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番茄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


早疫病茎
第十八节 番茄灰霉病
一、症状(symptom) 症状( )
见图。 见图。Biblioteka 二、病原物(pathogen) 病原物( )
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菌侵染所致。 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菌侵染所致。
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半知菌— 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半知菌— 葡萄孢属(Botrytis 葡萄孢属(Botrytis ) 分生孢子梗无色, 分生孢子梗无色 , 顶端细 胞膨大成球形, 胞膨大成球形 , 上面有许多 小梗; 小梗; 分生孢子单胞, 无色, 分生孢子单胞 , 无色 , 椭 圆形, 圆形 , 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 萄穗状。 萄穗状。 [ 灰葡萄孢 (B.cinerea)引起 灰葡萄孢(B.cinerea) 引起 多种植物灰霉病。 多种植物灰霉病。]
西红柿脐腐病的原因和防治
原因 • 缺钙 • 氮肥钾肥过多 • 温度忽高忽低 • 土壤忽干忽湿 • 地温高 防治:喷施钙肥。?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土壤水分变动过大,外界高温干燥, 土壤水分变动过大,外界高温干燥,植物 吸水力弱,而蒸腾量增高, 吸水力弱,而蒸腾量增高,就会造成脐腐病 的发生。 的发生。
斑枯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花萼, 斑枯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花萼, 尤其在开花结果期的叶片上发生最多, 尤其在开花结果期的叶片上发生最多,接近 地面的老叶最先发病, 地面的老叶最先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到上部 叶片。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小圆斑, 叶片。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小圆斑,不久正 反两面都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的病斑,边缘深 反两面都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的病斑, 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一般直径2 褐色,中央灰白色,凹陷,一般直径2~3㎜, 分生孢子器)。 密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
西红柿萎蔫的原因二
防治方法: 1. 金雷多米尔 600倍液灌根 ,可以加入促 生根剂
疫 霉 菌 根 腐 病
2. 中午用草苫子 遮荫。
第七节 番茄斑枯病
番茄斑枯病又称白星病, 番茄斑枯病又称白星病,是番茄叶部常见的一种 病害,还能为害茄子、马铃薯。 病害,还能为害茄子、马铃薯。
一、症状(symptom) 症状( )
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半知菌— 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半知菌—
番 茄 斑 枯 病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 病原及侵染循环:
本病由番茄壳针孢菌( 本病由番茄壳针孢菌(Septoria lycopersici Speg.)侵染所致 本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黑色, 本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黑色,初着生于寄主 表皮下,后逐渐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无色,丝状, 表皮下,后逐渐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无色,丝状,有多个隔膜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第二 年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年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接近地面的叶片 首先发病。 首先发病。 菌丝成熟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四、防治(control) 防治( )
1.轮作 1.轮作 2.田园卫生 2.田园卫生 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4.喷药保护 4.喷药保护 发病前可喷施保护药剂; 发病前可喷施保护药剂;发病初期喷施丙环唑 等药剂治疗。 等药剂治疗。
第八节 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是温室和塑料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 大棚内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 大棚内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
西红柿萎蔫的症状和原因 一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 病原及侵染循环:
本病由番茄尖镰孢菌[ 本病由番茄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lycopersici (Sacc.)Snyder et Hansen]侵染 所致。本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 所致。本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分生孢子 有大小两型。 有大小两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株 残余组织遗留于土中越冬, 残余组织遗留于土中越冬,也可以在土中进行 腐生生活达多年。菌丝即潜伏在种子上过冬。 腐生生活达多年。菌丝即潜伏在种子上过冬。
一、症状(symptom) 症状( )
被害叶片, 被害叶片,最初在叶背面出现椭圆形淡绿色 或浅黄色的褪绿斑, 或浅黄色的褪绿斑,后在病斑上长出灰色渐转 灰紫色至黑褐色的霉层。叶片正面呈淡黄色, 灰紫色至黑褐色的霉层。叶片正面呈淡黄色,边 缘不明显。病斑扩大后叶片干枯卷曲。 缘不明显。病斑扩大后叶片干枯卷曲。病株下部 叶片先发病。 叶片先发病。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epidemic factor) 影响发病的因素( )
在高温、高湿(95%以上)的条件下, 在高温、高湿(95%以上)的条件下,从 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 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 温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湿度过大,常诱致 温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湿度过大, 病害的严重发生。 病害的严重发生。而光照充足温室内短期增温 30~36℃,对病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至30~36℃,对病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三、防治(control) 防治( )
1.管理上必须保证水分的均匀供应 1.管理上必须保证水分的均匀供应 2.选择保水力强 选择保水力强、 2.选择保水力强、土层深的砂质壤土种番茄 3.培育壮苗 促进根系发育, 培育壮苗, 3.培育壮苗,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力 4.避免使用浓度过高和含氮过多的肥料 4.避免使用浓度过高和含氮过多的肥料 5.番茄开始着果后30天内 番茄开始着果后30天内, 5.番茄开始着果后30天内,是吸收钙素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应保证钙的需要量。 在此期间应保证钙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失调导致的筋腐病果
西红柿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
• 喜欢温度比较高,昼夜 温差大,棚内容易结露 的环境。 • 氮肥多,密度大,郁蔽, 通风差 • 浇水多,湿度大。 防治药剂: 1. 预防:阿米西达1500倍 液,达科宁600倍液。 2. 防治:世高1500倍液, 阿米西达1500倍液。
番茄早疫病轮纹状病斑
2、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半知菌—(3)壳针孢菌 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半知菌—
病原菌特征: 病原菌特征:
分生孢子器球形, 分生孢子器球形, 暗褐色,分生孢子单胞, 暗褐色,分生孢子单胞, 无色,圆柱形至纺锤形。 无色,圆柱形至纺锤形。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 子器内。 子器内。引起的病害如 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树腐烂病、梨干腐 苹果及梨轮纹病、 病、苹果及梨轮纹病、 棉花褐斑病、 棉花褐斑病、芹菜斑枯 茄子褐纹病等。 病、茄子褐纹病等。
④葡萄孢属(Botrytis 葡萄孢属(Botrytis
番 茄 灰 霉 病
灰 霉 病 - 博 荣
番茄灰霉病
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喜欢低温潮湿的 环境,大水漫灌又遇连 阴天是诱发灰霉病的最 主要因素。 防治药剂: 预防:达科宁500倍液, 适乐时600倍液, 防治:适乐时500倍液, 万霉灵1000倍液,嘧霉 胺1000倍液。
第六节 番茄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
一、症状(symptom) 症状( )
枯萎病的早期症状, 枯萎病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距地面较近的 叶片上。初期叶片发黄,继变褐色、干枯, 叶片上。初期叶片发黄,继变褐色、干枯,但枯叶 不脱落,仍连在茎上。病叶的出现是由下向上发展, 不脱落,仍连在茎上。病叶的出现是由下向上发展, 除了顶端数叶片外,后期整株叶片枯死。 除了顶端数叶片外,后期整株叶片枯死。 靠近地面的茎、 靠近地面的茎、叶柄和果梗等的维管束均呈褐 天气潮湿时茎基部常产生粉红色霉。 色。天气潮湿时茎基部常产生粉红色霉。番茄枯 萎病和青枯病的症状有些相似,故在诊断时易混淆。 萎病和青枯病的症状有些相似,故在诊断时易混淆。
1.温 土壤温度为28℃ 28℃时 1.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 土壤温度为28℃时 最 适于本病的发生; 适于本病的发生; 2.土壤与发病的关系 表土层浅、底土层板结、 2.土壤与发病的关系 表土层浅、底土层板结、 透水性能差的田块发病重。 透水性能差的田块发病重。 3.播种期与发病的关系 春番茄播种期早, 3.播种期与发病的关系 春番茄播种期早,发 病 播种期延迟的发病重。 轻,播种期延迟的发病重。 4.根结线虫病与枯萎病的关系 4.根结线虫病与枯萎病的关系 枯萎病菌是一 种
四、防治(control) 防治( )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2.合理轮作 2.合理轮作 3.加强管理 3.加强管理 4.温室消毒 4.温室消毒 5.喷药保护 5.喷药保护 发病前可喷施保护药剂; 发病前可喷施保护药剂; 发病初期喷施25 丙环唑2000 3000倍液 25% 2000- 倍液。 发病初期喷施25%丙环唑2000-3000倍液。 或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等 50% 800~ 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 药剂治疗。 药剂治疗。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epidemic factor) 影响发病的因素( )
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5℃左右,在温度为25℃ 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5℃左右,在温度为25℃ 25℃左右 和饱和的相对湿度下,48小时内病菌即可侵入寄主 和饱和的相对湿度下,48小时内病菌即可侵入寄主 组织内。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的阴天, 组织内。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的阴天,有利于斑枯 病的发生。 病的发生。
四、防治(control) 防治( )
1.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1.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2.苗床消毒 2.苗床消毒 3.轮作 3.轮作 4.药剂防治 4.药剂防治 田间初见病株时,可用50 50% 田间初见病株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500~1000倍液,灌注植株根部周围 500~1000倍液, 倍液 土壤,每株灌药液250 500g,连续灌3 250~ 土壤,每株灌药液250~500g,连续灌3~4次。 5.选栽抗病品种 5.选栽抗病品种
第九节 番茄脐腐病
相关主题