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改造申请报告篇一:网络改造申请报告1网络改造申请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校上网现在用的是移动无线WLAN,学校连接网络的电脑60多台,所需上网费用为2400元/年。
随着学校的发展,上网电脑不断增加,目前学校的无线WLAN网络已经极不稳定,网速缓慢,经常掉线,极大的影响老师办公和正常的教学需求。
今特向领导申请进行网络改造,改造成有线网络,需要资金元,大写人民币柒仟叁佰叁拾元。
请领导给予批复为盼!申请单位:2014年6月14日果都镇大霞雾联小网络改造预算明细交换机2台×= 网线1500米×= 穿线管(PPR)240米×= 粗线槽180米×= 细线槽200米×= 直节60个×=弯头20个×= 水晶头80个×= 钢钉5斤×= 线卡200个×= 工时费15个×=合计:新泰市果都镇大霞雾联办小学(章)法人代表:法人代表:2014年6月10日篇二:关于维修改造校园网络工程的请示关于维修改造校园网络工程的请示局领导:我校校园网络始建于2005年,承担着板桥中学、中心学校和镇中心幼儿园三个单位的光纤网络接入任务。
由于本地区雷电及电力环境等因素,原校园网路由器、交换机设备已有部分损坏。
三个单位的网络接入都受到影响。
现班班通教学仪器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互动式白板电子教室网络布线急需重新规划和布线。
为了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我们聘请技术人员对学校网络布局进行了实地规划,对原校园网络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预计需投入资金近10000余元对现有网络软硬件进行维修和改造。
对学校网络改造维修需近原材料和施工费如下:(1)H3C路由器1300元*1台=1300元;(2)S2000 交换机华为1500元*1=1500元;(3)H3C SOHO-S1526交换机850元*1=850元;(4)超五类网线550元/箱*4=2200元;(5)超五类网线室外680元/箱*1=680元;(6)水晶头2 元/个*100个=200元;(7)PVC线槽50元*20=1000元(8)施工费200元*10天=2000元,合计9730元当否,请批示!南漳县板桥中学2012年10月22日篇三:学校网络申请报告尊敬的校领导:为加强新校区校园综合治理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校园安全无事故,有以下两项申请:1:用扁铁加强围栏,确保围栏的稳固性。
2:在西门安装大灯,方便夜间保安看清来往车辆。
敬请领导审批!篇二:关于建立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系统的请示报告关于购置网络设备和完善室内广播系统的申请报告区教育体育局: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着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信息服务电子化方向发展。
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辅助教学、科研活动和通讯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校园网的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我校各楼宇接入点的光纤熔接以及综合传输设备的安装工作已完成,要实现校园局域网的互通以及与互联网的接入,还需购置相关网络设备。
先行在三栋楼内完成各自接入层系统的设施建设,然后在综合办公楼核心机房内实现各接入层的汇聚,以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需投入的设备购置及建设资金为xxxx元。
校园室内广播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校园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有益补充。
由于初期工程建设未将三栋楼宇之间的室内广播进行互联互通,为完善室内广播系统这一工程建设需要投入的设备购置及建设资金为xxxx元。
根据网络设备购置和室内广播系统完善工程预算,总共需要投入资金xxxx元,才能完成这两项工程建设。
以我校目前的财力状况,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特申请教育体育局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完成此两项工程的建设。
(工程建设所需购置设备及产生的相关费用详见附表)不知妥否,请批示!xxxx小学2012年12月20日篇三:网络改造申请报告1网络改造申请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校上网现在用的是移动无线wlan,学校连接网络的电脑60多台,所需上网费用为2400元/年。
随着学校的发展,上网电脑不断增加,目前学校的无线wlan网络已经极不稳定,网速缓慢,经常掉线,极大的影响老师办公和正常的教学需求。
今特向领导申请进行网络改造,改造成有线网络,需要资金元,大写人民币柒仟叁佰叁拾元。
请领导给予批复为盼!申请单位:2014年6月14日果都镇大霞雾联小网络改造预算明细交换机2台×= 网线1500米×= 穿线管(ppr)240米×= 粗线槽180米×=细线槽200米×= 直节60个×=弯头20个×= 水晶头80个×= 钢钉5斤×= 线卡200个×= 工时费15个×=合计:新泰市果都镇大霞雾联办小学(章)法人代表:2014年6月10日篇四:温店中学数字化校园申请报告温店中学数字化示范学校申请报告为全面提升我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办学品位,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滨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为依据,遵照适时性与超前性兼顾的原则,大力加强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对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创建信息化的教学场所。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正逐步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规范化。
现根据自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数字化示范学校申请报告。
一、基础设施建设1.我校已建成校园网,光纤总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并接入阳信县教育网,网络覆盖学校所有场所,有两台服务器及相关的多台交换机。
2.我校建有能够满足信息技术开课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有学生用方正微机50台,安装有互动功能的电子教室,管理规范。
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师机比(任课教师数与任课教师用计算机数比例)达1∶1。
配备了1间数字化阅览室(与计算机网络教室合用),正在筹建机器人实验室。
3.学校配备有多媒体制作设备(两台数码照相机、一台数码摄像机、5台打印机(其中一台有扫描功能)),能满足日常办公需求。
4.我校已经建成了校园广播网,拥有较高标准的视频会议室,前后两个摄像头,可以用作录播系统,可以制作教师精品课及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
安装了完善的校园监控系统,各系统基本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教务管理、科研管理、资源管理、校产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等有相应的软件并有专人负责。
学校建有架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学校网站,各项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
并与数字化校园平台有机整合。
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区域共享的校本资源库(含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正版数字图书等),本学期有两位老师的资源被选为向省推荐的优秀资源。
二、教学应用水平学校信息化建设体现为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为应用服务的理念,信息技术能够渗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化交流互动全面推动学校工作进程,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提高,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校按照要求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校信息化设施向学生开放。
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校本研修,以及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
每学期校本研修不少于2次,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至少1次。
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成果,并形成制度。
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科覆盖率达到100%。
老师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学校网站正在积极完善,并接入县教育网,学校的“213”课堂教学模式被省教科室立项,也有多项县级课题相继立项或结题,广大教师科研气氛有所提高。
老师们结合自身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积极制作课件或专题学习网站,积极开展网上互动活动。
在2012年和今年的暑期研修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师们积极参与市、县(区)两级教育资源库开发建设及优质教育资源评比活动,本学期有两位老师的资源被选为向省推荐的优秀资源,学校也对这些教师进行了鼓励。
学校每学期都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技术培训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并纳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我校所有任课教师能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能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上学期我校有五节电教课获得省、市奖项。
老师们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情况实行数字化动态管理。
三、管理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通过切合工作实际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过程的高效,达到管理的高质,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常规工作的有力保障。
我校校长了解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确立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带头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和实施管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前瞻规划和领导能力。
我校主要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教育技术相关培训,适应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工作要求。
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师档案,对教师的学历、职称、进修及考核获奖等情况进行数字化管理。
建立了完备的学生学籍档案,对学生的毕业升学及平时表现等进行数字化管理。
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教务信息进行了数字化管理。
学校的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公用场地调度等实现平台管理,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
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过程研究、中期评估、结题等工作实行数字化管理。
学校安装有校产管理系统,对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实行了数字化管理。
对资源的上传、下载、浏览、查询、科学分类、文件档案进行归档、流通、权限设置、查询等实行数字化管理。
四、保障工作措施我校信息化建设有完善的计划性、明确的目的性,实现制度化统筹管理,有效地将现有学校设备有机整合,使信息技术在学校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学校全年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明确。
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正在筹建教育技术中心,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待遇,统筹全校信息化工作,有明确职责规范,能正常开展工作。
我校有两名专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一名分管领导。
数字化校园日常维护性经费纳入定额公用经费管理,保障数字化校园正常运行。
“电教两费”能够按学生公用经费的增长而同比例增长,无挤占、挪用“电教两费”现象。
我校将现有设备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应用效率,为教学与管理服务。
健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建有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