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污染物在作怪,更希望知道自身的暴露水平如何,这种暴露会对健康造成什么
长期和短期危害?对存在的污染应该如何控制治理?在当前具备一定经济实力
的情况下,人们愿意投入一定的资金,换取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为此,我们应
该深入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6.3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室内环境检测的关系
• (1)检测为评价铺路 室内环境检测费用低、速度快、易于推广,室内环境检测 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现在相关的法规标准也正逐步完善和制定。按照相应的 检测标准,通过仪器可以快速,直观的检测出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及其含量, 可以为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 (2)评价为检测提供后备支持 室内环境检测只能说明室内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 成分,单纯的检测不能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不能提供经济可行的定量控制措 施,不能够进行宏观治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可以为检测提供标准,为检 测提供方便。
• (3)检测与评价相辅相成,共同推广 检测推广的范围越大,开展的时间越长, 越能开发评价需求,这时若不能进行评价,便会阻碍检测工作的进一步推广; 而有了评价作为检测的后备支持,检测工作便可以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从 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检测和评价的有机结合和共同推广,有助于尽快为人们 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第六章 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目录
CONTENTS
6.1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概念 6.2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6.3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室内环境检测的关系 6.4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分类 6.5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所涉及的要素 6.6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 6.7 评价举例---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 (2)预评价的优点 预评价是保证建筑装饰工程建成后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质 量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优点是便于事先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可以节省大量 人力和财力 。
• (3)预评价可能存在的问题 多种原因造成预评价结果与实际差距较大,设计 方案改动、施工管理疏漏、根据实验室小尺寸测试所得的释放源模型与建筑物 建成后室内污染源的实际释放情况有较大出入;释放速率偏快,持续时间偏短 等。
•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就是针对具体的对象,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分析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 趋势,确定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提出经济可行的控制治理 措施。
6.2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 6.2.1 人们关心室内空气质量的最终目的
• 目前国内一些装修污染的案例被炒得沸沸扬扬,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室内空 气质量还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标准,以致于当问题出现时不知按什么标准去 解决,由此引发了一些矛盾。
• 6.2.2 室内环境检测的局限性
• (1)可以发现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
• (2)只是提供了某一时刻的静态结果,没有给出长期的发展趋势
• (3)只能提供定性的控制措施而无法根据发展趋势提供量化的最佳控制办法 6.2.3 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不仅希望知道是什么
6.1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概念
•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人们认识和研究室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而提出的一种新概 念。随着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研究的发展,如何认识和划分室内空 气品质的优劣,即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
6.6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
• 6.6.1 评价方法
• IAQ评价是认识室内环境优劣的一种科学方法,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 认识的不断加深而提出的。目前对IAQ的评价采取主观方式、客观方式、主客 观相结合的方式,或IAQ与人体热舒适性评价相结合。
• 客观评价是采用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等指标来评价IAQ。各国(包括某些行业 协会和组织)的IAQ标准(或通风标准),一般都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指 标,经常选用的指标见表6-1。客观评价的依据是各种污染物浓度、种类、作用 时间与人体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
• 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 6.4.2 现状评价
• (1)现状评价的概念 现状评价与预评价相对应,是根据建筑物现有的情况, 应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当前危害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和危害程度,以及室内 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化学性和物理性影响变化情况,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 技术对策措施。
• (2)现状评价的优点 进行评价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已经客观存在,因而对所存 在的问题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评价。
表6-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经常被选用的指标
物理指标
化学指标
生物指标
温度(Temperature)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 细菌总数(Total Bacteria) 真
• (3)现状评价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时难以提出经济可行的控制治理措施。一般 说来,现状评价和预评价相比,在控制治理措施方面,现状评价要涉及到较大 的资金投入;而预评价的控制措施则更多的是设计方案和管理手段的变更。
• 6.4.3 预评价和现状评价的关系
• (1)区别 实施阶段不同:预评价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评价,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现状评价是事后评价,能够对症下药,亡羊补牢。
6.4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分类
• 6.4.1 预评价
• (1)预评价的概念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预评价,是根据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设计 方案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预测该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后存在的 危害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和危害程度,以及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化学 性和物理性影响变化情况,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对策措施和装饰材料 的有毒有害气体特性参数,作为该工程项目改善设计方案和项目建筑材料供应 的主要依据。
• (2)联系 预评价和现状评价都是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的方法,预 评价进行得好,便可以减轻现状评价的压力,预评价和现状评价结合起来,才 能以最小的投入创造
6.5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所涉及的要素
• (1)建筑结构 • (2)污染源(释放源) • (3)吸附汇 • (4)通风空调参数 • (5)人员活动情况 • (6)个体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