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媒体的法律规制研究

自媒体的法律规制研究

自媒体的法律规制研究作者:郑淑霞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10期摘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宪法所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畅所欲言地进行表达,促进了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和我国民主法治化进程。

但同时由于自媒体本身的特点,公民在利用网络表达的时候,自媒体又给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带来了困惑,例如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的冲突问题、自媒体对司法独立审判的影响、各阶层的“意见领袖”是否应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网络表达是否应实行实名制、自媒体对网络言论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主要从自媒体的特点入手,阐述了自媒体的存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自媒体进行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和立法建议。

关键词:自媒体;法律规制;立法建议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31-02近年来发生的“香港艳照门”事件、车模“兽兽”、网络大V事件、药家鑫、李某某案件等,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自媒体为我们提供方便和快捷的信息交流和思想表达的同时,又给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带来了困惑,例如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的冲突问题、自媒体对司法独立审判的影响、各阶层的“意见领袖”是否应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网络表达是否应实行实名制、自媒体对网络言论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鉴于此,如何既恰当地保护和限制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权,又不妨碍网络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对自媒体的法律规制的重点和难点。

一、自媒体的含义及特点(一)自媒体的含义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在报告中,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对“We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QQ、手机短信、手机电影、手机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Facebook和Twitter等网络社区。

(二)自媒体的特点1.平民化自媒体的发展,从传播学角度看,实现了从公共新闻到草根新闻,从被动新闻到参与式新闻的转型。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大多都由政府控制,都是政府的口舌,而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公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QQ、贴吧等媒体,自主地发表言论、畅所欲言。

真正实现了参与式新闻。

2.个性化公民利用自媒体打造出来的新闻往往带有个人情感色彩,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发表意见、根据自己的喜好转发消息,在转发消息时,很少对消息的来源和可靠性进行审查。

3.即时性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公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增强。

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

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

李亚鹏于2006年8月12日10:08在其博客上发表承认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谢》,发表仅6小时后,就有近1 600条回复,浏览量达到近112 000次。

二、自媒体的积极作用及其对民主法治建设带来的困惑(一)自媒体的积极作用1.自媒体形成了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要是没有互联网,某些领导的日子该过得多么舒心啊!然而,网络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它让个别官员折戟落马,让网民们体验到“小鼠标”扳倒“大贪官”的快感。

公众可以利用自媒体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对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进行监督,公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2.自媒体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的新型表达方式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的表达突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公民可以通过自媒体高效、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二)自媒体对民主法治建设带来的困惑自媒体对民主法治建设带来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的冲突问题公众在通过自媒体表达意愿的时候,自己的隐私权也有可能遭到侵犯,有些软件和硬件厂商在自己销售的产品,如处理器中植入“安全序号”,每个使用该处理器的计算机在网络中的身份极易识别,从而可以监视用户接、发的信息,使计算机用户的私人信息受到不适当的跟踪,另外大多数网站都使用了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软件,利用这一软件网站大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制作了用户的个人档案,可以基本上掌握用户的个性和网上购物习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其商业目的。

2.自媒体对司法独立审判的影响公众利用自媒体对司法进行监督的时候,也会引发一些问题,例如发表社会舆论的公众并不是都具有相当法律知识的群体;网络舆论易于传播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公众对司法审判的看法;司法工作者会迫于舆论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公正判决。

3.各阶层的“意见领袖”是否应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意见领袖”指的是日常关注社会公共话题、保持人文价值关怀的知识分子,包括大量活跃在网上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各界精英等。

“意见领袖”的言论往往是舆论的风向标,往往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那么“意见领袖”是否应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呢?4.网络表达是否应实行实名制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匿名权已成为多数民主法治国家的共识,网络表达如果实行实名制显然是对民主的践踏,但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公众对自己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又不做审查、过滤、不承担任何责任,显然也是与民主法治建设相违背的。

三、自媒体的法律规制依据宪法,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众一方面享有通过自媒体行使言论自由权,另一方面又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所以对自媒体也要进行一定的法律规制。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利用自媒体行使言论自由权者的法律规制利用自媒体行使言论自由权者根据违法情节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274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两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225条第4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二)自媒体的平台提供者的法律规制首先,自媒体的平台提供者对自己制作的言论内容承担全部责任。

其次,自媒体的平台提供者提供来自第三方的内容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承担责任;如果明知有关内容违法,而准许发布,则承担责任;如果在获知所传播言论系非法内容后迅速采取行动,删除或使用户不能访问有关信息,则无须承担责任;如果在获知所传播言论系非法内容后,放任非法内容传播,则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1]赵莉莉.网络自媒体对法治进程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6).[2]刁生富.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论网络空间社会问题的道德控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6).[3]叶捷思.浅论“自媒体”的法律规制[J].法制研究,2009(11).[4]丁萍.网络背景下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12).[5]王群.自媒体时代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特征分析[J].新西部,2011(9).Research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We-MediaZHENG Shu-xia(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ities,Xi'an 710032,China)Abstract: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media makes the the right of the freedom of expression which the Constitution gives citizens could speak one's mind freely through the network media of expression 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and China's process of democracy. But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 media, When citizens in the use of network expression, confused since the media gave the democratic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in china.such as the conflict issues between the public right to know and the citizen right of privacy,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judicial independence, Whether or not, all sectors of the "opinion leaders" should shoulder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ether network expression should be with the real name system, the media comments o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 media, expounds the self media existence value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egislative proposals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from the media.Key words: We-Media;the legal regulation;Legislative proposal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