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 (2)1.1目的 (2)1.2依据 (2)1.3适用范围 (2)1.4工作原则 (2)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2.1组织机构 (2)2.2组织机构职责 (6)3 监测与预警 (7)3.1信息监测与报告 (7)3.2预警预防行动 (7)3.3地震预警级别及发布 (8)4 应急响应 (8)4.1分级与响应 (8)4.2应急处置 (9)4.3处置措施 (10)4.4信息发布 (11)4.5应急结束 (11)5 后期处理 (11)6 应急保障 (12)6.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6.2应急队伍保障 (12)7 宣传、培训与演习 (12)7.1宣传 (12)7.2培训 (12)7.3演习 (13)附录1: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指挥部成员通讯录 (13)附录2:震后自救与救助知识 (14)1 总则1.1 目的为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地震应急救灾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展开,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编制。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发生危及分公司范围内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责任明确;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按照《省烟草公司州烟草公司分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应急指挥部,下设警戒组、抢险救援组、疏散引导组、后勤医疗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五个专业组。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

2.1.1 应急指挥部指挥长: A B副指挥长:成员:应急车辆:川G21186 川G23788 川GA9529 川GA7053 工作任务:总指挥根据灾情,布置、安排人员,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组织力量疏散、抢救受伤人员、抢运受灾物资等。

2.1.2 应急专业组1)警戒组组长:成员:保安公司值班人员应急车辆:川G73252组长应急职责:当发现灾情时,由警戒成员第一时间向组长汇报,组长向总指挥报告受灾情况,负责整个抢险中的人员、财产疏散,并部署安排以下各组按预案分工进行抢险救援。

成员应急职责:在组长的指挥下,设立警戒标志并组织疏散围观群众,引导抢险人员进入现场。

2)抢险救援组组长:成员:应急车辆:川G73253物资抢运车辆:分公司物流中转站所有卷烟送货车组长应急职责:在抢险人员未到现场前,协调组员,组织抢险救灾组人员对出现灾情的现场进行控制。

抢险救灾组成员应急职责:在组长的部署安排下,负责对初期救助,并积极协助其他人员,将物资抢运至安全地带,并安排专人守护。

3)疏散引导组组长:成员:应急车辆:川G32901应急职责:在组长的指挥安排下,疏散人员到达安全地带。

4)后勤医疗保障组组长:成员:应急车辆:川GFQ726 川GA7053 川GH9126组长应急职责:第一时间开展受伤人员的救护,并安排成员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安排成员作好救援活动的医院联系。

成员应急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安排下,负责保障救援活动及医院联系,协调医治救护工作。

5)事故善后处理组组长: A B副组长:成员:应急车辆:川G21186 川GA9529 川G23788工作任务:负责做好事故后的人员安置及灾后的重建工作,并作好其他善后事宜;负责做好事故调查处理评估,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调查处理。

2.2 组织机构职责2.2.1 应急指挥部按照《省烟草公司州烟草公司分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履职。

2.2.2 应急专业组职责1)警戒组负责地震发生后迅速向总指挥报告员工被困情况,设立警戒标志,并部署安排以下各组按预案分工进行抢险救援。

2)抢险救灾组负责组织搜救被困人员。

3)疏散引导组有序组织员工撤离到疏散集结地,做好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发放救灾物资。

4)后勤医疗保障组负责灾害救援中的生活、交通、通信、救灾物资、资金保障,负责地震灾害中的伤员急救和联系医院治疗及卫生防疫等相关工作。

5)善后处理组负责受灾员工及家属的安抚及灾后理赔等工作。

6)办公大楼其余工作人员由应急指挥部统一调配管理。

3 监测与预警3.1 信息监测与报告3.1.1 地震灾害信息监测归口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部门和员工收集到的与地震灾害相关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3.1.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随时关注并及时传递政府、省市地震局等部门发布的有关地震灾害信息,及时传递国家、省政府地震灾害预警信息。

3.1.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震异常信息报告并审核后,经总指挥批准,立即向会东县政府或地震部门报告,同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3.2 预警预防行动在接到政府部门预警信息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分公司进入紧急应急状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科),指挥部办公室通过电话、网络、电子屏等媒体向公司员工传递预警信息,召集各应急小组成员,组织人员、设备仪器、货物的避震疏散,储备食品、饮用水等抗震救灾物资,应急指挥部成员及应急专业组组长、主要成员联系方式见附录13.3 地震预警级别及发布3.3.1 地震预警一般由国务院或省政府发布;在紧急情况下,县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临震预报预警。

3.3.2 政府部门地震预警依据地震紧迫程度分为4类。

临震预报预警: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短期预报预警: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中期预报预警: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地震长期预报预警:对未来5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3.3 政府部门地震预警依据地震严重程度分为4级。

7级以上地震预警(Ⅰ级)、6.5~6.9级地震预警(Ⅱ级)、6.0~6.4级地震预警(Ⅲ级)、5.0~5.9级地震预警(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4 应急响应4.1 分级与响应4.1.1 遭受5.9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或地震灾害超出公司处置能力范围,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接受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导和救援,并向州局公司报告,请求启动州局公司级应急预案。

4.1.2 发生5.0-5.9级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应急预案,事件处置以公司应急指挥部为主,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专业小组和相关部门配合,并接受迎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导和救援。

4.1.3 发生3.5-4.9级无人员伤亡的强有感地震,事件处置以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主,各部门协助配合。

4.2 应急处置4.2.1 震时避险楼内员工在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水房、卫生间等处暂时躲避,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不可跳楼,震后及时撤离。

4.2.2 前期处置当地震发生后,各部门按照各楼层疏散路线图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将员工安全转移至公司后院坝、或开阔地带,对地震灾害的影响进行评估。

4.2.3 应急行动4.2.3.1 发生3.5-4.9级强有感地震时,各部门及人员疏散组组织各部门人员撤离建筑物,到指定疏散地集合,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办公室、安全科、专卖科、综合科等部门对建筑物、生产生活用管道、易发次生灾害源等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并加强防范做好应急工作。

4.2.3.2 发生5.0-5.9级一般地震灾害事件,震后半小时内,成立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并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了解震情灾情,安排部署各应急专业组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专业组在1小时内集结待命,按指挥部命令及专业组职责,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4.2.3.3 遭受5.9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或地震灾害超出公司处置能力范围,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的同时,报告州局(公司)安委会请求救援。

4.3 处置措施4.3.1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应急需要联系外部单位协助。

4.3.2 组织搜救被困人员,救助知识见附录24.3.3 采取措施防止锅炉、天然气管道等次生灾害源引发次生灾害。

4.3.4 调配救援物资,为受灾员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3.5 医疗保障组开展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采取氯化物消毒等方式保证水源安全;针对震区常见的流感、流脑、伤寒、乙脑等流行病,对受灾员工及家属进行普遍预防接种,伤员救助知识参见附录2。

4.4 信息发布4.4.1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下方可对外发布。

4.4.2 地震灾害事故有关信息以新闻、内部通讯、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对外发布。

4.5 应急结束当地震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确认不可能再产生次生、衍生、藕合事故时,由应急指挥部报请县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州局公司应急指挥部,经同意后发布应急结束指令,宣布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理善后处理组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人员安置,受灾员工及家属的安抚等工作。

6 应急保障6.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1.1 安保科编制应急物资与装备所需费用预算,按要求配备应急所需的物资。

6.1.2 安全管理科、卷烟物流中转站、各烟叶工作站车辆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供指挥部调遣,满足应急人员、物资、装备等运输需要。

6.2 应急队伍保障加强地震灾害事故应急队伍的技能培训,提高应对地震灾害事故的指挥、处置、协调能力。

7 宣传、培训与演习7.1 宣传充分利用公司的宣传阵地,宣传应急处置程序、方法、措施,公布各级应急值班或报警电话、安全防范常识等。

7.2 培训本着提高应对地震灾害事故能力的要求,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和能力。

7.3 演习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演习,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并不断完善预案。

附录1: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指挥部成员通讯录附录2:震后自救与救助知识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从唐山大地震统计资料得知: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由此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一、自救知识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

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

此时,如果防震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1、首先要保障呼吸畅通。

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