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
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
”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
”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
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
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
一些创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数就是来自于传统和习惯。
突破习惯思维,才能获得进步,我们应该少用“鸟笼逻辑”去推断别人,也不要使自己陷于“鸟笼逻辑”中,成为一个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人。
二、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唠叨不停的人,常常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不考虑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是别人需要的,也经常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所以有时候也容易招人烦。
任何沟通,特别是旨在诱发别人态度改变的说服和引导,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三、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
当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十分相像时,观察者会很准确,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准确,而是因为此时的被观察者与自己相似。
因此,导致了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四、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
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
五、美人效应来源于一个故事: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
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
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
”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
”美人效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正是挖掘潜在消费和增加客人满意程度,增强餐厅的竞争优势,从而留住客人。
六、安泰效应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大力神叫安泰,他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力大无比,百战百胜。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一旦离开大地,离开母亲的滋养,就失去了一切力量,他的对手刺探了这个秘密,设计让他离开大地,把他高高举起,在空中把他杀了。
后来,人们把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称为“安泰效应”。
“安泰效应”启示,人不能失去力量的源泉,不能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
在企业建设管理中,企业领导管理者,应善于建设集体,让员工有一个必要的环境,并通过教育员工的集体观念,从而使员工明确:组织是肥沃的大地,而自己是生长在这大地上的一株小草,离开了大地,他将枯萎。
如果组织凝聚力不强,则不能给员工的安全的依靠。
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集体,“我为人人”才有可能“人人为我”。
失去了力量和源泉,你纵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耐,也终有失败的时候。
七、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心理学上的一种要求特征。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
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
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八、镜子效应来源与现实的生活,主要用于人际交往。
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你会随着你的喜怒哀乐而变化。
这是最狭义的镜子效应! 每个人在判断该实行什么规则的时候,往往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情况,另一方面人的自私性又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在一个漆黑的背对背的环境里,两个不相干的人在处理利益的时候,一定是自私得一塌糊涂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神性,都有情感和良知,都懂得感恩,但是如果把春分隔开当成一个孤立的人来看,那就无所谓良知了,就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
一旦要从个人利己的角度来谈人的社会性,那就是一个思维悖论,是不成立的。
你必须把他放到社会中去,通过他人的镜子,然后来唤醒你该怎么作,这就是斯密著名的镜子效应。
斯密说,内心的公正旁观者,必须要有现实的公正旁观者,即他者来唤晒,才能化为道德秩序的真实的力量。
九、懒蚂蚁效应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观察。
结果发现。
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
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在蚁群和企业中,“懒蚂蚁”很重要,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十、负重效应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淼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狂风巨浪。
水手们惊慌失措,急得团团转。
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所有的货舱,往里面灌水。
“怎么能够往船舱里灌水呢?这样只会增加船的重量,使船迅速往下沉,这是自寻死路啊!”不少年轻的水手不解地问道。
但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和毫无商量的神情,水手们只好半信半疑地照做了。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
同样道理,船在负重时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
”于是,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负重效应”。
“负重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要教育下属们为自己加满“水”,也就是说要下属们胸怀大志,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了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属们就像负重的木桶和船,能够经受住人生风雨的洗礼,能够在企业改革的道路上迈出坚稳的脚步,能够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
而一支高水平的下属队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的资本。
十一、螃蟹效应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竹篓中放了一只螃蟹,必须要记得盖上盖子,多钓几只后,就不必再盖上盖子了,因为这时螃蟹是爬不出来的。
因为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
但篓口很窄,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螃蟹踩着它向上爬。
如此循环往复,无一只螃蟹能够成功。
“螃蟹效应”是一种企业伦理的反映,进而表现为不道德的职场行为。
其主要特点是,组织成员目光短浅,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团队利益;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持久利益,相互内斗,进而整个团队会逐渐地丧失前进的动力,如此,便会出现1+1<2,而且随着“1”增加到N个,最终的能量“和数”会远小于N,从而最终失去生命力。
这恰如封建社会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倾轧一样,最终导致朝纲败坏,王朝没落。
企业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一般不表现为单个人之间的内斗,因为企业中的权力毕竟不比官场,只是职责的体现,单个的力量过于薄弱,而是结成朋党,以部门之间或几个团体之间的力量进行内斗。
这样的企业一般是有过早期的辉煌,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一些管理者便昏的头脑,不去思考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而是热心于内部之间的争权夺势,于是企业会在内耗中失去活力。
十二、金鱼缸效应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金鱼缸效应”也可以说是“透明效应”。
它是一种比喻,也就是极高透明度的民主管理模式。
要求管理者必须增加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有了透明度,管理者的行为就会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管理者滥用权力,从而强化管理者的自我约束机制。
同时,员工在履行监督义务的同时,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敬业、爱岗和创新的精神也将得到升华。
增加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是企业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
鱼缸透明的前提是鱼缸缸体采用的透明材料,此外就是要有清澈、通透的水质,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提供“透明的鱼缸和清澈的水质”,而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正是透明的鱼缸和清澈的水质。
因此,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和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去开展各项工作。
做到了公平、公正,我们就不怕公开,而企业管理的公开、透明又会对企业管理本身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企业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
十三、鲨鱼效应在海洋中的鱼类,因为有鳔才能使自己的大海中自由沉浮,当鳔内充满空气的时候鱼儿就上浮,释放空气的时候,鱼儿就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