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版工程作业指引

模版工程作业指引

模板工程作业指引1. 目的明确模板工程的标准做法,提高主体结构实测质量及观感质量,从而提升客户对于工程质量的满意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

3. 编制说明3.1 本标准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是审查投标文件及确定中标单位的依据之一。

3.2 本标准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标准执行。

除执行本标准的相关内容外,还应满足以下安全文明作业的规范、标准要求:《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20-1984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3-2005 《钢框竹胶合板模板》JG/T 3059-199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65-1989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3.3 本标准所附照片是表明需达到的最低标准。

3.4 本标准做法原则上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鼓励总包将模板加固及安装做法定型化。

4. 模板工程标准做法4.1 测量放线一次放线:在垫层、底板及楼板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一次性弹设轴线、十字通、墙边线、梁投影线、规方线。

二次放线:模板做好之后,控制线从结构板引上, 弹在模板上,检查模板的尺寸。

核墙梁位置。

监理工程师对各项控制线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4.2配板外墙大角悴制罐控制线设置:模板放设上下口控制线,控制线距墙柱边300mm,在楼面钢筋安装前监理需按控制线复配模图: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图纸深化,确定模板标准尺寸,形成配模图及支撑系统配置图,并依据配模图定尺下料,然后方可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加工1:模板要集中加工,必须采用精密锯木机。

建议木屑加吸尘装置,杜绝楼面木屑。

模板加工2:模板在集中加工场统一弹线钻洞,每块模板标注正反面。

加工好的模板堆放整齐,标明尺寸。

安全卫生措施:锯木机旁边放置木屑收集箱和灭火器,每天工完场清,现场标识木工间安全操作规程。

4.3梁板模板工艺要求- i -亠---扣件排架: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w 1200mm , 扫地杆距楼面w 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w 1800mm,且顶杆扣件须进行力矩检测。

立柱顶托必须采用双十字扣件。

扣件排架边距:楼板第一排立管距墙柱w 300mm。

推荐排架做法 2 :带顶托,立管顶托旋出长度w300mm ,不允许采用底托。

木方:楼板采用标准木枋(进场前必须在工厂进行过刨)作为格栅,其断面尺寸应大于45mm*90mm。

使用进口木方。

面板:所有模板均为》16mm的模板或竹夹板,所有连接部位使用的模板须经过严格挑选尽量达到厚度统一。

12层及以上建筑墙柱及梁侧模板必须使用黑模板。

楼板模板格栅:木方中心距w 400mm,木方端部距阴角w 150mm。

梁侧模: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所有的阴阳角),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间距w 500mm。

梁底模:采用两条纵向方木,横向钢管直接支撑梁底,间距w1200mm。

梁底模板厚度》40mm实木板,如梁底采用小于40mm模板,则在梁底加2根木方。

过梁一体施工:主体施工时根据建筑图,门洞口过梁必须与主体结构梁整体支模并浇筑成型。

梁高w 450mm的过口模板:跨洞口处梁模板做L 型模板,墙次龙骨压制模板竖向拼缝处;抱箍钢管压制梁底侧面木方,抱箍入梁600mm ;梁侧底部侧面木方在墙边出断开,墙次龙骨伸至梁顶侧面木方处。

梁高〉450mm的过口模板:跨洞口处梁模板做L 型模板,墙次龙骨压制模板竖向拼缝处;抱箍钢管压制梁中间侧面木方,并尽量压制到墙的次龙骨,抱箍入梁600mm,设3道对拉螺杆固定;梁侧底部侧面木方在墙边出断开,墙次龙骨伸至梁中间侧面木方处。

4.4墙柱模板O鵜4緘肚赫蚩新胡騷圳斛魁町林鬪*.理&胡艸・寸* , 1 c木方背楞墙板体系:采用45mm*90mm木方;中心间距150mm。

型钢背楞墙板体系(推荐):墙模板次龙骨可选择槽钢(37拓Omm、壁厚4.5mm);中心间距w 200mm。

大钢模与定型模板(推荐):大于28层的高层,全剪力墙结构内外墙,外墙立面挑出结构较少的工程,每单体有对称单元的,推荐使用大钢模与定型模板。

组合半框模板(推荐):综合了散装散拆木模、大钢模各自的优缺点,具有刚度大、拼装快、面板损耗小、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是一种适合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一种模板体系。

对撬螺栓 1外墙、电梯间、斜屋面板采用三段内 置式对撬螺栓,提高防渗隔音性能。

对撬螺栓2:内墙采用宽螺纹冷挤压对撬螺栓,采 用长螺纹螺帽或双螺帽,提高滑移性能。

对拉螺杆设置要求: 层高2900mm 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 2900~3200mm 的墙柱 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排螺杆离地200mm ,一、二排间距 450mm ,二、三排间距 450mm ,最上道距顶板 300mm ,其余均分,模板根部应进行 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 。

胶管支撑。

梁与墙柱交界处:当梁高》550mm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间距500mm。

内外墙柱斜撑: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w 2000 mm,距墙柱边w 500 mm。

楼板上安装固定件作为斜支撑底部固定,另一端分别支顶在墙的第二、五道水平钢管上。

斜撑上口固定节点:用半开口固定件连接于墙板第二、五道水平钢管围檩上。

斜撑下口固定节点:楼板预埋①20钢筋,用斜撑底部固定件与预埋钢筋连接。

•■丄・■肪■. •冲"彳r^rrv IL -1O J底部看脚1:上下层墙柱接差部位(外墙、楼梯间等)预埋看脚螺栓。

外墙模板支设前在上下层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交。

4.5加固措施梁截面内撑条:梁表面可采用混凝土内撑条,间距w 8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

降板处侧模1:降板》150 mm时,降板部位侧模采用固定钢模。

固定侧模必须设置对拉螺栓限位夹具或定型内撑固定。

下层错位。

临边梁墙侧模上口防侧移加固 :对梁墙外模板使用 螺杆加固,提升梁墙外侧结构质量。

梁、柱、墙阴阳角: 所有阴阳角及墙、柱模底部 加木方压边。

提高刚度,防止漏浆。

墙柱模板下口:采用调平压脚板,保证不漏浆。

降板处侧模 2:卫生间、阳台降板v 150mm 时, 采用定制钢模或定制木方吊模支撑。

剪力墙端部钢管加固方法:剪力墙端头位置用双钢管卡牢。

遇L 型、T 型墙水平拉杆与对拉螺杆通长 设置。

墙、柱端头的截面也同时采用拉杆固定。

剪力墙端部木方加固方法:剪力墙端头位置用双木 方卡牢。

遇 L 型、T 型墙水平拉杆与对拉螺杆通 长设置。

墙、柱端头的截面也同时采用拉杆固定。

4.6坡屋面支撑对不同坡度模板须按照下述工艺做法执行:因屋面板厚度较小,采用 ①33小振动棒,按序插振,防止漏插。

对于死角部位可 以采用板外振与人工插钎相结合的办法,浇筑过程中可采用小锤敲击检查是否已浇筑密 实;由于模板支撑系统承受斜屋面的横向推力,垂直斜屋面每二排,平行屋面每排立 管必须设置到顶斜撑。

斜撑必须到底;应两面同时顺向浇筑混凝土,以减少侧压力。

防止混凝土单侧浇筑使支架发生位 移而一边倒,甚至发生坍塌事故;浇捣混凝土终凝前表面须抹压完成。

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

混凝土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混凝土浇筑12~24h 后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养护初期屋面不鼎备方通緞置£一=!.l -J -r沖詡十K r illN卅壬T"i兰 ':”'; |"- j J •: ” [1 --- rfIF*护斛‘‘ ~-^-啊册卫遺iNfBiU辺诩卜师帖隣nriO根部用捕条親堆槪械拙国示意樹得上人。

保湿养护建议采用养护剂;下列气候条件严禁浇捣屋面砼:预计浇捣完后12小时内有中到大雨;预计预计浇捣完后48小时内最低气温在0度以下。

461屋面坡度小于15°可参照梁板支撑方法采用单面模板法;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50~70 mm范围;浇捣时板面必须采取临时封挡措施(钢丝网或封挡模板)。

462屋面坡度大于15°小于60°采用双面夹板法,用内置式螺栓作双层模板支撑,以控制屋面厚度和止水、防渗。

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屋血榄板布酗輕成柞总井釵由定槌极加光 制ft 躺耀叭月跌调 赠训城面哩战陶札A-A 制価463屋面坡度大于60°参照剪力墙的支撑方法安装双层模板后进行浇捣。

面层榛板宽度加O EE -SOO EE^90Gmm-i2Q0mm^^:隹亂刃採敬mm*8C™虜50mm*100nini 方量就骨来用8T8血 细皿1(>01■方末麼拼肌敲加馳可利用泅浓嗾曲 斯谓40|诫I 压骨与醍戡僦刪;采耐附肚腓支鴨阳睹构腿 魅向呵亚翻期nri 左右■&讹进啡 圈仰怖耐刊5m4.7二次构件砼腰梁:采用卡箍加固,间距w 500mm ;腰梁侧模上下口采用45mm*90mm方木;下口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

禁止在砌体中设拉结钢筋。

4.8质量标准4.8.1实测验收标准与模板验收标准:实测标准(mrh 模板实测要求(mrh截面尺寸[-5 , 8] [-2 , 2]垂直度[0 , 8] [0, 8] 反坎:采用卡箍加固,侧模上下采用45mm*90mm方木固定,卡箍间距w 500mm。

导墙模板:两侧使用方木加强,有利于导墙刚度并减少A型箍使用量,便于上表面抹平。

构造柱:上口预留牛腿斜口,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一次浇筑完成;侧边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

4.8.2相邻模板面高低差w 2mm。

4.8.3模板拼接缝w 1mm。

若超出标准,用油灰或白铁皮进行批嵌。

4.8.4跨度大于4m的模板应起拱1.5%。

4.8.5排架搭设、对撬螺栓间距、木方、围檩设置及细部加强都须符合本标准5. 管理动作5.1控制线验收:按完成楼板面及完成模板面二次放线要求,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签收放线技术复核单。

5.2墙柱、钢筋及管线预埋验收:墙柱、钢筋及管线预埋完成后,监理单位及项目部工程师对管线盒预埋位置、钢筋间距等进行隐蔽验收。

没经过验收严禁封模。

5.3模板验收:模板安装过程中,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模板工程各节点安装加固体系及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检查,制定检查验收记录,查验记录用平面图直接表示(参加下模板验收小样图),并将问题及时反馈至施工班组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梁板模板支撑完成后由总包进行100%实测合格后,报监理及甲方项目部进行实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安装施工。

5.3.1墙柱实测实量验收:墙柱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墙柱模板的垂直度、模板位置进行实测实量。

待砼浇筑前再次对垂直度进行校验;5.3.2顶板梁模实测实量验收:顶板、梁模板安装完成后,对顶板模板的标高、水平度、相邻板面高低差,梁模板截面尺寸进行实测实量;浇捣过程的跟踪验收: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安排看模人员,跟踪模板变形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