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人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牛群疫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
开展防疫,检疫工作,定期对牛群体检,发现传
染病,采取有力措施扑灭疫情。
二、对饲养员报来的病情和巡查发现的病牛,根据轻
重缓急抓紧治疗,当天牛当天治疗。
三、对产后牛要配合育种员进行治疗,特别要注意产
后疾病和乳房疾病的治疗,停奶时对患乳房炎的
病牛要治愈后方可停奶。
四、总结牛群配种、发病、检疫和不同个体牛只生产
性能的提高和减产的原因,并提出技术改进意见。
五、协助领导制定年、季、月工作计划,包括防疫产
犊、优种选配计划,提出各阶段保证生产任务完
成的技术管理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技术
指导。
六、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对奶牛常见病和多发
病,如:子宫炎,乳房炎及蹄病应当做重点防治,对治疗的病牛要及时填写处方和奶牛疾病记录,
以便分析病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愈率。
配种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执行配种员操作规程,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二、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程,对输精器械工具以及牛体必须
按规定严格消毒,做到无菌操作。
三、认真填写育种记录,做到真实及时,齐全准确,包括配
种准胎、产犊、流产、奶量、大小牛耳号、死亡淘汰等,并妥善保管。
四、产后45天必须对奶牛进行封检,包括子宫复旧情况、
卵巢发育情况等,并详细记录。
五、经常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孕期准胎
率,减少空杯牛。
六、严格奶牛繁育谱系管理,杜绝近亲交配。
七、奶牛配种后要在60-90天进行妊娠检查,停奶前要做最
后一次妊娠检查,以便停奶。
八、负责助产和产后牛的子宫治疗工作。
九、根据工作情况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好公司领导的助手和参谋。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犊牛是指出生至六个月龄的小牛,主要指母
犊。
母犊出生后首先要建立个体档案,做好记
录。
2、犊牛出生后,必须保证2小时内初饮到母乳。
3、在3-5天内的初乳期后,即开始喂犊牛以常乳,
从7日龄开始,逐渐由其母乳改为混合乳或代
乳品,哺乳量随日龄增加逐渐减少,直至断奶。
4、犊牛的饲养原则应着重精、粗饲料的品质,精
料蛋白质水平在20%左右,最好的粗料,首先
满足犊牛群。
5、哺乳期45天左右,整个哺乳期的喂奶量以
200-270千克为宜。
6、断奶期必须精心管理,以使其尽快适应以精粗
饲料为主的饲养管理方式。
7、犊牛的健康在于锻炼,提倡犊牛单栏饲养。
冬
季舍内保持0°C以上。
8、犊牛生后一周开始训练喂精饲料,2周开始训
练喂粗饲料。
9、三个月以后的犊牛每头每日精料不应超过2千
克,要尽量多喂优质青粗饲料,以更好地促使
其各向乳用体型发展。
10、为便于管理,提倡2-3周龄时母犊去角。
11、乳房上若有副乳头,应在4-6周龄时剪除。
12、保持畜舍犊牛栏干燥和卫生,每周进行一次
消毒,舍内的牛栏应用石灰水清扫。
13、每头不少于2次刷拭,保持体躯清洁,每月
做好称重工作。
14、喂奶工具用后就以温水、碱水、清水洗刷。
育成牛(包括初孕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育成牛是指七月龄到配种前的牛。
育成牛必须分
群饲养,初配怀孕至分娩的母牛称粗孕牛。
2、饲喂制度实行3次上槽或2次上槽,并在运动场
设饲槽,自由采食干草。
3、育成牛满一周后,其日粮要尽量增加青贮、块根、
块茎饲料的喂量,比例可占日粮的85%-90%。
4、13-14日龄的育成牛要营养适中,采用以饲喂优质干草、青贮和块根为主,适当补精料的饲养方案。
5、育成牛日粮中必须常供应食盐和各种矿物质饲料。
6、育成牛舍每头牛所占面积为成母牛的一半,运动场面积为15平方米运动场设补饲槽和饮水槽,栓系饲养条件下每头应至少运动2小时。
7、16-18月龄体重达350-400千克,发情时要及时配种。
8、青年母牛怀孕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尤其孕期的最后4个月,应严格按饲养标准饲养。
9、妊娠3个月后应加强管理,观察食欲,体质不宜过肥。
10、分娩前两个月的初孕牛,可转入成年牛舍。
11、分娩前30天可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饲料喂量,但精料喂量限定在体重的1%之内,这时日粮
中应增加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
12、初孕牛的产褥期护理同成年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