本情况
默许
斗争 进入 不进入

在位者
低成本情况
默许 斗争
进入者
40, 50 0, 300
-10, 0 0, 300
30,80 0, 400
-10, 100 0, 400
1967年以前,博弈论专家认为这样的不完全信息是没法分析的, 因为当一个参与人并不知道他在与谁博弈时,博弈的规则是没有 定义的。

海萨尼通过引入一个虚拟的参与人“自然”,将不完全信息博 弈转换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从而可以用完全信息博弈论进 行处理,这就是著名的“海萨尼转换”(Harsainyi Transformation)。
海萨尼转换



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共同知识之外 的信息;只有参与人i知道,其他参与人不知道 的信息。 例如,C2=C2l?还是C2=C2h?厂商2自己知道, 厂商1不知道,C2是厂商2的私人信息。 类型(type):对参与人私人信息的一个完备描 述 不完全信息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参与人有多个 类型。
诸葛亮:处于劣势,但知道博弈的结构,比对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计策:使用各种手段迷惑司马懿,为的是不让对方知道其战略的结果 (支付)。迫使其认为,撤退比进攻好,降低其进攻的预期收益。 如用概率论的术语来说,诸葛亮的做法是加大司马懿对进攻失败 的主 观概率,使司马懿认为进攻的期望收益小于撤退的期望收益。
不完全信息
说明

根据海萨尼公理:假定参与人类型的分布函 数P(θ1,…, θn)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
以市场进入博弈为例,在位者高成本的概率p 是共同知识意味着:进入者知道在位者是高 成本的概率为p,进入者知道在位者知道进入 者知道在位者是高成本的概率为p,如此等等, 即在博弈开始时,所有参与人有关自然行动 的信念(belief)是相同的。

不完全信息博弈——“空城计”
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只有一班文 官,军士一半已经运粮草去了,只有2500军士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 天,魏兵分两路杀来。 孔明令众将旌旗尽皆藏匿,打开城门,每一门用20军士,扮 作百姓,洒扫街道。而孔明羽扇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 上敌楼前凭栏而望,焚香操琴。 司马懿自马上远远望之,见诸葛亮神态自若,顿时心生疑忌, 犹豫再三,难下决断。又接到远山中可能有埋伏的情报,于是叫 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急速退去。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 “莫非诸葛亮无军,故做此态,父何故便退兵?” 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必中计也。” 孔明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诸葛亮说,司马 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 盖因不得已而用之,弃城而去,必为之所擒。”
-10,0
0,300
30, 80
0, 400
-10, 100
0, 400
不进入
一个简例:市场进入博弈
市场进入博弈:不完全信息 高成本情况
默许 进入 斗争
在位者
进入者有关在位者成 本信息是不完全的 低成本情况
默许 斗争
进入者
40, 50 0, 300
-10,0 0,300
30, 80 0, 400
-10, 100 0, 400
练习-将下列博弈进行海萨尼转换

接受 求爱博弈: 求爱
100,100
不接受
-50,0 0,0
品德优良者求爱 求爱者 不求爱 0,0 求爱者品德优良的概率是p

求爱博弈: 品德恶劣者求爱 接受 求爱 不接受
0,0 100,-100 -50,0
求爱者
不求爱 0,0
N
优良 恶劣
[p] 求爱者
不求爱 求爱 被求者 (0, 0)
不进入
如果在位者是低成本:进入者的最优选择是不进入, 在位者的最优选择是斗争(一旦低成本者进入)
一个简例:市场进入博弈
市场进入博弈:不完全信息 高成本情况
默许 进入 斗争
在位者
进入者有关在位者成 本信息是不完全的 低成本情况
默许 斗争
进入者
40, 50 0, 300
-10,0 0,300
30, 80 0, 400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博弈参与人不是使 自己的支付或效用最大,而是使自己的期望效 用或支付最大。 如果让你在“50%的概率获得100元”与 “10%的概率获得200元”两者之间选择的话, 不完全信息决策意味着你会选择前者。因为前 者的期望所的是50元,而后者仅为20元,故选 前者。
不完全信息博弈
求爱博弈: 求爱



说参与人i知道自己的支付函数等同于说参与人i知道自己 的类型,类似地,说参与人i可能不确定其他参与人的支 付函数,也就等同于说参与人i不能确定其他参与人的类 型。 θi表示参与人i的第k种类型(参与人i共有K种类型); Θi表 示参与人i的类型空间(类型集),即Θi={θ1,…, θK}; θ= (θ1,…, θn)表示一个类型组合。 θ-i=(θ1,…, θi-1, θi+1,θn)表示 除参与人i之外的其他参与人的类型组合。 注意:Θi={θ1,…, θK}及Pi(θ1,…, θK) 是Common Knowledge
管理学院
School of Management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作者:朱怀念
经贸学院
huainian258@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一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博弈
海萨尼转换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二 贝叶斯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海萨尼转换

下图就是市场进入博弈问题,经过海萨尼转换后,得 N 到的博弈树。
高 低[P]不来自入进入者进入[1-P]
进入 在位者
不进入
(0,300)
合作
在位者
斗争
(0,400)
合作 斗争
(40,50)
(-10,0)
(30,80) (-10,100)
海萨尼转换



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同时行动,其 战略空间等于行动空间,但是参与人i的行动空间可能 依赖于其类型,也就是行动空间是类型依存的。 比如企业能选择什么产量依赖于它的成本函数,一个 人能干什么依赖于他的能力,等等。 类似的,参与人i的支付函数也是类型依存的,比如说, 生产相同的产量,不同成本函数的企业利润就不同; 工作同样的时间,不同类型的人得到的效用不同。用 ui(ai,a-i; θi)表示参与人i的效用函数。可以用这些参数 表示一个静态贝叶斯博弈。


一个企业决定是否进入一个新的产业,但不知道在位企 业的成本函数,也不知道一旦进入,在位者决定默许还 是斗争。 假定在位者有两种可能的成本函数:高成本或低成本; 对应两种成本情况下的不同战略组合下的支付矩阵如下 表: 在位者 高成本情况 低成本情况
默许 进入 斗争 默许 斗争
进入者
40, 50
0, 300

如果p≥1/5,进入;如果p<1/5,不进入。
目录导航


一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博弈
海萨尼转换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二 贝叶斯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三 贝叶斯纳什均衡与混合战略均衡
海萨尼转换
市场进入博弈:不完全信息 高成本情况
默许
斗争 进入 不进入
不进入
如果在位者是高成本:进入者的最优选择是进入, 在位者的最优选择是默许;
一个简例:市场进入博弈
市场进入博弈:不完全信息 高成本情况
默许 进入 斗争
在位者
进入者有关在位者成 本信息是不完全的 低成本情况
默许 斗争
进入者
40, 50 0, 300
-10,0 0,300
30, 80 0, 400
-10, 100 0, 400
求爱者
不求爱 0,0
不完全信息博弈
需求大的情况
市场需求信息 是不完全的。
开发商B 开发 不开发
开发商A
开发
4000,4000 0,8000
8000,0 0,0
不开发 需求小的情况
开发 开发商A
开发商B 开发
-3000,-3000 0,1000
不开发
1000,0 0,0
不开发
房地产开发博弈
一个简例:市场进入博弈
-10, 100 0, 400
不进入
但进入者不知道在位者究竟是高成本还是低成本, 因此,进入者的最优选择依赖于他对在位者的信念
一个简例:市场进入博弈
假定进入者认为在位者是高成本的概率为p,则是低成 本的概率为1-p。 进入者选择“进入”的期望支付是:p×40+(1-p) ×(10)

进入者选择“不进入”的期望支付是0 比较上面两个表达式,可知进入者的最优选择为:
不完全信息博弈——“空城计”



分析这个博弈 参与人 战略 支付 画出这个博弈的战略式或扩展式表述
不完全信息博弈—信息的重要性
司马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