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市级公开课优秀课件
5、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醉翁XLP
43
第二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 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风霜高洁
风高气爽,霜色洁白
露出 四季 像那云雾之气 消散来自聚拢昏暗 昏暗不明
醉翁XLP 40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 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亭之环境
环滁皆山 琅琊山 酿泉 有亭翼然
远——近 整体——局部——个体 亭之得名 作亭者
名之者
醉翁XLP
山 水 之 命名之意 乐
42
练 习
用原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蔚然而深秀 临于泉上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滁州的地理有什么特点? 2、西南诸峰有什么特点? 3、琅琊山有什么特点?
4、醉翁亭的位置在哪里?
醉翁XLP 33
滁州古城墙
醉翁XLP
34
醉翁XLP
35
醉翁XLP
36
醉翁XLP
37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来命名的。
醉翁XLP 38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一点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 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XLP 39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 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 上。
众多的样子 清醇
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起 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射箭壶的人 下棋 酒杯 酒筹
摆列
的
者,太守醉也。
醉翁XLP
脸色
同“于”: 57 在
zhé huì
晦明变化者 :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
yǔ lǚ gōng
伛偻提携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
醉翁XLP 22
翻译课文
• 对照文下注释,分段翻译课文。
醉翁XLP
23
第一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 尤美,望之
茂盛的样子 幽深秀丽 从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 临
判断句
都
它的
各个
树林和山谷 尤其,特别
听到
在山上
像鸟张开翅膀似的
居高下望在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取名 指亭,它 就 自称
倒装句
山势回环,路也随着转弯 的人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 号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号称 的 情趣 间
的
野花 开放
美好 滋长
像那太阳出来后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云气聚拢, 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早晚的 景象。野花开放而散发出清香,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 成浓密的树阴,风高霜白,水浅露出了水里的石头, 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 醉翁XLP 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那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啊。 44
领会 的 寄托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XLP
24
的
在这里
而且
所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早:日出而林霏开
晚: 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XLP 54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 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 ,
秋: 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
醉翁XLP
,
。
55
日出:开——明 山间朝暮 云归:暝——晦
山间四时
乐 野芳发而幽香 春 亦 佳木秀而繁阴 夏 风霜高洁 秋 无 穷 水落而石出者 冬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 尤其幽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在琅 玡山上走过六七里路, 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泻流出 来的,是酿泉的水。 山势回环,路也随着转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 像鸟张开翅膀似的翘起,高踞在酿泉上的,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 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在这里饮酒,饮了少许就醉了,而年龄又 最高,所以自己号称“醉翁”。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是在游山玩 醉 25 醉翁XLP 水中啊。游山玩水的乐趣,从心里领会,寄托在酒上。
日出而林霏开
太阳出来,树林 里的雾气散了
醉翁XLP 45
云归而岩穴暝
烟云聚拢,山谷 就显得昏暗了
醉翁XLP
46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这)明暗变化的景象, 就是山中早晨和傍晚。
醉翁XLP
47
野花开了,有一 股清幽的香气
醉翁XLP
野 芳 发 而 幽 香
48
佳 木 秀 好的树木枝叶 而 繁茂,形成一片 繁 浓郁的绿荫 阴
醉翁XLP 49
风霜高洁
天高气爽
醉翁XLP
50
水落而石出者
水位下降,石头露出
醉翁XLP
51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象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醉翁XLP
5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 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醉翁XLP 17
写作背景
•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 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 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 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 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 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 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 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 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 亭中”。
醉翁XLP 31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 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 上,是醉翁亭啊。
醉翁XLP 32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 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 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 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 山峰间飞流而下的,是酿泉啊。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 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 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醉翁XLP 18
•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 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 (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 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 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 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 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 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是游 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赠。 •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 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 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 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 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 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XLP 19
听 读 课 文
醉翁XLP
20
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 hè 翼然 yì
i 蔚然 wè 晦明 huì
潺潺 chá n 辄醉 zhé
环滁 chú 野蔌 sù 觥筹交错gōng 伛偻 Yŭ lǚ 琅琊 lá ngYá 阴翳 yì
醉翁XLP
21
诵读,读懂句意
hè
读准字音 理解句意
林壑尤美: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饮少辄醉 :喝一点就醉了
醉翁XLP 12
关于醉翁亭
• 醉翁亭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 (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 《醉翁亭记》 一文而闻名遐迩。“滁之山水得 欧公之文而愈光”。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 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 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 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苏东坡手书《醉翁亭 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 一亭”。2004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 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一)》中。 • 网络链接:四大名亭 醉翁亭
请你根据语境填名句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醉翁XLP
1
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 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醉翁XLP
2
翁 去 八 百 年 , 醉 乡 犹 在
醉翁XLP
山 行 六 七 里 , 亭 影 不 孤
3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