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目前,本专业已形成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导师队伍。
在计算机控制、管控一体化、现场总线、故障诊断、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交流调速技术、单片机及DSP 应用等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动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地区科研基金和横向研究、开发项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1、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2、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掌握坚实的本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其他代培生学习年限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四、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计算机控制技术
03、网络及控制
04、运动控制技术
05、机器人控制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有学位课、非学位课和教学(科研)实践3类,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学习采
用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
硕士学位课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申请取得硕士学位。
2、硕士生的培养由教研室集体研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
硕士生的学
习重在独立钻研,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学
实践以及科研任务,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其他要求按学校研究生院统一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
1、硕士生的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习考核可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
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口试、笔试、读书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等。
2、硕士生完成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后,须提交工作报告或研究报告,以此
作为该环节完成的考核依据。
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对国民经济或地方经济建设有一
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
2、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一般应在入学后第3学期开始并完成,研究课题正
式确定前硕研究生要作出选题报告,在取得导师同意后,经教研室会议上答辩、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3、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的作者应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
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1、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硕士生学位论文完成后,要送交导师审阅,经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
3、论文答辩工作由学科组成答辩委员会领导进行。
答辩委员会通过讨论确
定论文评阅员,其中至少有1名评阅员由校外专家担任。
4、论文答辩成绩在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并
当场向答辩人宣布。
5、硕士生学位授予条件和其他未尽事宜按学校研究生部统一规定执行。
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
说明:课程总学分27—30学分,培养环节学分不少于4学分,共31—3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