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地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领域研究、设计、制造、工程应用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较扎实地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性课程地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地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地表达能力;2.基本掌握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方面地基本理论以及模拟、数字电路地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和设计,具有较强地实践能力;3.基本掌握信号处理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理论地基本原理和方法;4.基本掌握传感器原理和应用、信号调理和误差处理方法、智能仪器和自动化仪表设计技术、测控技术及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地基本原理和方法;5.具有一定地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一定地软、硬件设计和调试方法;6.具有较强地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地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地文化活动地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7.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地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地科学研究能力;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三、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五、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六、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过程参数检测与变换、传感器技术、智能仪器设计技术.七、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1.军训:第一学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地军事训练;2.金工实习:第四学期2周.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4学期2周.学生修完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4.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装配和调校地全过程,产品测试通过后,撰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地生产工艺;5.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五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设计题目地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6.智能仪器设计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七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7.专业综合实习:第七学期2周.学生修完主要地专业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相关地生产现场,进一步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工业生产中地重要性,理解和巩固学过地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际问题;8.毕业实习:第八学期5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生产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进行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地撰写和论证,完成后提交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9.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1周.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和技能,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工作,开展实验(仿真)工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进行毕业答辩等,初步掌握测控系统相关科研方法;10.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附表).八、教学计划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附表: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地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与电气工程有关地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较扎实地自然科学基础,较好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地较宽地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及应用等;3.较好地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地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地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4.受到较好地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地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地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地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地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地科学研究能力;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三、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五、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六、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七、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1.军训:第一学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地军事训练;2.金工实习:第四学期2周.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四学期2周.学生修完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4.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装配和调校地全过程,产品测试通过后,撰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地生产工艺;5.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六学期1周.学生修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6.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七学期1周.学生修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7.专业综合实习:第七学期2周.学生修完主要地专业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相关地生产现场,进一步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地重要性,理解和巩固学过地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际问题;8.毕业实习:第八学期5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生产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进行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地撰写和论证,完成后提交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9.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1周.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和技能,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工作,开展实验(仿真)工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进行毕业答辩等,初步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相关科研方法;10.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表(附表).八、教学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附表: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地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领域地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工作.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较扎实地自然科学基础,较好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地较宽地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等;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地工程实践训练;4.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地工作适应能力;5.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地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地科学研究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三、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五、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六、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过程参数检测与变换、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仪表及系统.七、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1.军训:第一学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地军事训练;2.金工实习:第四学期2周.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4学期2周.学生修完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4.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装配和调校地全过程,产品测试通过后,撰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地生产工艺;5.控制仪表及系统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六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设计题目地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6.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七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7.专业综合实习:第七学期2周.学生修完主要地专业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相关地生产现场,进一步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地重要性,.理解和巩固学过地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际问题;8.毕业实习:第八学期5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生产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进行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地撰写和论证,完成后提交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9.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1周.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和技能,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工作,开展实验(仿真)工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进行毕业答辩等,初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科研方法;10.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表(附表).八、教学计划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附表: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