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河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原则第二章工程说明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水文气象第三节施工条件第四节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第一节项目的总体目标规划第二节施工机械计划第三节施工劳动计划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第二节交通第三节用电第四节水路系统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第一节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计划第二节技术准备第六章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测量与施工放样第二节土石方工程第三节模板工程第四节混凝土工程第五节施工方案第七章质量目标设计与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第二节确保工程质量总体思路第三节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机构设置第四节管理职责及措施第五节分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第八章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第一节组织得力和人员落实第二节设备落实第三节措施落实第四节物资落实第五节责任落实第六节积极做好与施工有关方面的工作第七节充分做好特殊季节、特殊影响的防备工作第九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第二节文明施工的要求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一、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二、发包方组织的招标会议及其答疑材料。
三、现行的水利部颁布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四、发包方组织的现场踏勘中收集的材料。
五、公司拥有的科技、工程成果、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
第二节编制原则一、遵照招标文件中合同条款的各项要求,实质性的响应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要求。
二、施工中严格遵照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执行。
三、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
四、坚持自始自终的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
五、以标书中的各项说明为预期和行动纲领。
第二章工程说明第一节工程概况XXX位于天荒坪镇横路村,基地东侧为XX河道,为提高XX基地的防洪能力,改善沿河环境和基地的景观。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XX河道左侧护岸277m和修复里公坝等。
本工程施工工期:120天,自2009年月日开工至2009年月日止。
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合格以上质量目标。
第二节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中纬度亚热带南缘季风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最丰年降水量1784.6mm,最枯年降水量789.9mm。
降雨时空分布不匀,山丘区大于河谷平原。
降水集中在4~10月,其总量占年降水量的75%左右。
多年平均气温15.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33.6℃,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7.4℃,平均水汽区16.3hPa,平均相对湿度81%。
无霜期200~226天。
平均风速1.6m/s,实测最大风速17.7m/s。
第三节施工条件1、交通:承包人按合同规定负责修建从指定场外公共道路至施工区的施工干线公路以及各施工点的全部临时道路,项目区有村道相连,交通较便利。
2、临设场地:根据发包人提供的临时使用土地,可作为施工临时场地,承包人临时用地的借用,负责底面结构物拆除、植物清理、场地平整、复耕。
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由发包方协助承包方解决。
容量需满足施工用电高峰期要求。
4、块石、碎石、黄砂、水泥等建材均有承包方自行采购,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第四节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本合同承包人承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1)承包人应承包完成的永久工程项目包括:新建XX河道左侧护岸277m和修复里公坝等。
(2)承包人应承包完成的临时工程项目包括:临时道路、临时房屋及为施工服务的其它临时工程。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项目的总体目标规划1、质量目标:我公司的施工质量目标是合格工程,在施工中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建设本表工程。
2、工期目标:我公司的施工工期目标为120日历天。
3、安全目标:安全生产无事故,确保工程渡汛和堤防稳定安全。
4、文明目标:争创“文明标化工地”。
5、环保目标: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小,符合有关环保指标。
6、其他在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整体外观形象。
第二节施工机械设计根据工程特点,施工中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是关键。
第三节施工劳动计划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针对本工程施工路线的特点,施工总场地设置在路线中间段。
1、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是解决本标工程所需要修建的各种临时设施与本工程相互间的合理布局,将各项施工、生活、临时设施在施工总平面布置上周密计划和布置。
2、工程计划采用集中管理,分段布置的方式,并按“标化”工地标准布设临时设施,在保证文明、安全、环保和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场现有条件,使临时设施经济而高效,并尽量在建设规划线内用地。
3、根据本标工程特点及现场实际条件,现场临时设施主要布置在业主提供的征地范围内,并力求合理、紧凑、厉行节约、经济实用、管理方便。
4、施工设备的布置除应满足施工进度及管理需求外,还应尽量减少相互干扰,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具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后附)第二节交通一、交通概况项目区内有村道相连,交通较便利二、场外交通布置根据现有的施工场地,合理规划、布置,修筑场内交通便道。
第三节用电一、用电概况在主要施工现场修建配电柜。
二、用电引入情况根据需要,向供电单位安装变压器,并在声内布置低压线网络。
三、场内低压线网络布置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在场内布置低压网络。
四、自备电为保证工程能保持保量的顺利完成,自备发电机1台。
第四节水路系统一、施工用水施工用水拟采用河道水,在施工点安装水泵,直接抽取河道水送至混凝土拌和系统和各混凝土施工工作面。
二、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第五节混凝土生产系统本工程施工项目位置比较集中,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面布置0.4m3混凝土拌合机混凝土生产系统,并合理布置骨料堆放场,水泥仓库,储水池等。
第六节施工辅助场区、仓库布置生产辅助系统设有仓库、加工厂、工地实验室等,搭设临时用房约30m2左右。
第七节办公、生活用房本工程的生产管理及生活用房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等。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对现场进行踏勘及本地调研后,生产管理和生活用房均采用租赁与临时搭设相结合,总面积约为100m2 。
第八节通讯主要施工人员均配备手机,以备与业主、监理等部门及时联系。
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第六章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测量与施工放样1、施工测量放线的任务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放到地面上,即根据工程的图示坐标和标高用测量仪器确定在实地的平面位置和所处高程。
2、测放临时水准点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
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2)在居民区或生产区每2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旷野每4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3、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放线点用标桩固定的地面上。
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都要进行校核。
在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性线和转角测量。
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米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统一,一般是选用20、25、30米或标段的具体情况作桩距,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
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4、纵断面水准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100米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毫米。
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第二节土石方工程1、土石方开挖(1)土石方开挖前,应通知监理对开挖面的实地断面放样进行测量复核,经批准后才可进行开挖,开挖基础面必须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和监理的指示。
(2)土石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并经局部挖填平衡计算,应回填的土方要足量保留并就近堆放,便于就近回填。
多余土石方应运至监理指定的地点堆放,不随地弃置。
(3)土石方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不得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
开挖后要回填的边坡应保留保护层。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控制开挖边坡的底高程,减少超挖量。
机械开挖后,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满足施工要求。
(4)开挖完成后经监理验基验槽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土石方填筑(1)挖填土方主要工序有填土、平土、晾晒或洒水(含水量控制),土料压实、质检及修整边坡。
(2)土料填筑前必须先进行现场压实试验,确定分层厚度(分层厚度不大于30㎝),压实遍数等碾压参数和最优含水率指标。
施工中严格按确定的参数组织施工。
根据本工程土方回填料的性质和状态,结合我单位的技术装备,拟采用铲运机摊铺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铺土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土料的铺料与压实工序应连续进行,压实过程中要求层面平整,层次清楚。
压实后的土层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否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雨季施工时,应根据雨情预报,在下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作业面及时做好横坡排泄雨水。
必要时,对填土工作面用雨布等覆盖,雨后填筑应晾晒或作业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第三节模板工程本工程的砼工程主要是挡墙压顶,针对本工程设计图的情况,计划主要采取定型钢模的施工方法进行模板施工。
在模板施工中我们将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技术措施:一是支模前应弹模板位置线;二是模板应经常清理并涂刷有效的脱模剂;三是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四是应满足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方便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五是模板的接缝须严密不应漏浆;六是拆模强度按现行施工规范执行。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在操作中应做好以下技术措施:1、砼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砂石质量及配合比,材料必须经过磅称后,采用机械振捣,手推车运输,并做好砼试验及砼工程施工日志;2、水泥的采购必须是具有产品合格证,并进行安定性测定合格后方可投放使用;3、砼应在初凝前浇筑,如发现浇筑前已有初凝现象,则应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使它恢复流动性后,方可入模;4、浇筑前如发现有离析现象,经重新搅拌才能浇筑;5、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应保证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充分利用空间抢时间,加速工程进展。
第五节施工方案1、季节性施工方案雨季施工: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正值多雨水季节,为了在雨季不影响施工的正常维持,我项目部针对该施工特点,进行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