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五节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五节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五节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高血压按其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绝大多数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约5%的病人血压升高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基础之上的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出现高血压。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和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类,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Ⅰ、Ⅱ、Ⅲ级。

1患者男,70岁。

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5年。

平均血压控制在160 ~170 / 100 ~ 105mmHg之间。

该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度分层属于
A.无危险组B.低度危险组
C.中度危险组D.高度危险组
E.极高度危险组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多由遗传因素、脑力活动过度、环境因素、摄入过量钠盐及肥胖等原因
引起其发病。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家族早发冠心病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和疲劳等。

2.体征:体检时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收缩期杂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
左心室肥厚。

3.并发症:与高血压导致重要(靶)器官的损害有关,是高血压病人致残甚至致死的主
要原因。

(1)高血压危象: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及靶器官缺血症状。

(2)高血压脑病:血压极度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出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
为特点的临床表现,如严重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

(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腔隙性脑梗死,多
属于高血压急症的范畴。

(4)心力衰竭:血压高会使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肌肥厚、扩大,随病情发展可致心力
衰竭。

(5)肾脏的并发症:高血压肾病及慢性肾衰竭,早期表现为夜尿量增加、轻度蛋白尿等,
控制不良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6)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可发生痉挛,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硬化、渗出、视乳
头水肿等。

(7)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微小动脉瘤等。

三、辅助检查
相关检查有助于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和靶器官损害。

1.尿液分析:尿常规。

2.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尿酸、血电解质。

3.眼底检查
4.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5.必要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等检查。

四、治疗原则
1.治疗目的: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的并症,降低病死率和病
残率。

2.非药物治疗:适合于各级高血压病人,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病人。

①减轻体重;
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③补充钾和钙,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④戒烟、限制饮酒;⑤适当运动;⑥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3.降压药物
(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起效缓慢、较平稳,作用持久。

常用呋塞米,主要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和高尿酸血症。

(2)β 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病
人或合并心绞痛病人,起效迅速,强力。

常用阿替洛尔,主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和支气管收缩,阻塞性支气管疾病病人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

常用硝苯地平及维拉帕米,
主要不良反应为颜面潮红、头痛,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导致胫前水肿。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起效缓慢,逐渐增强,于3 ~ 4周时达最大作用。

常用卡托普利,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起效缓慢,持久平稳,于6 ~ 8周时达最大作用。

常用氯沙坦、缬沙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4.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①小剂量开始;②优先选择长效制剂;③联合用药;④个体化:选择适合病人的降压药
物。

5.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1)迅速降血压:严密监测血压、静脉给予降压药,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剂量。

(2)控制性降压:逐渐降压,在24小时内降压20% ~ 25%,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 / 100mmHg。

若降压后患者重要器官出现缺血的表现,应在随后的1 ~ 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正常。

(3)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使用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一般首选硝普钠,可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病前后负荷;硝酸甘油可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大动脉与冠状动脉;尼卡地平在降压的同时改善脑血流量;地尔硫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控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2关于硝普钠的主要药理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A.利尿B.减慢心率
C.心输出量增加D.增强心肌收缩力
E.扩张动、静脉减轻心脏负担
五、护理问题
1.疼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和视物模糊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肾衰竭、脑血管意外。

4.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疾病、饮食、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

5.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发生并发症有关。

六、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等。

(2)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应取半卧位,减少易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

(3)发生心衰的患者应给予氧气吸入4 ~ 6L / 分,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可给予6 ~ 8L / 分,20% ~ 30%乙醇湿化吸氧。

(4)限制钠盐摄入,可减少水钠潴留。

(5)控制体重,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患者。

2.用药护理
(1)遵医嘱应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可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2)对于某些有直立性低血压反应的药物,需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应的动作缓慢。

(3)当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眩晕、恶心时,应立即平卧以改善脑部供血。

3.避免诱因:避免精神紧张及噪声刺激,指导患者控制情绪,选择安静的生活环境;避
免寒冷刺激,冬季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及用力咳嗽,防止发生脑血管意外;避免体位突然改变,禁止长时间站立,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

4.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用镇静剂,连接好心电、血压、呼吸
监护。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准确给药,如硝普钠静脉滴注过程中应避光,现
用现配,调整给药速度,严密监测血压;脱水药滴速宜快等。

七、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健康的危
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

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指导病人坚持低盐( <6g / d)、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劝戒烟,限饮酒,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

家属也应给病人以理解、宽容与支持。

4.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资料。

教育患者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换药,不可漏服或补吃上次漏下的剂量。

教会病人或其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

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或有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应随时就诊。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年龄增大、脑力活动过度、环境因素、摄
入过量钠盐及肥胖等。

★硝普钠是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

★有高血压脑病时应给予脱水药甘露醇快速静滴。

★有高血压危重症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指导病人坚持低盐( <6g / d)、低脂和低胆固醇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