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

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
上编
第1章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
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6章民俗学研究方法
16.1 复习笔记
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复习笔记及详解
上编
第1章概述
1.1 复习笔记
一、民俗与民俗学
(一)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民俗的起源: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3.民间:是指民众中间。

它对应官方而言,即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

4.民间的组成部分:是指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5.风俗(lore):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6.“民俗”概念的四种狭义理解
(1)文化遗留物说。

是英国早期文化进化学派的观点。

(2)精神文化说。

是英国学者们的观点。

(3)民间文学说。

认为民俗即民间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苏联。

(4)传统文化说。

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

7.民俗的广义理解: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8.民俗的范围: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9.民俗事象的分类
(1)物质民俗
①含义: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②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和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2)社会民俗
①含义: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②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民间娱乐习俗等等。

(3)精神民俗
①含义: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②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

(4)语言民俗
①含义: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②主要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a.民俗语言
广义: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即民族语言和方言。

狭义: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且反复出现的套语。

b.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

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形式。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民俗学的主要任务: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2.民俗学的性质: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1)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
民间文艺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民俗学体系来看,民间文艺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2)历史学与民俗学
广义上,人类一切社会生活与文化创造都是历史,民俗也是历史的一个部分;狭义上,历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已经成为过去的生活与事件,而民俗具有非书面传承和现实性特点。

研究历史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要参考历史文献,并了解与各种民俗有关的历史背景和史学理论。

(3)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和享用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俗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文化,自然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4)社会学与民俗学
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5)民族学与民俗学
民族学和民俗学两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族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

(6)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他一些学科也与民俗学有一定关系。

3.民俗学的内容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事象发生、发展、演变及其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包括对其综合或单项问题的研究。

(2)民俗史:对民俗事象的历史探究与描述,包括通史、断代史、综合性的或单项性的民俗事象发展史。

(3)民俗志:对全国或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民俗事象进行综合或单项的科学记述的作品。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搜集、记录、整理和运用它们的历史。

(5)民俗学方法论:关于民俗事象整体的观察研究和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个方面的理论。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论述。

4.民俗学的任务: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解释和改造现实社会生活。

(1)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认识作用。

(2)学习民俗学可以加深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

(3)作为一门既研究民族文化传统、又注重考察人民现实生活的学问,有着多种实用价值。

①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激励广大人民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

②它可以指导和辅助我们建设现实社会生活,自觉地运用民俗活动的内在规律,为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服务。

研究民俗还有其他种种使用价值,例如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开发民间烹饪、服饰、医药等方面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