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洛河特大桥主桥水中钢构连续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马坡洛河特大桥主桥9 #-16 #(40+5*64+40)m 、23 #-28 #(40+3*64+40 )两联钢构连续梁,薄臂空心高墩(39-59)m,水中深基础. 其中12-15#、25-27#墩承台主要位于河岸或主河槽淤积层内,淤积深度7-16 m,基本处于亚砂土地层之中,该地层地质结构较松散,含水量较大,且存在振动液化现象,易形成流沙,开挖后边坡易松动、坍塌。
1.总体施工方法桩基础采用打设钢护筒, (钢护筒深度打设到强风化)冲击钻施工。
承台基础14 #、25 #、26#、27#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 13#钢吊箱施工, 12#、15#采取开挖加支撑施工。
薄臂空心墩采用塔吊翻模施工,混凝土泵浇筑混凝土钢构梁采用挂蓝施工2.施工机械桩基础、冲击钻、吊车配合导管灌注。
冲击钻台数承台基础钢板桩围堰、钢板桩履带吊插打,吊车安装围囹,高压泵射水出泥,导管法水下灌注封底混凝土,抽干水立模浇注承台混凝土。
薄臂空心墩塔吊立模,地泵浇筑。
塔吊10 台,电梯两台。
其中在10#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11#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12#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13#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14#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15#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24#安装跨度50-55 m 塔吊一台, 25#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26#安装跨度47m 塔吊一台, 27#安装跨度50-55 m 塔吊一台. 边墩与便跨墩共用塔吊, 10 #墩塔吊安设在线路右侧靠近小里程处承台上, (距离9 #号墩最近处), 15 #墩塔吊安设在线路左侧靠近大里程处承台上, (距离16#号墩最近处), 24 #墩塔吊安设在线路左侧靠近小里程处承台上, (距离23#号墩最近处), 27 #墩塔吊安设在线路左侧靠近大里程处承台上, (距离28#号墩最近处),其余墩塔吊按装在线路左侧.电梯每联钢构连续梁上各按装一台, 13 号右侧承台上, 27 号右侧承台上.连续钢构梁模板12 套,直径4.4 米(墩顶)翻模2 套,直径6.0 米(墩顶)翻模4 套,直径5.0 米(墩顶)翻模1 套,钢构墩翻模5 套。
直径4.4 米(墩顶)翻模2 套,分别用于6#、7#、9#墩,施工顺序为先9#后6#最后7#墩,另一套用于8#、17 #、23 #、28 #号墩施工,施工顺序为先23#号再28 #在17#最后8#.直径5.0 米(墩顶)翻模1 套,用于16 #、24 #墩,施工顺序为先16 #后24 #钢构连续梁投入挂蓝10 套同时施工,10 #、11 #、12#、13 #、14 #、15 #、24 #、25 #、26 #、27 #各一套。
0#块托架投入10 套,10#、11 #、12 #、13#、14 #、15 #、24#、25 #、26 #、27 #各一套。
边跨直线段施工,边墩9#、16 #、27 #预埋托架预埋件,钢构墩0#块施工完成后,拆除托架,按装到边墩上进行直线段施工,23 #墩高度小于20 米,采用满堂碗口支架施工。
在相对应的墩承台上预埋托架预压预埋件。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4 #、25 #、26 #、27 #、28 #。
详见预压预埋件图.3.施工顺序见进度计划横道图4.施工组织按照施工进度组织人、财、物,协调好工、料、机、管、运高效生产。
5.现场平面图6.技术组织措施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责任制,编写工序作业指导书,实行标准化作业。
基础采用打设钢护筒钻孔灌注桩,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空心墩采用翻模施工,连续梁采用挂篮施工。
13-15#、25-27#墩每个承台下设12根①1.8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11m (顺桥向)x 16.5m (横桥向)x 3.6m (厚度),C35 砼653.4 m3。
二、钢板桩施工方案1 钢板桩围堰施工钢板桩围堰按两道支撑设计,第一道支撑的顶标高在承台砼设计顶标高上50cm 处。
第二道支撑在封底砼以上0.5 米左右位置,当封底砼完成后将此道支撑拆除替换,具体见施工图纸。
桩基施工完成后或施工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提前组织钢板桩围堰施工。
将经过整理并按组拼装好的拉森皿钢板桩运送至施工地点,用吊车配合振动锤按顺序插打和拢。
钢板桩插打完以后,采用挖掘机进行堰内开挖,必要时采用射水吸泥方法进行。
当开挖至围堰支撑位置后,即按设计进行支护。
(1)钢板桩围堰整理钢板桩提前进入施工现场,首先对其进行仔细检查,对有明显弯曲破损、锁口不合、锁口有焊瘤等缺陷情况的及时整修;在钢板桩插打前对锁口内涂以黄油、锯末等混合物,减少钢板桩拔出时的摩擦力。
(2)插打顺序钢板桩围堰设计为矩形形式,尺寸为19.2 X l3.6m,根据计算,钢板桩围堰打入河床风化层即可满足施工需要(对河床标高与承台底标高差距不大的应打入河床2m 以上。
施工顺序因在陆上施工,可从一边开始插打,最后合龙。
为保证合拢精度,最后一边施工时先将该边钢板桩整体插打至某一稳定深度,然后再逐根插打至设计标高。
(3)钢板桩插打导向装置先插打钢管桩作为钢板桩围堰的角桩。
在钢管桩外放置工字钢作为围囹,此围囹作钢板桩插打的导向架。
在插打前用[20 槽钢做成钢夹板,配合钢板桩导向。
钢板桩插打完毕后,采用挖掘机开始挖除堰内土层,必要时采用高压水枪射水配合泥浆泵将围堰开挖到位置。
随着水位及土层标高降至围囹支撑设计标高时,安装围囹及内支撑。
具体围堰设计见附图。
注意在开挖过程中,经常观测堰内基底标高,防止超欠挖。
2. 承台封底封底砼厚度根据开挖后的地质情况确定采用干封或水下封底及封底厚度,但尽量采用干封法采用干封时,采用砼输送泵施工,沿线路前进方向自左向右开始分层分段一次推进完成,分层厚度按30cm。
浇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保证振捣质量,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封底砼到顶标高后,专人找平,砼达到终凝后即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得小于7 天。
承台封底砼施工前,用水将桩头及桩身冲洗干净。
封底后,将桩头表面污染的砼清除干净。
水中封底砼在钢板桩围堰内支撑平台上用砼输送泵配合导管采用垂直移动导管法施工。
施工时采用主要机械设备为:砼输送泵、拌和站。
封底砼浇注顺序为自一边向另一边浇注,施工前按设计位置布置好导管。
砼灌注前用水准仪多点测量基坑标高,合格后开始摆放导管, 导管底部距离基坑底保持10--20cm 距离。
首盘砼封底时,自既定导管顺序封底,在封底同时用测锤测量封底砼的流动半径及上升高度,当测量导管在同一截面上砼高度达到设计标高时移动导管前进,为保证封底砼的密实和平整度,避免出现隆起现象,导管插入砼内部不小于50cm,且整个高度一次成型。
采用导管法灌注封底砼注意事项:I、在灌注过程中,经常测量砼表面顶标高、导管口顶标高,按比设计值高出3〜5cm控制;11>严格控制导管作用半径在2〜3m之间,保证砼整体密实性和防水性;皿、严格控制导管埋入砼中深度不得小于50cm,施工中不得随意提升导管,保证砼不在水中直接落下;皿、为防止泵送砼流出的反力把导管顶起来,施工前用脚手架将导管固定于钢板桩围堰的内支撑上。
3.注意事项a)承台基坑开挖前准备好彩条布及其他相关防雨设施,并在基坑的外轮廓线50cm 处筑好挡水埝;b)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围堰变形、基坑边坡稳定性和标高,防止出现坍塌事故。
三、承台施工(略)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部T工程队T施工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
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根据“全员管理、安全第一” 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责任。
同时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
( 2)主要领导跟班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跟班作业了解情况,及时搞好技术交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对围堰变形等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挥技术管理的保障作用。
( 3) 按施工计划安排,确保材料按时到位,材料型号、质量合格,严格杜绝劣质材料进场。
( 4)加强焊接工艺的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 5)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护一切必要而合适的警告、危险、禁止等标志牌。
夜间在承台基坑的周围用红色照明灯警示。
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现场统一布设电力线路,不准乱接电线。
电器设备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
( 6 )搞好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采取各种措施,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
毕业论文致谢词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
)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
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
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